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白族的生活美学得益于苍洱的灵秀,白族民居和白族戏剧也不例外。
白族民间建筑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白族聚居区。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进行点缀,墙壁常用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图片 | 白族民居大都就地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白族民居中的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
富于装饰的门楼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图片 | 大理白族传统院落必不可少的花卉之一就是茶花。
白族很讲究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有白色为主调。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但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屋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进占大理,今天的白族地区被划入云南行省。明朝留驻军队实行屯田,同时从内地迁移大批汉民来此屯垦。如此一来,汉族戏曲也随着大量的军屯和民屯移民而传入白族地区。乾清年间(1736-1795)开始流行,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在吹吹腔和大本曲相继出现之后,白剧孕育而生。白剧除了有白族的艺术特征外,更多的是接受了汉族古典戏曲的影响,由于吹吹腔源起汉族的戈阳腔,且较多的保留了戈阳腔的特征,所以白剧与戈阳腔尤为接近。白剧本身就是汉族戏曲传入当地后,与白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
白族戏剧家杨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于“弋阳腔”中的“罗罗腔”,于清乾隆年间兴起,光绪年间盛行。
196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原大理市吹吹腔剧团的基础上抽调大理州歌舞团部分演员、演奏员组建成自治州白剧团,这是白剧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剧团。建团30年来,州白剧团在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移植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上演了剧(曲)目128个,近100台。特别在创作剧目上成果丰硕,有近20个剧目参加中央、省戏剧会演并获奖。1980年由杨明、陈兴、张继成创作,由州白剧团上演的白族神话传说故事剧目《望夫云》 ,代表了一代新白剧的表演风格及艺术特色。在剧本的内容中,《望夫云》既保留厂原传说中"神气化云",反抗邪恶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基本精神,又增加了--些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情节,巧妙地把《龙凤姻缘》 、《白圭姑娘》这两个白族民间传说与《望夫云》的传说揉合在一起,丰富发展了剧情。新白剧的唱词虽然采用了三七一五式的"山花体"格式,但并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常常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所突破。有的一段唱词多到十多句,一句最多的也有十几字的,以适应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使唱词更加戏曲化,并且又保留了唱词中浓郁的白族民歌风味,清新而别致。白剧的唱腔将传统的吹吹腔和大本曲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板腔体,同时又保留了连曲体的特点,显得比较舒展自由,富有表现力。如《望夫云》的唱腔主要用大本曲,同时也用了一些吹吹腔和白族的民歌调子,并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有所突破。因而使此剧既保持了白剧唱腔上的风格,又使全剧的唱腔富于变化和表现力,朴素清新,悦耳动听。整个音乐格调由上向下滑,很别致,衬句的运用独具风味,伴唱的运用也很得体。特别是"定情"一场中绕桑林对歌的音乐,不仅唱词是用民歌,音乐也是民歌,气氛热烈欢快明朗。在打击乐中,白剧又吸收了京剧和滇剧的特点,使音色强弱高低的变化对比比较协调,增强了表现力。
白剧的表演虽已有一定的程式,但并不凝固,比较自由。在舞蹈的设计中,白剧除吸收民间的霸王鞭和穿花舞外,还加了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力求使民间舞蹈和戏曲表演和谐统一。在舞台和服装的设计上,白剧大都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古代南诏壁画及雕塑来设计,既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感,又使白剧的服装和舞台设计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白族戏剧人物风趣幽默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出白族耕读传家的生活风貌。目前,白剧和吹吹腔、大本曲一样,在白族民间仍然十分活跃,以原样的形态向广大群众展现着它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
白族戏剧也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 浏览 597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