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传统技艺之魅,在于情。


有人将云南比作“人类文化的博物馆”,因为它收藏了近现代社会中许多罕见的文化遗产。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技艺,则是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传统实践等多方面知识的智慧结晶,是云南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凝聚着云南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是民间艺人或者工匠,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培养形成的一种技术。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手工技艺是以自然界的材料、图形、色彩等内容为基本创作元素,涵盖了编织、制陶、纺织、印染、刺绣、雕刻、泥塑、金银手饰与铜器加工、彩扎、造纸等方面的内容,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实用类手工艺、欣赏类手工艺、宗教祭祀类手工艺三大类。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造型、款式和图案,往往表达了各族劳动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反映了各族人民特有的审美观念、信仰崇拜和风俗习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由于历史、生活环境的不同,云南各民族间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风俗习惯、艺术爱好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很大,故而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民族工艺也迥然不同。

同时,云南民族民间技艺源于生活,它的出现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原发性劳动行为。如大理白族的扎染,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产品选用民间土布为胚料,先将棉布反复折叠后再用针线细缝,使得染料无法渗入,再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皮中提取色素为染色,将手工缝制好的棉布在染缸中浸染,取出后形成变幻莫测的晕染纺样,这种创作方法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也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它与其它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

 

1.jpg

图片┃ 大理白族的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云南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大多是少数民族自发创造的,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现代技术无可取代的。每一项技艺几乎都有一部分是要靠匠心、手的感觉才能把握的操作技能,而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的手工艺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技术手法和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制作出来的工艺品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每一个工艺步骤的完成都是一次艺术创作。

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千人一面的工艺品相比,传统手工艺更融入了艺人的真实情感。如傣族的贝叶经起源于古老的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1000多年来,傣族的工匠们不图名与利,孜孜不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一代接一代,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却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浩瀚的贝叶典籍,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

 

2.jpg

图片┃ 云南傣族工匠们的“贝叶文化”瞬间。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制作,也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虽然“手工”制作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大特色,但在这些传统的制作过程中,有些手工艺却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如德宏陇川户撒的阿昌刀锻造技艺、会泽的斑铜制作技艺。聚居于陇川县户撒乡的阿昌族,其祖先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使户撒刀成为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

再如斑铜制作。它是云南会泽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斑铜工艺制作复杂而严格,采用高品位的天然铜为原料,经过铸造成型,以及复杂的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在金属学中颇具研究价值。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的造型、款式和图案等内容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及艺术审美的体现,反映了各族人民特有的审美观念、信仰宗教、风俗习惯,其图案纹饰、色彩配置皆有民族文化背景。例如彝族撒尼妇女自幼就必须学习刺绣、挑花。其绣技的优劣,常与她们未来的恋爱、婚姻成败有关。

撒尼服饰既有美化生活的装饰性,又有长幼及已婚、未婚的身份标志性,还有信仰崇拜的象征性及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这也许就是撒尼服饰让人着迷之处。 

同样让我们着迷的还有傣族织锦。傣锦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它以丝线、毛线、棉线、麻线、晴纶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架织机手工操作,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形式制作成的长条形织锦物,是云南傣族人民从事宗教活动和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

傣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有各种珍禽异兽的动物图案、五谷花卉和几何纹图案等。每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具体内容,如喜欢织红颜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收等。寓意深远的各种图案,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地域性很强,每一种技艺不同的地方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地方色彩。如云南历史悠久的民族手工造纸,包括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汉族的手工造纸都有据可查。他们所用的造纸方法有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浇纸法与捞纸法。浇纸法是最原始的造纸方法,由于生产效率低,很多地方早已不见使用。而云南和中国西部的几个边疆省份现在还保留着这种方法,成为原始造纸方法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造纸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的傣族构皮纸和纳西族东巴纸的制作技艺入选。这两个民族的造纸方法都是浇纸法,但二者所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又有所不同。傣族造纸是沿用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通用的方法,纳西族造纸是吸取藏传佛教制作写经纸的浇纸法,同时又带有汉族捞纸法的痕迹。这种独特的造纸方法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透过云南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我们可以看到各民族精湛的工艺技术和独特的创作思想,了解到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审美意蕴、信仰习俗、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同时,它还与民俗学、文艺学、美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是研究云南特色文化的重要依据。

 

2017年12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摄制、出版、发行的《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涵盖云南民间美术和云南民间工艺美术两大类的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膺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云南民族传统技艺》以音像制品集结出版系统展现云南纳西族、傣族、彝族、白族、阿昌族、苗族、藏族等民族精彩纷呈的民族传统技艺——

纳西族东巴文及东巴画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分木牌画和经书绘画类、纸牌画、卷轴画、神路图等,绘画艺术具有象形文字经典所具有的艺术品特性,绘画手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形成多种风格,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傣族剪纸: 起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剪纸,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其题材大多是花草鸟兽和各种几何形纹,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部上座部佛教有关,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

彝族撒尼刺绣:是撒尼女子的必备技能,其图案可分为十字绣、平绣、镂空贴花(又叫抠花)等类,图案规整对称,主题突出,色彩艳丽,手法抽象,民族特色浓郁。

白族民居彩绘: 广泛运用于白族民居建筑,图案丰富、寓意深刻,融合了白族建筑艺术与汉族和其它民族优秀的建筑彩绘艺术的精华。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在傣族妇女中世代相承,并保存了远古时期特色的制陶技术。

白族扎染技艺: 充溢着浓郁的民间美术特色,一千余种纹样蕴含着白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斑斓的色彩中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是白族人民审美的集粹。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芦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乐器。每逢过节和农闲时苗族群众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芦笙舞会。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吸收汉族先进的铸刀技术而形成的独特民族技艺。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门工艺,原料取材于当地民间种植和自然生长的桑科构皮(楮皮),该技艺完整地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共五步流程11道工序。

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东巴纸的制作工艺是中国内地造纸法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工艺采用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白色黏土和红色黏土合成为原料,工序包括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12道流程,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产品远销国内外,兼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工艺独特,有“声如磬、亮如镜、手感滑腻、无铅无毒”等特点,显示出其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装饰水平。

傣族织锦技艺: 精致艳丽,质朴简练,装饰效果强烈,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加以各种彩色丝线与金银线交织成复杂花纹,具象抽象结合,构思巧妙,手法独特。

斑铜制作技艺: 工艺制作复杂而严格,采用高品位的铜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和复杂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妙在有斑,贵在浑厚”。铜制器皿表面呈现若干点状和不规则块状的立体感斑纹,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

贝叶经制作技艺:是傣族用铁笔刻写在加工后的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记载佛教经典、天文历法、社会历史、法律法规、民情民俗、医理医药、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诸多内容,书写的经文可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普洱茶制作技艺: 在古代为贡茶,以云南乔木型大叶种茶为原料,经采摘、揉捻、晒干、筛拣、计量、蒸软、做型、压制、晾干、包装等十多道工艺,紧压成坨、饼、砖等不同型制,与唐、宋、元代茶的型制相同。


3.jpg

图片┃ 云南的民族普洱茶制作工艺越来越吸引人。

 

当我们第一次用泥土捏成了容器、用植物天然的颜色染出艳丽的布匹、第一次将树叶制成回味甘甜的茶饮……手工劳动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文明多么发达、科学多么进步,手工保留的情感和技艺都是传统文化的根基。

手艺同样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手艺人兢兢业业地靠着手艺,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作品,撑起了一个家,也撑起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一方面,当地人借助民族传统技艺延续传统的脉络,用最原始的方式制作生活用品,传统工艺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穿衣吃饭到居住行走,无一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传统技艺却举步维艰,无数珍贵的手工技艺与民间艺术随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4.jpg

5.jpg

6.jpg

图片┃《云南民族传统技艺》部分出版物。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前期开展调研的过程中,深深感到民族传统技艺加速流失的危机。《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摄制团队自2015年开机,历时近3年,行程10万多公里,足迹遍布云南省20个多个市、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拍摄和展现民间最原始的手工流程,并选择不同门类中技艺娴熟、名望较高的传承人进行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