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东巴画的第一步非常讲究

东巴文化

指纳西族古代文化

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其中的东巴文字被誊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教是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

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

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东巴画也是东巴文化重要内容之一

分作卷轴画、木牌画、纸牌画、经文画数种类别

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丰富


2006年纳西东巴绘画技艺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曾经创造了优秀灿烂的古老文化。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中就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东巴教,这是一种受到西藏苯教影响的原始宗教。而东巴文化就起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东巴经、象形文字、东巴绘画,东巴音乐和舞蹈等等。

东巴文,纳西语称为“斯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以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的意思。

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用生动形象的图形画出纳西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作为世界范围内至今唯一使用且已经系统化的象形文字,它备受关注。


1.jpg

2.jpg

图片 ┃ 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


国内外学者对东巴文字,研究最早的是法国学者巴克。他在1913年出版的《纳西研究》中,介绍了他游历纳西族地区搜集来的三百七十个象形字,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上世纪初,留学法国的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见到了巴克的著作《纳西研究》,并了解到欧洲大陆兴起的纳西东巴文化研究潮流。

1932年,刘半农将这本著作拿给他的纳西族学生方国瑜看,并就其中的一些文字和事项进行讨论。刘半农激励方国瑜先生,研究这个陌生而富有价值的领域。方先生不负其望,呕心沥血编成了《纳西象形文字谱》。1981年,这本书最终出版面世。它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翔实、科学地研究纳西族语言文字的学术著作。


在《云南民族传统技艺——纳西族东巴文及东巴画》一片中,纳西东巴和国新这样说:

天 写法很简单

就像一个锅盖盖在地球上一样

但是天必须写的时侯写在上面

地是一个长方形的一个方框

写地的时侯必须把禾苗写在里面

最少要写三颗禾苗写在里面


星 天上的星星

上面一个下面对称的二个

就是三角形的写法

这三颗星代表着整个宇宙的星星所以叫星


还有个慧星

以前古时侯纳西族

慧星没有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它是经常流动的

所以后面带着尾巴

就叫着它流动时带出来的光线

就是这么个意思


东巴文字,就是这样,一半靠规范、一半靠联想和想象来使用的符号体系。

东巴文的排列方式往往要考虑事理,按客观事物的几何位置作图画式的排列。这是因为东巴经主要靠口耳相传,东巴从小跟着师傅学习,将经文熟记在心,作法事时背诵出来即可,没必要将经文逐词写出,只要用关键词语提示主要情节就行了。图画式的排列便于“看图说话”,这就慢慢成为东巴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书写方式。

纳西东巴画的类别根据东巴画的载体,分作卷轴画、木牌画、纸牌画等数种类别。

卷轴画: 纳西语称为“普劳幛”,主要描绘纳西族先祖以及神灵,代表作品如:《战神尤麻》《董神阳神、瑟神阴神》《莎英威德神》《神路图》等,其中《神路图》最为有名。

木牌画:在纳西先民长期的生活中,共设计出30多个不同特色的祭祀场所,以解决种种他们认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些仪式中广泛地使用着一种纳西族的图画式古文字,称之为“森究鲁究”。“森”为木,“鲁”为石,“究”为痕迹,即木石之上的痕迹。可知,东巴文最早是刻写在木石之上的。而这种原始的绘画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木牌画从宗教用途区分,可分为五类:

1)神牌,即在木牌上绘制各种“既严肃而又极富观赏性的神像图案”。“神牌”绘画笔法细腻,在图案上绘制多种颜色。通常在牌顶上都需有绘制祥云图案进行装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图型也会装饰其中。在神牌的正位,通常绘有该牌的某一位大神,有的牌顶部,绘有白海螺、法轮、净水瓶等东巴教中的八种宝物。

2)鬼牌,鬼牌多制做成平顶,代表鬼牌中妖魔鬼怪居于地下。鬼牌制作相对比较简单,甚至在绘画中不施以任何色彩。木牌上端绘以象征阻击鬼怪的木栅栏,鬼牌的主要用途是严防妖魔鬼怪侵犯人类。

3)门牌,顾名思义是绘制给各种神鬼的门牌。

4)还债牌,纳西语称其为“趣课”。特指人们捕杀自然生灵后,通过还债牌还给自然各路神灵的祈祷,以获得心理的平衡。

5)诅咒牌,是诅咒自己讨厌的人将来会遇到不顺之事的巫术木牌。在图案上无任何装饰,仅是突出了仇人的巨嘴利牙,告诉现实中的人们,小心被其咬伤。

纸牌画:  远古社会,人们面对自然灾难往往措手不及,尤其是突发疾病和妇女难产的时候。那时的纳西族人寄托于东巴进行半日或几小时的小祭祀仪式。因为木牌画已经难以适应人们求急求快的要求,东巴们开始在小块的树皮、兽皮或小木片上绘制神像以用于小型祭祀。同时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使纳西社会中有了土纸,在土纸上绘制神像,线条明快、颜色鲜艳,胜过任何以往的材料,并且容易携带、传阅与收藏。

东巴们使用的纸牌画,多用于应急或小型祭祀,所绘神灵不会太多,一般只绘东、南、西、北、中五方大神。


3.jpg 

4.jpg

图片 ┃ 东巴画《神路图》局部。


众多的东巴画中,最著名的就是《神路图》,它主要用于人死后的超度活动。东巴做法事时将《神路图》展开,将亡者的灵位放在图上面由人带着沿图走动,由东巴作法引导,象征亡灵经由十八层地狱的磨难,走过人间,再走到神佛在的三十三层天堂。《神路图》借鉴学习了藏传佛教的思想和绘画形式,上百尊的神佛造像的衣着服饰、坐姿、举止都借用了唐卡的风格形式。

在《神路图》中,神、佛、鬼怪、动植物形象众多,内容涵盖地狱、人间、天堂,其中画了三百六十多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画面形象原始、稚拙、天真、夸张、富有想象力。可以说最为集中地反映了纳西民族的宗教思想感情和艺术才干。


5.jpg

图片 ┃ 东巴画特别注意线条的质量。


纳西族东巴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是内容题材上的丰富,也指在同一幅画面上包含着全方面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物象,也有想象中的不可看见的内心理想的物象。因为反复的创作实践,一般东巴在作画前都不打草稿,他们直接用笔沾取墨汁在东巴纸上或提前制作好的木板上用画线的方式绘制,构图上形成了严格的点、线、面的构图形式。



东巴画主体物画于主要位置,从造型上夸张,从画法上夸大。而作为点缀的日月星辰、文字等相对较小,形成了一组主次、大小、疏密的对比,使整个木牌既严肃又活泼,形成了具有装饰美感的艺术品。

 

画线作为东巴画的第一步是非常讲究的,作画时需注意线条的质量。和中国传统书画中讲究线描、并被称之中国画“十八描”不同,东巴画的画线没有这么多的描绘形式。东巴画在描绘时一般保留材料本来的色泽直接作画。早期的木牌画颜色都是植物颜料,上色时直接用红、黄、蓝等原色调胶平涂即可,因此早期的东巴色彩都比较艳丽,且色彩保持时间长。色彩的搭配以主观色彩为主,达到画面整体协调、美观即可。


在《云南民族传统技艺——纳西族东巴文及东巴画》一片中。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说:

纳西族的东巴画有一种浑然天成

还有就是有一点稚拙

有一点灵动这样子的画风在里面


所以我们的东巴画里面

有的时侯可能那个比例是按照我们现代人人体的比例

跟那个是不太一样的

有的可能那个头很大

或者眼睛画的很突出

因为我们纳西族的东巴或纳西族人

就认为眼睛特别重要

所以他把眼睛做了一个突出


所以纳西的东巴画

可能就更多地保留了民间绘画的特质在里面

它比较可以发挥东巴的个人的才智


所以有的东巴有这个天赋的人

有这个方面的一些喜欢观察人的行动神态的这样子的一些

比较能把握这样的人他就画的非常的生动

活灵活现这样的一种感觉

所以我觉得我们纳西族的东巴画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6.jpg

图片 ┃ 2006年纳西东巴绘画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文与东巴画反映了纳西族生存意志,道德观念,古老的智慧和艺术创作的才能。她的美是现代人寻找人类艺术原创性风格和艺术本真精神的心理欲求。它们伴随着东巴文化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原始艺术风格,它在努力的唤起人的审美情感和宗教感情。如果说,东巴教追求的是理想的彼岸世界,那么,东巴文和东巴画则是用艺术的手段,丰富而满怀激情的传达了纳西民族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