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贝叶传真经
纸未发明之前,经文和佛像,都是刻在贝叶上,故名贝叶经。
采集好贝叶
手艺人需要亲手
将叶片顺着根脉撕下
清淡的线条弹在贝叶上
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
在贝叶上刻写经书
是一件讲究心境的手艺活
2008年6月,贝叶经制作技艺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 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傣族贝叶经的最基本特点。
神秘的贝叶经,是世界佛学文化中珍贵无比的圣物。它起源于古老的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纸未发明之前,经文和佛像,都是刻在贝叶上,故名贝叶经。
公元 7世纪前后,贝叶经传入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傣族贝叶经除了记载佛教经典外,还囊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哲学、法律、医药、科技等诸多内容,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被
称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
贝叶经与佛教三大系都有关系,其中尤以云南上座部佛教,因为贝叶经的传写而生成了特有的贝叶文化。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
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片断
在古代,贝叶是经书的主要传播媒介,印度与斯里兰卡人也用桦树皮、羊皮、棉布等誊写经文,但与贝叶相比,极难保存,独贝叶(经过蒸煮日晒等处理工艺才写经)可保存千年以上。
《西游记》中,写唐僧师徒携经书归来,被老鼋沉入江中,“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于是经文因此不全。这个描述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唐玄奘从西天取回的657卷佛经,正是贝叶经。而贝叶经是不怕水的,即便掉水里,字迹也不会褪去。为什么呢?这与贝叶材质的神奇以及工艺的特殊有关。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的傣族民族地区,依然传承着贝叶经制作技艺的三大关键步骤——
取 叶
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制 匣
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刻 写
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图片 | 1000多年来,傣族前辈文人们孜孜不倦用铁笔将各种文字刻写在贝叶上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波空轮:
贝叶经煮好 一天 二天
不煮好的话叶子是硬的
煮透后要刻要写就好些
砍贝叶棕树要晴天砍 下雨天不行
下雨天没干透的话就会起霉
晒得干的话 用一百年都没有问题
而关于傣文贝叶经,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傣族青年,告别了未婚妻,到天边太阳的家乡去寻找幸福和光的种子。临走时他和未婚妻约定:每月通一次信。青年走了,身边带着一只鹦鹉,作为他远行的伙伴和送信的使者。青年在森林里越走越远,整整走了十年,他和未婚妻的书信来往中断了。因为写在树叶上的信,不等鹦鹉飞到家乡,叶子就在途中干枯,破碎了。书信一中断,他俩都十分伤心,都以为对方死了。一天,青年走到一片温暖的森林,在一棵矮小的贝叶树下休息。用手使劲揉搓、摩擦,贝叶都没有破碎。青年从中受到启示,便剥下一片贝叶,在叶面上刻了心里想说的话,交给鹦鹉送走了。青年等了一年零十五天,鹦鹉终于衔着信回来了。他把信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在他写的那片贝叶的背面,清楚地刻着未婚妻的回信。从那以后,傣族青年男女互通情书和情诗,都用贝叶来刻写,这就是现存的经书和民间叙事长诗里提到的“莱邦东”时代。
图片 | 贝多罗树也是佛教寺庙中“五树六花”的“五树”之一。
刻写佛教经文的贝多罗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棕榈类。贝多罗树高达十五米左右,树干挺拔,没有枝桠,叶片肥硕厚实,树龄可达六十多年。除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外,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也生长着贝多罗树,人们称之为贝叶棕,或贝叶树。
贝多罗树的一生与佛教修行者颇为相似,长出贝叶只为利他。它有一个特别神奇的植物学奇观:就是只长叶长干,而不孕育花蕾。只有到了耄耋之年,方才开始萌生花芽,竭尽平生之力怒放一次花朵,留下传宗接代的子实,而且一生只开这一次花随后结果若石榴,果实成熟后坠地,整株树死去,留下的种子长出新树满园。
贝叶经几乎囊括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内容。它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它是全民族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阶层而综合传习和传承的。如今的贝叶已经成为整个傣族的民族文化象征。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片断
而贝叶经作为傣族文化的象征,它真实地记录了傣族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部历史,记录了傣族人民悲喜苦乐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傣族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它对交流和传播傣族文化起了重大的作用,它是傣族人民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摄制团队自2015年开机,历时近3年,行程10万多公里,足迹遍布云南省20个多个市、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拍摄和展现民间最原始的手工流程,并选择不同门类中技艺娴熟、名望较高的传承人进行访谈。
《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既关注民族民间工艺的普遍性,也通过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彰显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独特个性。通过记录手工艺品的制作和讲述手艺人的故事,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积累传承下来的精湛“绝活”,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体验云南手工艺的精湛魅力。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片断
- 浏览 546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