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云南古老民族
民歌演唱口头形式传承
记录民族历史文化知识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
阿昌族人喜爱歌舞,喜爱唱山歌。无论是朋友相聚还是婚丧喜事,无论是起房盖屋还是节日庆典,他们都要 “背来多少箩山歌”、“ 挑来多少担调子”,在“ 阿妹唱来阿哥和,山歌唱了几十箩 ”的喜悦中,迸发出的粗犷纯朴、大胆热烈、率真风趣的情感。
阿昌族民歌善于以物拟人,以物寓意,含蓄清新,曲调悠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声调唱。劳动时,走路时,山上田边,随时都可以听到他们悦耳的歌声。
阿昌族民歌中数量众多、最富情趣的是情歌。情歌可分为三类:一类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高声对唱的山歌,一般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一类叫“相作”,是夜深人静,青年男女在丛林里幽会时低声对唱的情歌,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世代流传的长篇叙事歌词,可连唱几昼夜;一类叫“相勒摩 ”,也是对唱的情歌,调子幽雅亲切,歌词含蓄缠绵,比喻生动贴切。
图片┃ 阿昌族的传统婚礼上一般就是唱哭嫁歌。
阿昌族古老的民歌,总称为“七杂”,又称“切”,包括“窝罗”、“责勒杂”等。
责勒杂又名“小七”,用小嗓唱的意思,是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古老的民歌之一。和“ 窝罗 ”一样,全用德宏阿昌语演唱。
“窝罗 ”,又名“ 大七”,是用大嗓唱的意思,同时也是一句衬词,因演唱时都要在头、尾或中间叫一声“ 窝罗”,此调由此而得名;亦有大家拢来之意。 “窝罗 ”主要为老人叙事盘根古的一种调子,多以舞蹈同时出现,边唱边舞,因此,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民歌若为载歌载舞时,又名“ 蹬窝罗”。“ 蹬窝罗”,必须由一名知识较渊博的老人领唱领舞。领唱者唱一句,其他人跟着唱一句,但尾随者必须从尾句重复上去,这是阿昌族民歌的特点之一。阿昌族民歌窝罗的曲调较为原始简单,但演唱起来,朴素刚劲有力,体现了阿昌族勤劳勇敢的性格。
阿昌族民歌唱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生产、生活等。多用“ 贡惠呀”和“ 说喂”为开头语衬词,这也是阿昌族民歌的特点之一。到了现代,由于生活方式变化,“责勒杂 ”已逐渐被现代山歌所取代。后来,“责勒杂 ”仅出现在“窝罗”前面,成了阿昌族民歌“ 窝罗”的开场白,类似汉族的序歌之类。云南德宏的阿昌族民歌内容不外乎对亲戚朋友的欢迎,对办喜事人家的祝福。从内容和睦调上,“责勒杂 ”又分为“板豪昆 ”和“板松昆 ”两种。初和客人见面并邀约唱歌时,用“ 板豪昆”;邀客人对歌时用“ 板松昆”。云南省德宏州阿昌族民歌两种曲调因内容之故,又有“ 候承诃”之称。“板豪昆”和“ 板松昆”,在曲式结构上都很有特色。
阿昌族原生音乐,主要有民歌和部分民间器乐,梁河一带春节期间还有“春灯调”和部分清戏唱腔传唱。
●山歌
梁河地区有阿昌语山歌、汉语山歌和“梭梭米来调”3种曲调,陇川户撒有大嗓唱和小嗓唱两种阿昌山歌。
阿昌语山歌和汉语山歌都是阿昌族传统民歌,用假嗓歌唱,多为对唱。歌词以爱情内容为主,有候承、邀约、结交、夸口、送路等程序性歌唱。因歌词多为四句一段,阿昌族常称唱山歌为“唱四句”。
“梭梭米来调”是上世纪50年代传入的汉族小调,经几十年在阿昌族中传唱有了发展变化。歌唱采用一领众和形式对唱,领唱者唱一句实词,众人接唱一句模拟过门曲谱的帮腔,气氛热烈。用大嗓歌唱,多沿用前两种山歌歌词。
●古歌和叙事歌
阿昌族叙唱史诗和民间传说的部分民歌。代表性曲目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古歌《遮帕麻和遮米麻》,详读请戳蓝字 神授的阴传活袍,能用古阿昌语唱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以及祭祀谷神的《老姑太》,民间故事《亲妹子与晚妹子》、《曹扎》、《麂子和豹子换工》等,多在年节庆典、祭祀活动中由“活袍”歌唱。歌词篇幅较长,结构完整,讲究格律,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图片┃ 阿昌族的节日庆典气氛热烈、载歌载舞。
●礼俗歌
有婚俗、喜庆活动中唱的哭嫁歌、窝罗调和丧俗中唱的麻兰调几种。
●哭嫁歌
在新娘离家前,由女性长辈在卧室中、送别时歌唱。内容多为养育儿女的不易、对女孩的教诲,以及亲人之间的难舍难分等,也有的借此诉说自己婚姻的不如意。歌唱如诉如泣,真挚感人。
●窝罗调
多在婚俗中接新娘、新娘进家和新房建成等喜庆场合歌唱。通常之前还有进入主人大门前打招呼唱的“ 把套昆”、进大门后发出歌唱邀请的“ 把松昆”等短暂歌唱,之后紧接歌舞“蹬窝罗”。蹬窝罗人数不限,男女老少都可参加,一般由一个善唱的歌手“稍杆”领头,众人尾随其后,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歌舞。舞蹈动作质朴粗犷、稳沉有力,曲调古朴,节奏铿锵,用大嗓歌唱。
●麻兰调
在丧葬礼仪中由死者亲属歌唱。所唱多为缅怀、赞颂逝者以及祝灵魂安息之词。曲调凄切哀婉,也可在孤寂时用来抒发悲苦之情。
●祭祀歌
有由民间祭司“活袍”吟唱的“泼(活)直腔”、巫师“撇扎”念诵的“撇扎调”两种。“泼直腔”在祭悼亡灵的“安家神”、祭祀老姑太的“跳谷神 ”等多种祭祀活动中歌唱,“撇扎调 ”仅在驱邪送鬼活动中歌唱,曲调都近于吟诵。
●春灯调和清戏唱腔
春灯调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云南德宏梁河芒展等地的“ 一堂灯 ”中演唱,数量很多,有《逢春调》、《财门调》、《采青调》及《春牛调》等数十首,大多词句典雅,曲调流畅。清戏唱腔在《安安送米》、《桑园会》等清戏剧目中演唱,唱腔优美,属于高腔类戏曲音乐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例如:
春灯调:鲁班调
正月里来是新春,鲁班下凡造龙庭。
新房竖柱黄道日,上梁正遇紫薇星。
二月里来龙抬头,大插正对小插头。
钉椽瓦片主人办,登科日子合龙头。
三月里来齐会合,盖起新房去入学。
先入学来后中举,牌坊挂匾不消说。
四月里来大麦黄,盖起房子打高墙。
打起高墙遮风水,代代儿孙中君王。
2013年2月采录于梁河县九保乡横路村。
演唱:赵大鹏、张恩富、赵清林
二胡伴奏:曹德满
汉语方言歌词朗读:曹先强
●民间器乐
阿昌族民间乐器主要有葫芦丝、三月箫,流传于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中。葫芦丝音色柔美,三月箫音色明亮,两种乐器都用于男青年邀约女青年谈恋爱,也作自娱性吹奏,乐曲有《情歌调》、《山歌调》等。
图片┃ 阿昌族“蹬窝罗”的场景之一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是阿昌族人一年一度的“ 阿露窝罗”节。在节日里主要进行两大类民歌演唱:“ 蹬窝罗 ”舞蹈歌和阿昌山歌、情歌。这两类民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阿昌族传统音乐形式正逐渐消退。阿昌语山歌现今已少有人会唱,汉语山歌只在部分中老年人中传唱;后来传入的“梭梭米来调 ”则取代这两种山歌,在喜庆活动中成为主要对歌形式;阿昌族古歌和叙事歌、祭祀歌一类民歌大多面临衰退和消亡,也仅有少数“活袍 ”还能咏唱。随着老一辈祭司和巫师逐渐离世,现今年轻人中已无承继者。
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云南省民族研究艺术院、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当代先进的音像数字科技手段,拍摄制作、出版发行《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把上世纪收集和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系统编辑出版,有效保存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使一些业已消失的音乐品种得以“ 复活”。
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其第四届获奖名单,《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荣膺大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本次只有8个音像制品获奖。
同年,《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又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全国只有30个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获得。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与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也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成为云南出版界共同的骄傲。
- 浏览 525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