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产业正成为知本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艺术品投资市场持续升温,使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关注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
了解艺术品、了解艺术家正是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的第一步。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省文物总店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系列讲座》音像电子出版物,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全套出版物包括16张视频数据光碟,总时长达到4670分钟。
《中国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系列讲座》由云南省文物总店邀请16位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组织了19个场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专题系列讲座,涵括瓷器、书画、玉器、杂项、青铜器、金铜佛像、唐卡、珠宝翡翠等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主要内容。朱戟、耿东升、黄云鹏、王昆、钱伟鹏、李广宁、鲁力、黄春和、金申、张永康、一西平措、王长丰、夏更起、范舟、杨震华、汤俊等文物艺术品方面的资深鉴定家,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认真的讲授内容,呈现一堂丰盛的文化大餐。
“云南省中国美术专题高级研修班”活动也是《云南文物艺术品鉴定与保护传承知识培训》项目,旨在通过高层次的学习交流,使云南省文博系统单位美术干部、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教师和学生、艺术机构管理者的学术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充实,更好地为云南文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8年4月8日,著名旅英中国当代艺术家曲磊磊为美术高级研修班同学做了一个名为《东西方艺术的比较》的讲座。这里特别转发其中一位与会者,在倾听了曲磊磊先生演讲后的印象、感悟。
其间各位大师专家的演讲讲座,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也将陆续编辑出版,以飨各位爱好者。
图片| 曲磊磊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他是小说《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儿子。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
到云南画廊美术高级研修班蹭课,邂逅大师曲磊磊的讲座《东西方艺术的比较》。
曲磊磊,著名旅英中国当代艺术家。2015年11月,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了他的《旅程》和《雷锋》两幅大型水墨国画,并悬挂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① 旁边 。因此急剧收获大量圈外、非专业的普遍知名度。
在专业学术圈子里,曲磊磊的大师地位则来自于他“用中国的笔墨宣纸,融合西画的光影造型,将东方神韵与欧洲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追求融会贯通,在静与雅的境界中拓展水墨语言新的可能性。这应该说是目前无人能及的技艺,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
而在各种网络鸡汤中,曲磊磊的知名度更高些——那句打动无数文艺青年的金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其出处就是2005年他在牛津阿什莫利安博物馆展出的巨幅肖像系列《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
图片|上图: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雷锋》;下图:《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系列之一
2018年4月8日,以《东西方艺术的比较》为题,曲磊磊站在云南画廊美术高级研修班的演讲台上讲述他的艺术人生。
是的,站着。一共7个小时的演讲,一直站着。他说“坐着讲话,有点不恭敬。”
很多人说过,曲磊磊是个高尚、有内涵的艺术家。没错,身形简单利落、肤色闪亮、风度翩翩。谈到东西方各位大师的精妙之处,曲磊磊引经据典、深刻入微地惊叹赞美,眼睛都笑成一条缝。
现场偶有电话铃声……他没有蹙眉表示不快,只是微笑地、不语,等待铃声消失。那几秒钟,的确看到一个大艺术家的涵养。
图片| 《笔墨光影》系列之一。其笔触的透明感创造出无瑕、有如瓷器段的肌肤 。
绘画永远都是思想者和手艺人相结合的艺术,这句话在曲磊磊身上格外显眼。
因此让他被文艺青年捧在手心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系列,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水墨人物系列肖像画。但有所不同的是,曲磊磊根据每个人的经历、思想、观感,在每幅画上都写了一句类似内心独白的寄语式标题,像《阿莎——一个四川凉山的姑娘“我要做所有我想做的事”》、《戴爱莲——一个舞蹈家“暴风雨过后,世界将得到和平,生命属于自然,我们都有生存的权利”》等等。
曲磊磊说,“人”是他一直关注的核心命题。《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这个系列想通过对不同个体生存状态的刻画,来表现生活的意义、价值和人性的尊严。这些都是他生活中偶遇的普通人,包括教师、农民、诗人、外交家、乞丐、老兵、失业者等,所以每一幅画、每一双眼睛的后面都是一个人的生命和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访问和刻画每个人时,都请他们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生活或是对生活的信仰。之后,我请他们把自己的话写在完成的画面上,这样一来就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肖像画。这些真实的人,他们的希望和失望、他们的幸福和悲伤、带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气息,都能透过画面与观者交流。”
通过普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去探求人性的普世价值。这不是一个优秀的文字作者在完成人物专访后的归纳总结和思考吗?
而让曲磊磊奠定大师地位的《笔墨光影》系列,则是一个以人体为主题的唯美主义系列。这一个系列,强调光感。画中的明暗、形影,皆靠光而成。远近浓淡,也靠光而辨。
传统的中国画是不画光的。所以,曲磊磊的《笔墨光影》就是在集中探讨笔、墨、宣纸如何解决光影的塑造,是试图以中国的笔墨语言,去实现欧洲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追求。这个系列的画作,既非西洋画,又非传统的中国画,但既有西洋画的实感,又有中国画的神韵,可谓意该中西,集众所善,更自立意,自为一家。
曲磊磊对此的思考过程更震撼人心:“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碰撞、影响与互相借鉴是30年来业内人士不断讨论与争议的课题。读一遍中国美术史,你就会发现,对光和影的理解,以及对人体解剖的认识,这正是我们现代画家长于古人之处啊。
笔墨如何解决光影的问题,是基于怎样达到作品的深度和力度的要求上必然提出的。中国美术史上没有这个东西,单腿的东方或西方艺术家都做不了这个。《笔墨光影》这个系列,将来有一天能放在卢浮宫了,能跟文艺复兴大师放一块儿了,我才算是把这事做好了。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终端收藏,是博物馆的东西,是美术史上的东西。那时,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什么是现代的,什么是古典的……用我的作品去回答那些争论不休的话题吧。”
好吧。什么是“东方”?什么是“西方”?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这些看似复杂纠缠的问题,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其实又根本不是问题。哪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在文化上是“单一的”?我们从来都在组合,更开阔的视野,意味着更强有力地组合。
《笔墨光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让我们分析,是什么样的“人生”思考,在对表达方式提出要求?又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令作品辐射出能量远远超出艺术家构思的预设、甚至一切抽象的定义?正如曲磊磊说过:“集半生之悟,把概念放在一边……生还之路,是把握心里那个真正的自己。”
这就是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代版吧。
一个熟悉曲磊磊的朋友说,曲磊磊和很多画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想得出、做得到。比如说,他刻苦学习过中西绘画技术,还研习过人体解剖。所以,凡是他想表达的内容,他的技术都能达到。所以,《笔墨光影》非他莫属。
图片|做到中西合璧,并把传统与当代适当地融汇相交,是曲磊磊的艺术理想。
演讲当天,曲磊磊还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次和徐悲鸿、黄宾虹的并展中,他的画也卖出了和大师一样的价钱。“应该买他们的画呀……但那时我缺钱要过日子……否则……”曲磊磊笑声中也有感叹“ 画画不难,生活才难。”
箱子里装一卷画,兜里揣30美元。“星星画展”之后②,上世纪80年代初,曲磊磊到伦敦学习西画。
在先来的妹妹妹夫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曲磊磊就开始找活挣钱。洗碗,上街画像,到人家里做饭,教中文,教中国画……只要有工作就干,绝不放弃。有一阵子他经一个英国朋友介绍给伦敦的银行家做家宴,他一手包饺子做中餐的手艺引得一圈的西方人称赞不已,收入不错,越干越起劲,开始琢磨着开家中餐店……幸亏那个英国朋友脑子清醒:不行!你是一位艺术家,做饭只能是救临时之需,不可长久。
一语惊醒梦中人,曲磊磊再也没想过扔掉画笔。
2000年后,中医店火起来,伦敦不少中国朋友开店做生意。因为曲磊磊的作品并未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善,他也打算搞个中药店补贴一下。这回是太太坚决反对:药店一旦开张,夫妻俩必然一天24小时都得泡进去,哪儿还有心思画画?
几年后,新加坡国立南洋艺术学院诚邀曲磊磊去做美术系系主任,创立南洋画派。这时的他已是声名鹊起,但他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伦敦。这次是他自己清醒认识到对一个画家而言,画画需要的眼力、精力、体力、对人生的理解,几十年的绘画功力……这些条件同时具备的时间并不长。好些大画家到晚年其它条件都成熟了,眼睛却看不清了。
“画画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除了生存之外,我明白如果还有一点儿个人的追求,就得为实现那个追求付出更多的努力。对画家来说,时间、眼力、精力、体力,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洞悉,加上必经几十年锤炼的技法和功力,这些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光是非常短暂的。我深知此理,所以能够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画室内外辛勤而愉快地工作。一个人一辈子时间有限,我做好一件事就行,就是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取得艺术上的成就。”
还好,最艰难的生活都熬过去了。
图片|《千年帝国》系列之一 。
曲磊磊说他最难的时候也知道自己能画出名堂的。这种“知道”就是建立在洞悉、理解历史趋势之上,并做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和眼下的选择。
“过去200年是人类发展最迅速也是最残酷的时期……此刻的中国和千年前的先秦一样,面临一次巨大的转型或复兴机会……当世界面对共同的机遇、挑战和危机时,这种对命运和未来的共同关注,也是艺术家的机遇……”曲磊磊把他“想到”的人、生命、历史和未来,都变成了用以表现思想、感情、人性和爱的强有力的绘画图像。
他认为:我们画画永远面临着三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要画画,第二画什么,第三怎么画。如果为了赚钱,那你一定要去找那种能赚钱的画,你的方法也是要讨好别人的一种方法;我画画是为了想表现一种观念,一种想法,一种哲理,那么我要找适合于表现这种的题材;然后要找一种最有力和有效的办法,去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怎么画的问题。
其实不止是画画吧?任何一个行当的思想者或是手艺人,都该这样想想。
图片|懂绘画的人都知道,手是最难画的。曲磊磊对于手部的描绘尤其出众,亦反映出其运用水墨及笔刷的高超技巧。
TIPS: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救援被围英军,有意将此画归还中国,提出《女史箴图》和一艘潜水艇二择其一,中国政府选择了潜水艇。
自此,《女史箴图》这件稀世珍宝永久落户大英博物馆,被誉为镇馆之宝之一。由于作品珍稀,年代久远,于2013年起,《女史箴图》平置于永久性高科技密封展柜,每年只对公众展示一个月,其它时间则原处避光保存。
② 1979年9月27日,中国美术馆出现了奇怪一幕。馆内正在展出《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馆外公园的铁栅栏上,却起起伏伏地挂满了奇怪的油画、水墨画、木刻和木雕。这些怪东西吸引了不少路过或打算进馆看展览的观众。这就是星星画会的第一次展览。这些个性大胆的作品,让看惯了“文革”绘画的观众大吃一惊。“那些作品的表现手段是自由的,是我们从未看到过的。展览像原子弹炸到中国艺术界一样。”
后来,这次星星画会的第一次展览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节点。而曲磊磊正是“星星画会”的发起人之一。
③曲磊磊的创作基本是按系列和分主题进行的,大约每5年和10年完成一个。从1989年底到1995年,《梦中的太阳——我的半生》系列,为的是温故知新,弄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从1996年到1999年,《此时此地——面对新世纪》系列,探讨在同一个时空点上,人类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心理共性;从新世纪开始到2005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系列,通过普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去探求人性的普世价值;从2005年到现在,做了《笔墨光影》系列,这是一个以人体为主题的唯美主义系列,试图以中国的笔墨语言,去实现欧洲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追求。曲磊磊还同时开始做三个新的主题系列:《矿工》,《母亲》,以及《千年帝国》,其实都是以前几个主题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进一步探讨。
④欣赏了曲磊磊的 “手” 系列,我也被这幅作品的“手”打动。和大家分享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图片| 2018年2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云南怒江拍摄《救亡之旅——怒江各民族群众援救中国远征军人员纪实》时,编导握住了一位滇西抗战老兵的手。
- 浏览 48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