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和大小凉山。千百年来,善良勤劳的彝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应用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药和烧、烤、燎、捶、打、炙等方法医病治病,创造了丰富的彝医彝药知识。
彝族医药伴随着彝族悠远的历史一路走来,彝族的古天文历法就是彝族医药理论形成的主要来源。据《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及其医药文化传统可追溯到几千年以上。在彝族文献古籍中,涉及到的医药知识十分丰富,内容涉及基础理论、生理论述、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用药原理等几大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彝族医学理论体系。197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在楚雄双柏县发掘出一本古彝文医书《齐苏书》,这是几百年前彝族毕摩从经书里摘抄出来的一本纯药经。据考证,《齐苏书》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66年,又称《明代彝医书》。《齐苏书》是现存最早的彝医专著,是16世纪以前彝族人民医药经验的总结。
“齐苏”在古彝文中的意思就是找药,“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中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传统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视频 |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彝族医药》片段
毕摩在彝族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彝族传统认为毕摩是人与鬼神之间的中介,常常在丧葬礼仪中扮演着主持者的角色;同时他们懂医药卫生,有时也治病救人,具有医生的作用。在彝族聚居区及其周边,彝医也一直是周围群众信赖的民间医生。他们除了用看、嗅、问、触等方法诊断疾病外,有的彝族民间毕摩诊断疾病更是独具一格。特别是治疗疑难杂症和久病顽疾时,毕摩崇尚应用彝族的“心理—精神—激活”方法,这种对古代医药知识的传承,也是有其独特思维、智慧的。
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彝族古典文献《作祭经》是祭奠死者时毕摩唱诵的一种经文,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牲献药经》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医药宝典。《供牲献药经》从清代开始流传,里面记载了很多医学理论,书中特别指出,凡药用的植物、动物、家畜、五谷等,只要是对病情有效的,都可用来相互配合使用。这充分说明彝医此时已从单方向复方迈进了一步,这无疑是彝族医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图片 | 1914年,彝族医药学家曲焕章研制伤科药物百宝丹成功(上、中图);1956年2月,全国解放后,曲焕章遗孀缪兰英把白药秘方献给了新中国(下图)。
在数千年的彝族医药史中,不仅留存了一部分医药古籍,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彝医,曲焕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880年,曲焕章出生在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一户普通的彝族农民家庭,年少时父母双亡,小小年纪就到姐夫袁怀家学习中医,后来拜师“滇南神医”姚连钧,跟随师傅在云南北部、四川、贵州一带游历并得到真传。曲焕章发现彝人疾病多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生活方式有关,因为当地彝人多以狩猎为生,故虫蛇咬伤、跌打骨伤和毒伤烟瘴为多。他借鉴古人经验,又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制作出不少疗效显著的丹、散、酒、膏等各类药品。1902年,他制成了一种疗效独特的伤科中药,取名“百宝丹”(就是后来的云南白药)。这种白色的药粉,具有很强的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因其卓越的疗伤功效,1938年前后,曲氏“百宝丹”的销量曾达到40万瓶,而创制人曲焕章和他的传世神药名头也越来越响。他本人曾多次提到了家乡民族医药的神奇“ 滇以产药著称于世,村夫野老就用一草一木之微,药到病除,良可叹也。”
云南彝族医药宝库中还有一颗璀璨明珠——拨云锭。《云南通志》等史料记载:老拨云堂首开云南制药之先河,曾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医“四大名堂”,是一家具有3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制药企业。其主导产品拨云锭,就是彝族的古老锭剂,彝族人称为“锭子眼药”,据传是大理鸡足山高僧秘授给老拨云堂始祖的奇方。其选料按秘传标准选取药材上品,组方奇特,10多味名贵中药材精心炮制,按“五行”精妙配合,堪称一绝。历史上,老拨云堂曾在昆明开设药店五十余年。拨云锭经“茶马古道”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并作为清皇室贡品,因“宫内眼疾者用之无不见效”而备受嘉奖,民间曾有“身带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之说。拨云锭堪称眼药中的“奇珍异宝”,老拨云堂也因此成为中国中医眼药当之无愧的代表企业。
视频 |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彝族医药》片段
诊病是彝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彝医诊病以“一元二气六路五行毒邪”为核心;以“彝医药理论、彝医预防、诊断及治疗技术、彝药”为主线;运用“望、闻、问、触”四种诊法,通过“五体并用、五诊合参”来探查症候,按“清浊二气辩证、六性辩证、寒温疫毒辩证”三种辩证体系、来确定疾病的治则治法。
彝医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民间有许多预防方法,如常洗矿泉浴预防皮肤病、风湿病;外搽烟油防山蚂蟥、虫蚁;佩带雄黄或家中养鹅防蛇等。彝族医书中所载防病方法更多,如《献药经》载:煮食麂子肉,既可治麻风,又可预防麻风传染;煮食菁鸡肉,既可治疗麻疹,又可预防麻疹。此外,彝医还主张有病早治,防止病情加重,变生它病。如被狂犬或毒蛇咬伤,主张及早划开伤口拔毒,以防狂犬病或蛇毒中毒。这种无病早防,既病防变的认识,反映了彝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
图片 | 彝历中一月三十六天,一季七十二天的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大,道家、儒家、阴阳家的神秘数字“三十六”、“七十二”实源于彝历。如道家所说:“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渊源于彝历中“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每季七十二天。很多学者认为这恰好可证明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是互相交融、沟通的。
彝族医药是一个存在于彝族古老文明中的独特医学体系,它的“以太阳论生命,以哎哺论万物,以天体论人体”的理论,以及通过观察日月星运行及其所产生的变化所形成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有别于其它医药体系。彝医用二气(清气、浊气)、五脏(心、肝、脾、肺、肾)、五体(血、骨、心、筋、肉)和五行(水、金、火、木、土)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彝族先贤们总结出来的关于“气浊、哎哺 ( 即清浊的彝语译音 )、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天地五行、宇宙八卦 ”等理论,不仅是彝族先民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其他民族先人们认识宇宙万物、生命和疾病的指导性理论,同时还是中华文明在医学范畴内的精华之一。
2010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医水膏药疗法,就是在彝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有彝族文献记载、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彝族医药物。彝医水膏药疗法是流传于云南彝医中的一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外治疗法,是彝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因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显著,至今为云南彝族彝医运用。其具体方法是根据患者病情或伤势、病变部位而灵活采用相应的彝族药细粉或鲜品药,加药水或水调拌成膏糊状,摊涂于棉布或油纸上,外敷于病患部位。
视频 |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彝族医药》片段
彝族医药是中国彝族在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它既有严密的哲学思辨,又有深远的历史密码,上接天文之日月星辰的运行,下接物候之风雨雷电的演化,以太阳论生命,以哎哺论万物,以天体论人体,气浊、哎哺、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天地五行、宇宙八卦、青线赤线等理论,体现了在天文历法严密的数理逻辑指导下的彝医精髓,是既与上古以来的中华医药文明有共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的独特医药体系,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的研究和保护更给予大力支持,让民族医药研究一方面在发掘整理方面向广度发展,同时也在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向深度开展,并已取得一定成就。2016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启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彝族医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藏族医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傣族医药》拍摄项目,保存、记录云南彝族、藏族、傣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经过三年艰苦拍摄、制作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系列出版物即将发行,敬请关注。
- 浏览 813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