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今日中国:英文版》2020年2月刊及刊有《白剧:至今保留古老的戈阳腔》文章页面。
《今日中国:英文版》是由今日中国杂志社主办的期刊。是由已故中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于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多语种对外报道月刊。现以中、英、法、西文字出版,发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以社会主义建设为范围,以人民生活为内容,积极、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科学技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同时还介绍旅游风光、文物考古、历史地理及有关中国的基本知识。
2020年2月刊,《今日中国:英文版》CULTURE / NEW VISTAS 刊载了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白燕署名文章《 Baiju Opera :Old Singing Staying Young as Ever 》(白剧:至今保留古老的戈阳腔),论述了云南大理白族自己的戏曲——“白剧”的前世今生。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 Baiju Opera :Old Singing Staying Young as Ever 》(白剧:至今保留古老的戈阳腔)再次证明了“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白剧亦如此。”
《 Baiju Opera :Old Singing Staying Young as Ever 》(白剧:至今保留古老的戈阳腔)的中文版如下 ——
白剧:至今保留古老的戈阳腔
如同越剧、京剧、豫剧一样,云南大理白族也有属于自己的戏曲——白剧。它的前身是明代传入大理的中原戏曲“弋阳腔”与当地的白族音乐、歌舞和生活相融合演变而成“吹吹腔剧”。1949年后,唱了700多年的白族吹吹腔与大理地区广泛流传的另一种较为成熟的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以及白族民间歌舞融为一体,始称白族戏剧。2008年,白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剧集合“吹吹腔”、“大本曲”、“民间山歌小调”于一体,民族风格浓郁独特,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历史最悠久、最成熟的剧种之一。
白剧最大的辨识度就在于它是中国戏曲舞台上至今唯一仍保留着古老弋阳腔系统的剧种。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形成于元末明初时期。它以当时江西上饶信州府佛道故事为核心、以其“杜撰百端”、“错用乡语”的连台特色大戏,融南曲戏文与当地音乐于其间“辗转改益”,时称弋阳腔,并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四大声腔。嘉靖以来,弋阳腔已由一个声腔剧种,逐步在不同的流行地区演变为新的地方剧种,变成一个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号称中国地方戏曲之祖,是我国戏曲史上影响最深的声腔。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神庙记》中说:“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杨。” 以为已经消解在各种地方剧种中的弋阳腔却在洱海边上的白剧中原音重现,着实令人惊喜。
融合了多方艺术特色的白剧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也保留了较古老的面貌。它不仅有一整套专门的、舞蹈性很强的程式,而且也很讲究武功。清代乾隆年间,72岁的艺人杨永桐表演《双猴挂印》还能翻身上梁。而在表演程式上,和京剧一样,白剧也注重”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各行当有各自不同的步法,人物从上场到下场,讲究“一装、二唱、三敲打”,即化装表演首先要合乎身份和性格,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净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要唱的好,舞蹈和表演动作还必须与音乐丝丝入扣。大理州云龙县汤邓村的普通村民杨会池,第一次走出村寨来到昆明表演白族吹吹腔《火烧磨房》就获得专家十足的肯定与赞赏,称其达到了“无伴奏的音准,无实物的表演”的境界,尤其将吹吹腔中“哭腔”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令人震撼。”
白剧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唱词完全采用白族所独有的诗歌格律“山花体”,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称“七句半”。白剧每段唱词都是四句,前三句是七字,后一句是五字。如果唱词需要长一些,就两段相连成八句,前七句都七字,第八句为五字,或是让两段的“山花体”连在—起。所以,白剧剧本的文学性较强,戏曲中常见的陈词滥调较少,有不少剧目出于文人手笔,文辞雅美。这和直率、质朴无华、并无太多修饰感的其他少数民族戏剧相比,白剧明显与白族传统文学关系密切。
因为和白语声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白剧演唱的声、韵、调均有自己的独特规律,并逐渐形成了以大理为中心的南北两大派别:大理、邓川、洱源、鹤庆为北派,漾濞、云龙为南派。北派声腔高亢挺拔,充满山野风味;南派声腔比较委婉含蓄,民族风味比较浓郁,受古典戏曲影响较少。白剧两派都讲究严格的角色行当和程式化的动作,行当分工名目众多,演出时载歌载舞,感染力很强。也由于白族语言音调上的差异,形成的声腔基本腔调也就显示出了风格各异的地方色彩,构成了白剧丰富多彩的声腔——保留了古老弋阳腔的吹吹腔、恪守白族民间传统的大本曲,还有原汁原味的各类白族山歌小调。作为白剧的两大声腔的吹吹腔和大本曲,既可作为吹吹腔剧目和大本曲剧目分别演出,也可同时在一个剧目中综合运用,这就大大拓展了白剧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直到现在,白剧表演在大理白族地区仍然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重要事宜。每逢大小节日,大理白族村落都会由村里组成的“艺术团”在固定的古戏台上演出。传统白戏的戏班行当齐全,有班主、唢呐师、鼓师、服装师、道具师、脸谱师等,分工具体。演出前还要先敬戏神方能开台,这种古老的仪式一直保留到今天。特别是在云南云龙所有流行白剧的地区,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必演白剧并做演出前的拜神仪式。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白剧亦如此。
- 浏览 497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