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翁基是知名度较高的布朗族村寨之一,它坐落在云南景迈古茶园之内,是第二批入选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的布朗族村寨。以古老布朗族民俗文化、古茶树及传统茶文化著称。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居住在云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云南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布朗族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布朗族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云南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是有斗争传统的民族,19世纪中期以后,布朗族人民参加了各族人民共同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云南边疆的爱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布朗山和西双版纳西定的布朗族人民,曾经与汉、傣、哈尼、拉祜等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日本和暹罗军队对西双版纳的侵略,在捍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视频┃《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布朗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旱稻、玉米和豆类,特别擅长植茶、种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布朗族地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大体可分为两类地区:西双版纳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一带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临沧和思茅地区受汉族和其他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民族的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西双版纳布朗族村寨多数具有农村公社的特点,由几个至十余个不同血缘的家族组成。生产工具、房屋、牲畜等属个体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占有3种类型。少数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点。家族公社由同出于一个祖先 (布朗语叫“戛滚”,即“氏族或氏族集团”的若干小家庭组成。在家族范围内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属“戛滚”全体成员公有。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长主持按户分配一次土地,收获分别归各户所有。这类土地无论家庭或个人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离村寨较远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员均可自由耕种。近代以来,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内,已出现了土地私有制,个别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园等通过买卖或变相掠夺等形式,转变为头人、富裕户所有。村社内的头人,一般是选举产生;村寨以上的头人“叭”则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为傣族领主收缴税贡,摊派劳役等。此地区的布朗族生产水平很低。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临沧地区和思茅地区,地主富农通过高利贷、典当、买卖、抵押和凭借政治特权,残酷剥削广大贫苦农民。国民党政府推行反动的保甲制度,并与当地的地主恶霸勾结在一起,横征暴敛,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朗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政府从布朗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对布朗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春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于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对还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在共产党和兄弟民族的帮助下,他们逐步开垦水田,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的茶叶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区的商业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区都建立了民族贸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购销店,商品销售总值逐年增长。布朗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普遍建立了小学,设立了卫生所、医疗组,过去流行的痢疾、疟疾等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群众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20世纪50年代初,布朗山区人民政权建立后,上级政府根据党中央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慎重稳进”的指导方针,结合边疆后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还从布朗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把布朗山选择为“直接过”"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在解除了民族上层的思想顾虑、稳定了群众情绪的基础上,推动布朗族人民群众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有步骤地对布朗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布朗族聚居的其他地区,人民政府也根据各地布朗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思茅和临沧的布朗族地区实行了和平协商土地改革,促进了布朗族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到1958年底,各布朗族地区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对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取消了封建特权,免除了民族群众的劳役、贡赋,以及高利贷者的债利和租佃剥削,布朗族人民开始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1985年12月30日,云南省成立以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成为自治县的自治民族之一。此外,还在布朗族较为集中的勐海县巴达、勐满和勐岗,临沧地区的云县、耿马及保山地区的施甸等地相继建立了与其他民族联合组成的民族乡。布朗族不仅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而且以平等的地位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所在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布朗族还选举出本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大力培养选拔布朗族干部,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强保障。
图片 | 山康茶祖节是布朗族传承千年的古老习节日,每年都会举行祭茶祖活动。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站在贡台的中央,双手合十,在大佛爷的诵经声中,三呼茶魂,声震山野,祈求年年茶叶丰收。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的岩宽香老人,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布朗族“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产在发达大城市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布朗族群众来讲,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交通闭塞,道路崎岖,布朗山布朗族乡新曼娥村的布朗族群众终年过着与世隔绝、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游耕原始生活。上世纪7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广种薄收,新曼娥村的村民那时长期处于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境况。到了1978年,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50元。“那个时候,我们住茅草房,经常吃包谷面、穿补丁衣服,几个月能吃到一次肉就很高兴了。”岩宽香说。
岩宽香说他家里当时有三个劳动力,每年种10亩山地,收获20多挑谷子,只能维持半年的口粮。普洱茶叶是家里唯一的经济产业,但是价格非常低,路不通也难得卖出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岩宽香老人也曾有疑虑“一开始农田承包到户后,我们还不敢种,担心政府又把田收回去,让我们白辛苦。后来是乡里的干部来做工作,说国家的政策就是鼓励农民种好田,勤劳致富,我们才放开手脚干活。”
图片 | 云南勐海布朗山一带,至今仍是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茶叶给当地布朗族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从1985年起,布朗山开始恢复普洱茶叶生产,岩宽香看好中央鼓励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致富的政策。除了承包的两亩茶地外,他和两个儿子开垦荒山荒坡种植了十多亩茶叶。“我们布朗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布朗山茶叶在清朝康熙年间可是上贡的极品。”岩宽香说,“我们这里的茶叶根本不用做广告,每年还没到采摘的时候就有各种茶厂的人前来订购。”
茶叶有销路,岩宽香的视野也更开阔了。他用卖茶叶赚的钱买牛、买拖拉机,加快发展速度。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他采用茶叶种植新技术,扩大无公害优质茶叶的种植面积,并且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到2006年底,岩宽香已有40亩良种茶园,还种植了十多亩橡胶,养了几十头牛,成了当地的“百万富翁”。
在党和兄弟民族的帮助下,布朗族逐步开垦水田,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的茶叶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中国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区的商业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区都建立了民族贸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购销店,商品销售总值逐年增长,涌现出了更多岩宽香这样的布朗族富翁。大家感慨地说:“布朗山群众一件衣服四季穿、一床被子全家盖、一碗野菜吃三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视频┃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布朗人非常喜爱歌舞,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过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载歌载舞,兴味盎然。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结合在一起。
时至今日,各布朗族聚居区和散居区的音乐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四种音乐文化风格区域类型:以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巴达、西定、打洛、关双和思茅地区澜沧县蛮景等布朗族聚居区为代表的原存音乐文化风格区;以勐海县布朗山为代表的傣化音乐文化风格区;以临沧地区各县布朗族散居区为代表的傣化、汉化音乐文化风格区;以保山施甸县和思茅墨江县等地的布朗族为代表的汉化音乐文化风格区 。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云南省民族研究艺术院、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当代先进的音像数字科技手段,拍摄制作、出版发行《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把上世纪收集和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原生音乐系统编辑出版,有效保存部分布朗族文化艺术。
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每三年才评选一次的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其第四届获奖名单,《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荣膺大奖 。同年,《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又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当年全国只有30个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获得。《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与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也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成为云南出版界共同的骄傲。
视频┃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 浏览 652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