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跻身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项目库入库项目、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入选项目。
《阿细先基》是彝族的四大创世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弥勒、开远、石林、宜良、罗平等县市一带自称“阿细颇”的彝族民间。
纵观整部史诗,因为彝族先民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认识有限,其中难免包含离奇荒诞的神话和传说,但从中也反映彝族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自我之间的关系中所具有独特的生态智慧,形成了朴素的彝族生态文化,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神与自然为一体的宇宙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文化观为指导,奠基于蕴涵“本土生态知识”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观,是少数民族崇尚自然、遵循生态规律、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这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性与多样性、全民性与神秘性、和谐性与可持续性、伦理性与平等性、绿色性与民生性五个相统一的特征,是保证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先进文化。
视频 | 《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片段
很多学者都赞同《阿细先基》史诗朴素民族生态文化的现实价值是: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为保护生态提供思想动力
《阿细先基》史诗富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和构建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生态诉求。史诗在滇东南弥勒市西山地区广为传唱,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引导当地彝族群众增强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这也需要专家学者紧扣《阿细先基》史诗在彝族群众中的影响,注重挖掘彝族生态文化,并从群体心理基础、方法路径及文化动力等方面,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融进广大彝族群众日常生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崇敬自然的朴素生态伦理为保护生态提供道德约束
在《阿细先基》诗史中,对自然崇拜中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表达出人对天、地、山、水、日、月、星、风、雨、雷、电、树、林、动物的敬意,蕴涵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受惩罚的朴素生态伦理。在对自然的崇拜之中,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既表达了对大自然馈赠的敬意,又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还形成了质朴的生态文明道德和民族习惯法,筑成一道保护自然的道德防线来约束人们破坏自然的行为。当前,《阿细先基》诗史中蕴含的朴素生态伦理仍然在当地彝族群众中发挥着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功能、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控功能,彰显出朴素民族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
图片|《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视频总时长150分钟,包括概述和彝族口头传唱创世史诗《阿细先基》 活态演述抢救性影音记录、以及阿细先基代表性传承人何玉忠 、寇兰英演唱的部分《阿细先基》曲调。
(三)对动植物禁忌的生态法则为保护生态提供制度保障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彝族禁忌主要源于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具有全民性、自发性、神秘性特点,对彝族群众的思想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在史诗《阿细先基》中,由于得到大自然的眷恋和动植物的帮助,彝族先民才得以幸存、繁衍和发展,从而让他们产生对自然的敬仰和崇拜,形成了关于动植物和自身生活的各种禁忌文化。在滇南红河、滇东南彝族聚居地区,禁捕燕子和布谷鸟,认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禁捕麻雀,认为它是天神的使者。“奇勒颇”(狗图腾家族)禁吃狗肉,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吃母狗奶长大的,吃狗肉等于吃了祖先肉,是辱祖之行为。
红河州彝族在立村建寨前,在村头的一片枝叶茂盛的树林“咪嘎林”或“密枝林”,选一棵高大的大叶撕栗树或杉松树或锥栗树作为“咪嘎神树”或“密枝神树”。在选定“咪嘎神树”或“密枝神树”后,禁止族人和村民去伐木、放牧,禁止入内解大小便,禁止女人入内,男子除举行祭祀活动外也禁止入内。日后,每逢正月第一轮属牛日,族人男子杀黑毛阳猪牲和大红公鸡加以祭献。
视频 | 《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片段
从以上的禁忌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一些禁忌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碍彝族阿细人的社会文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与演变,禁忌已成为彝族阿细人世代传承的生态伦理法则,进一步强化了阿细人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举止,有效防止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事实上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阿细先基》诗史关于诸多动植物崇拜记载,以及流传至今的禁忌文化,为我们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生活的时代,寻找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和有益的启迪。
综观所述,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尊崇自然、顺应规律、和谐共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彝族史诗《阿细先基》富含朴素的民族生态文化,是滇东南弥勒市彝族先民强烈的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早期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对于维护好彝族地区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视频 | 《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片段
当前,我国正着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彝族地区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彝族传统生态文化不可缺位,需要进一步加强《阿细先基》《梅葛》《尼苏史诗》等史诗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研究,从中挖掘和提炼彝族历代先民的生态智慧、生态伦理、生态法则,为新时代彝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为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项目库入库项目、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入选项目,2020年8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历经两年、策划摄制出版的《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正式发行,以音像媒体的方式记录、传承彝族阿细人祖先的生态智慧、生态伦理、生态法则,具有非凡意义和价值。出版物视频总时长150分钟,包括概述和彝族口头传唱创世史诗《阿细先基》 活态演述抢救性影音记录、以及阿细先基代表性传承人何玉忠 、寇兰英演唱的部分《阿细先基》曲调。
点击购买《彝族口头传唱史诗<阿细先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 浏览 459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