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守艺人——剑川木雕及其传承人段四兴

微信图片_20210406112634.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在大理剑川,但凡提起木雕,人们总能听到段四兴和他父亲段国梁的名字。段四兴,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剑川木雕世家,祖上几代都是知名的木雕能手,他的父亲段国梁更是剑川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得益于家学渊源,耳濡目染,段四兴也被周围的人认为是难得的木雕好苗子。自12岁起,便开始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剑川木雕技艺,一学三年,待到15岁时,段四兴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双层镂空花板的雕刻。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木雕篇片段

手艺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真正的匠人往往宽于眼界,高于格局,除去经年累月的勤学苦练,他们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剑川木雕主要是以平面雕刻为主,它首先是要下好木材,然后绘上图,又通过打坯、修光,最后打磨来完成一个作品。木雕的放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讲究。放样的纸张通常是具有透明效果的,背后带有印蓝复印功能的纸张。师傅们可以用铅笔临摹图案到木料上,也可以直接将纸张图样粘贴在木料上进行打坯。

打坯是剑川木雕的核心技艺,打坯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作品最后的呈现效果。

打坯就是一个造型的过程,最后呈现的作品美观度就靠打坯来完成的。像一个雕刻作品,每片叶子跟每片叶子之间的层次,后面建筑体的层次,都是靠打坯的技艺一层一层打下去的,所以打坯是很考验木雕技师的一个技能。

剑川木雕讲究以腕运刀,木材往往选用质地细腻、柔韧的阔叶树种,青皮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木雕篇片段

在雕刻手法上,剑川木雕主要以浮雕为主,镂空深浮雕是剑川木雕的主要技艺特色。雕刻时,段四兴喜欢在剑川传统浮雕技法中,融入白描花鸟画技法,从而使传统饱满紧凑的花鸟造型向简约风格转变,让剑川传统题材木雕作品变得更加富有意境和生活气息。

传统的剑川木雕以满工为主,现在吸取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有留白的地方,疏密有致,显得更生动。

修光是雕刻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精加工,专业的行话叫做“坯光五五对四五”。打坯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缺陷,可以通过修光的过程来弥补。

一般要经过玻璃片、粗砂纸、细砂纸三道打磨,才能根据木雕雕刻的用途和需要,进行着色。装饰的色彩除木材本色外,还可以运用漆、镶嵌物、金属物件等入色。

打蜡上光是剑川木雕的独特之处。上蜡时,用火加热木雕成品表面,使蜡溶化浸入表层,然后再行擦拭。

作为剑川木雕工艺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裱的主要目的,则是在保护木雕作品的同时,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剑川木雕的核心技艺,第一是立意,“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第二就是打胚,要把想法立体呈现,非常考验师傅的悟性和从艺年限。这么多年,段四兴沉淀得很好。转眼间,已到不惑之年,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虽然很忙,但每年还是坚持做几件作品。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木雕篇片段

闲时,段四兴热衷于购买图片形式的书籍,《中华手工》是他常年订阅的杂志;每逢外出,无论事情多少,必定要到当地博物馆参观;参加各种各样的展览,总站在每件工艺品前细细琢磨。他喜欢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创作灵感,每当奇思涌现,便用小笔记本记下,立意,绘图,下料,打胚,脱胎,修光,打磨……这些灵感便通过自己的双手镌刻在木头上了。在他看来,木雕的灵性无非返璞归真,还原木材最自然的本性。

传艺之余,段四兴还对一些反应剑川木匠生产生活的民间故事,和老一辈木雕艺人的经验进行收集整理。2015年,段四兴申报了国家非遗中心保护研究基地的项目,并根据之前整理的一些资料、图片,出了一本书叫《大理剑川木雕艺术研究》。

1.jpg

图片 | 段四兴很重视木雕的创新。

段四兴心里明白,正是由于不断创新剑川木雕才得以代代相传。现在,剑川木雕不缺技术,缺的是与流行紧密结合的设计。

2009年,段四兴偶得机会到西安考察,在博物馆里发现青铜器上精美的纹饰非常多,联想到云南的青铜器。归来,便查阅了资料,将云南青铜器上的牛头、铜鼓舞等传统纹饰重新组合,创作出手工木雕作品《滇国庆舞》,生动地再现了古滇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场景。不仅如此,他还收集云南少数民族精美的工艺品,以剪影形式重新组合画面,利用闪点透视的构图方式,雕刻出作品《秘境云南》,让云南少数民族精美的工艺得以图案形式抽象表现。他的作品先后在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 · 百花杯”银奖和金奖,自己也获得了“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云岭首席技师”等响当当的称号。

在段四兴眼里,木雕技艺和别的不一样,“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有更多人喜欢木雕产品,才会推动更多人来学习、从事这门技艺。现在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木雕,段四兴便在把核心技艺原汁原味保存的基础上创新出发簪、胸花等产品,迎合年轻人消费观念,融入当代生活。段四兴说,他想作为一个中坚力量,继承传统,发扬创新,把剑川木雕技艺带到一个更好的方向,更大的舞台。

2.jpg

3.jpg

4.jpg

图片 | 段四兴的作品。

大理作为白族主要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方面因独树一帜而名扬古今中外。这些手工技艺及手工实物是看得见的文化,而附着在技艺之上的文化则是无形的,包括技艺所涉及的风俗人文、语言、情感等等。实操的技艺可以传承,难的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将人文方面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作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集中英文非遗文化纪录片《大理守艺人》在历经三年的策划拍摄和精心制作后,终于面对大众。

《大理守艺人》以白族布扎、白族泥塑、传统手工造纸、凤羽砚台、鹤庆泥塑、鹤庆银器、甲马、剪纸、剑川白族土陶、剑川梅园石雕、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13项民族手工技艺,在精彩荟萃的浓缩影像里,深入浅出地描摹和展示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深厚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的温度和蓄积着文化的能量,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于一身的大理手艺人,成为了大理守艺人。

点击购买《大理守艺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352.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356.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095400.jpg

1 (2).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