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人民爱对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

视频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布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其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布朗族的人口数为127345人。史学界一般认为布朗族源自古老的“百濮”族群。“濮人”部族众多,分布很广,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各地其中操孟高棉语的一支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

1.jpg

2.jpg

3.jpg

图片 | 澜沧江边的茂密雨林里也是布朗族民众的栖息地。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大家喜欢的《道高朗》流行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小姐恋爱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哀婉动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风物传说、迁徙与建寨传说、爱情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在近代还产生过反剥削压迫和反侵略的故事。还有关于布朗族首领“四眼四耳王”的种种传说(《广景》等);一日三变的美女朗三飘的故事;机智人物艾掌来的一系列笑话、讽刺故事,也极富于民族特色。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除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外,还有长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如《苦情调》《新年调》《艾口》《砍柴的依拉》等。

民歌 。有叙事歌、爱情歌、劳动歌(盖房歌、摘棉花歌等)、风俗歌(结婚歌、迎客歌、回家歌、焰火歌、生产节令歌、丧事歌)、宗教歌、儿童歌等。其歌调按本民族传统分类法(按音乐特点分类),可分为“宰”“拽”“索”三类。

宰,亦称“比矮”,意为唱歌,或指歌曲,是在布朗族中十分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调。多由1人独唱,其句尾拖音较长,长短句并用,略具山歌风味,演唱场合较自由,其内容广泛。风俗歌、宗教歌、劳动歌、儿童歌、催眠歌都可以用宰的曲调来演唱。有的还具有吟诵性特点,无固定节拍,如“宰腊”(唱故事)、“宰陆”(迎婿歌)、“宰卡囡”(迎客歌)等;有的具有抒情歌唱性,节拍较清楚,如“宰龙奔宋”(情歌)、“宰货牙苏”(贺新房歌)等,用徵、羽两种调式。

拽,是一种说唱性的古老歌调,曲调与宰近似,但节奏较紧凑,句尾拖音较短,多为徵调式。歌词的篇幅可长可短,短者几分钟可以唱完,长者可唱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昼夜。布朗族举行婚礼前,全寨男女老少皆在男女家欢聚、宴饮,以拽的歌调唱结婚歌。拽不仅可以在室内演唱叙事性歌曲,也可以在野外唱爱情及其他内容的歌曲。

索,是布朗族旋律性较强的歌调,为青年所喜爱。索的曲调各地不同,有金迈调、曼牙调、曼夕调等,采用宫、羽、商3种调式。曲调常由一个引句和上下句组成,引句唱固定的衬词,后两句唱正词。也有上下句结构或较自由的结构。演唱时,每段之间有音乐过门,八度下行跳进的音型,构成间奏音乐的鲜明特点。歌词多即兴编唱。主要用于表达爱情或歌唱新生活。男女青年倾诉衷情时,常采用对唱形式,由男青年用玎伴奏,旋律委婉动听,节奏轻快活泼。

视频┃《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宗教歌曲。布朗族的宗教歌曲主要是佛寺中和尚念经时所唱,有格赕(贝叶经)、波格赕(缅纸经文)等多种,与傣族宗教歌曲基本相同。此外,还有“森”“同满”、催眠歌等。森是由缅甸傣族地区传入的民歌,用玎伴奏,音乐流畅动听,乐句间有间奏,多用于表达爱情。同满是形容少女美好容貌的歌。

歌舞音乐。布朗族的民间歌舞包括“宰崩”“宰排”“索沙塔”与“索腊砍不瑞”“软束”等。大多在传统节日演唱,有领有和,边唱边舞,其中有的伴以打击乐。

宰崩又名宰目,是在傣历新年时群众表达欢乐情绪的集体歌舞。表演时,男子背象脚鼓边击边唱,女子围圈边歌边舞,内容多表现男女互相赞美,采用问答形式,歌词幽默风趣。宰崩的歌舞形式各地相同,多用羽调式,但曲调因地而异。演唱形式有的以一人领唱为主,众人用衬词应答,气氛热烈。村寨之间常相互比赛,演唱中穿插武术表演。

宰排是在收获棉花季节演唱的歌舞。由妇女合着声演唱,男子腰系铜铃,手持木棍而舞,音乐较平稳,多用徵调式。

索沙塔与索腊砍不瑞是过去在佛教关门节、开门节时表演的歌舞。索沙塔的内容是祝颂赕佛人家富裕吉祥;索腊砍不瑞是表示爱情的舞蹈。软束是傣历新年时青年与儿童拜年的歌舞。其音调与傣族歌舞依拉登相近,活泼风趣。布朗族民歌及歌舞音乐以徵、羽、宫调式为主,少数用商调式;音乐结构多系分节歌形式,用一基本曲调演唱不同歌词时,曲调有许多细微的变化;除索具有鲜明的歌唱性外,大部分民歌均为吟诵性歌调。

视频┃《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布朗族原生音乐》片段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人口较少民族为开发边疆、建设云南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了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歌、舞蹈音乐和民族器乐为主体的原生音乐,就是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现代化进程加快等原因,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中,许多原生音乐品种,如劳动歌、古歌、叙事歌、礼俗歌、祭祀歌、儿歌和民间器乐等,有的已较少流传,有的已消亡或正在消亡,原生音乐后继乏人,多数处于濒危状态。

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尤其是70年代至90年代开展的“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编纂,收集了大量各民族原生音乐资料。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当代先进的音像数字科技手段,出品拍摄制作、出版发行《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把上世纪收集和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系统编辑出版,有效保存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使一些业已消失的音乐品种得以“ 复活 ”。这也是为当今对传统文化逐渐生疏的青年一代,提供一份学习和掌握本民族原生音乐的完整教材。

4.jpg

5.jpg

6.jpg

图片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怒族原生音乐》在本号微店及昆明部分书店有售

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其第四届获奖名单,《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荣膺大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本次只有8个音像制品获奖。同年,《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又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全国只有30个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获得。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与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也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成为云南出版界共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