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边的泥土,是傣族慢轮制陶最优质的原料

傣族自古爱用陶

明初《百夷传》称傣族

“惟陶冶之器是用”

 

傣族慢轮制陶的价值

不仅体现在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用料

和焙烧等一整套制作工艺流程上

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存在于

傣族“活”的社会生活之中

 傣族慢轮制陶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

是解开中国新石器制陶之谜的钥匙


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傣族制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制陶在傣语中叫“板磨”,俗称“土锅”,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原始制陶的特征,被誉为人类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傣族慢轮制陶工艺非常有辨识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泥条盘筑、平地起窑、薄壳烧窑。其主要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烧陶、出陶等环节。

慢轮制陶所生产的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具”、“家庭装饰”、“赕佛用具”等等。

 

1.jpg

2.jpg

3.jpg

图片 ┃ 傣族慢轮制陶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它是中国原始陶艺的代表。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曼斗村,位于州府景洪城区六公里处,随着旅游的兴起,近年来这里的游客增加了很多。曼斗村最为吸引人的,就是玉勐慢轮技艺制陶工作坊。这是以玉勐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坊,现年51岁的傣族妇女玉勐,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制陶,多年来坚持传统手工制陶,并掌握了傣族民族民间独特的手工技艺,2007年获得“傣族慢轮制陶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在玉勐慢轮技艺制陶工作坊里,我们看到正在进行手工制作的都是傣家妇女。据说,过去傣族慢轮制陶工艺的传承,必须遵循婆传媳的传统,不得向外传授。并只有在分家之后、婆婆选定传承人后才可以将制陶工艺传给儿媳。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学习,是通过婆婆口传身教,儿媳自己边看边学,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练就出来过硬的慢轮制陶本领。

按照过去的传统,慢轮制陶工艺在分工上由女性来担任。她们严格地控制每一个工艺生产流程。从选取陶土、制作陶坯、直至烧成出售,均由妇女担任。这种制作分工的现象,似乎是古代社会按照性别的自然分工,当然也可以认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就是对傣族女性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认可。 

如今,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中一些重体力的活和一些工艺的传承也逐渐由男人们来承担了。只要有兴趣,无论男女老少,现在都可以参与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制作。

傣族的慢轮制陶技艺要选取优质泥土,材料的好坏是陶器烧制的基础。而制陶所用的陶土要求土质细腻,粘度好,可塑性高,这种特定的制陶陶土叫做泥浆土,呈浅白色的泥块。

早上,玉勐她们到澜沧江边上取的土,就是烧制傣陶的优质泥土。湿土在家中放置3—5天自然风化后,就可以用来生产。首先将陶土放在脚碓里舂细,如果泥块太大、太硬就先用锤子捶细再放进脚碓。通常是两位傣族妇女站在舂土的木板上,根据自身的体重,按照一定的节奏,上下运动,通过杆杆原理将陶土一点点舂细。再将舂细的土拿出来用筛子筛,把没有漏下去的土重新倒进脚碓里舂,如此反复后,将筛选好的陶土一边加水一边和成泥团。

 

在《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一片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玉勐说:

今天我们是舂好泥巴和泥

大家凑在一起开开心心


和好泥要开始做罐罐了

要给它和的均匀一点


如果和松了它就会盘不均匀

打出来它会裂缝或者炸开


如果是制作炊具,傣族慢轮制陶中的和泥环节还要在筛选好的陶土里加入部分河沙,加水搅揉。这样可以改变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以防止被火烧裂。


4.jpg

5.jpg

6.jpg

图片 ┃傣族陶器在用料上亦有讲究,主要以泥土加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


将长方体的陶土放在阴凉处放置一段时间,便可用来加工了。揉好的泥团,大约一块可以制作一个中型的陶罐。每一次揉好十七八块泥团,上面盖上麻布片,就准备好用来制坯了。

“制坯”是傣族慢轮制陶中非常严格的一道工序。制陶坯的工具一般有陶拍、陶梳、陶刀和卵石。制坯时,把存放在木架上的泥团取出,这时泥团已经浸润得很好了。先在木板上揉一下,然后取一块体积比拳头略大一点的泥,揉成馒头状,准备用来做器底。开始做器底前,先把泥放在陶轮的轮上,用手拍扁,接着一面用左脚的拇指拨动轮盘,让它慢慢顺时针转动。一面用陶拍的柄部拍打泥团,使它成为厚约1.5厘米的扁泥饼,这就是陶器的底部。

器底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傣族慢轮制陶的关键,这是一门叫做“泥条盘筑”的古老手艺:先把泥搓成一根泥条,然后右手拿着泥条,用左手掌做依托,同时用脚指拨转轮盘,很有节奏地把泥条挤成泥片圈接在器底上。一根泥条往往不够接成一整圈,那就再取一根泥条来补接。第一圈盘接闭合了,形成器底高约几厘米的器壁,但它的厚度并不均匀。于是,在接上器壁之后,要在小泥条粘贴起来,用以弥补外层的不均匀和孔隙。

 

7.jpg

8.jpg

9.jpg

图片 ┃ 傣族慢轮制陶的焙烧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露天焙烧和封闭半焙烧等多种方法。


傣族慢轮土陶制作技艺的辨识度,在烧窑这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它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即“ 平地起窑” 和“ 薄壳烧窑 ”。

所谓“平地起窑”,是指慢轮土陶的烧制没有固定的烧窑场所,只需要一块平地,在烧制前临时搭建一个烧窑的场地。玉勐她们根据建窑的面积,用大小、粗细不一的木柴铺在平地上。这其中除了讲究火势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外,还要给即将进窑的土陶安放位置。形象地说铺窑底的过程就像是给土陶搭建一个木制的大床。随着这张舒适的窑床慢慢建好,人们抓紧时间把在院子里晒好的土陶搬运进来。

“薄壳烧窑”则是指在窑床上铺设一层泥,使其成为薄薄的外壳,窑烧好后,薄壳自然碎裂,因其重量轻,而不会损坏陶品。

这次玉勐要烧制100多件土陶,大多是生活用具。一般来说陶罐生坯是侧着放,有的小件器物也可以套放,盘形的罐盖侧立着放……每件陶器都有属于自己的安放方法。器物放好以后,先在上面横盖一层稻草,再竖盖一层,顶上再横盖一层,窑的四周也同样围上稻草,稻草铺好后,就可以涂泥封窑了。 


在《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一片中,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民间手艺人岩温叫说:

封稻草要顺着封

然后贴只能贴里面

外面给它摆齐


里面贴稻草起到拉力的作用

你贴外面封泥就不好封

只能贴里面把里面给它参起来交叉

你封泥以后就起到像鸟巢一样给它拉起来


到时侯我们封好以后

它全部就是交叉的

只有底下是顺着的

 

通常情况下,土陶要经过3天2夜的持续烧制。土陶在800到1000的温度中历练成形。而火点燃之后,没有人能判断出窑的最后结果。

三天以后,摄制组再走进窑址。原先牢固的薄壳窑体已经垮了一大半,温度降到烫手的程度。这些躺在窑床上一件件鲜活的陶品,如同刚出世的孩子,左右依靠,脸上泛着一丝丝红晕,似乎初见生人还有些羞涩。工作坊的所有人满心欢喜地开始整理工作,他们先扒去还残留在土陶身上的泥皮,再一点点拨开草灰。

这次烧窑非常成功。

傣族慢轮制陶的工艺流程,体现了傣族人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同时,傣族慢轮制陶对探讨陶器的早期起源和古代制陶的工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而薄壳窑的烧制形式,也为我们认识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目前,傣族人民正在将慢轮制陶的产品由日常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装饰品方面转变,这对于傣族慢轮制陶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