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云南古老民族
民歌演唱口头形式传承
记录民族历史文化知识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
在云南西南边陲的热坝雨林、山谷盆地和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繁衍生息着8个古老的人口较少民族。他们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和景颇族。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共有人口420,750人。
其中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打洛、布朗山一带,以及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其余散居云县、永德、双江、施甸与墨江等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116,573人。布朗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语、阿尔瓦语两种方言。主要节日有桑康年节、考洼萨、奥洼萨、吃新米节、洗牛脚等。西双版纳和临沧一带布朗族信仰南传佛教,施甸县布朗族信仰汉传佛教,各地还遗存部分原始信仰。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
图片┃ 最早的山林耕作狩猎生活,是布朗传统文化的形成环境。
布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利于植物生长。所以," 靠山吃山 "是山地民族生存的一大特点。像其他山地民族一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广袤的森林资源,使得从前的布朗族适应自然并从自然获得生存的方式主要是采集、渔猎和刀耕火种。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布朗族基本上告别了刀耕火种的传统耕种方式,在固定耕地上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正是早年这样传统的生存方式形成了布朗族特有的风俗文化。
图片┃ 布朗族对森林极为敬畏,祭祀活动较多。
除了信仰上座部佛教外,布朗族还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传统信仰。所以,在一年四季当中,布朗族祭祀鬼神的活动十分频繁。
布朗族对森林极为敬畏,很早就划定并维护着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龙山森林和坟山森林。西双版纳布朗族崇信的鬼神以管水的"苦拉"为最大,传说为一人头蛇身的怪物,凡遇洪水猛涨或山崩地坍时,它就会出现,如果人见了便会死去,因而人们必须在每年的关门节和开门节祭祀苦拉神,才会化凶为吉。
各地布朗族皆在村寨附近划定一片树林作为龙林,极目远眺,龙山森林郁郁葱葱,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凡龙山森林范围内的一草一木都被视为神圣,任何人不得砍伐或攀折。
除了可在龙山森林祭祀神灵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圣地进行其他活动,否则将遭致厄运。由于神灵主宰着全寨男女老少的旦夕祸福,所以,每年都要进行祭祀。人们通过祭献神灵,乞求除灾得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图片┃坟山森林与龙山森林一样,神圣不可冒犯。
布朗族民间信仰中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祖先崇拜,他们认为氏族、家族的发展和家族生命周期的更迭、延续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这使祖先观念与灵魂观念牢牢结合。亡故的先人,世世代代以其祖宗在天之灵升入神位,成为氏族、家族延续的最可靠的保护神。坟山多选择在茂密的森林中,这些长眠在坟山森林中的祖先神灵或亡灵是不可冒犯的。
在安葬死者时,墓坑不做任何标记,数年之后,四周便长出树木,重新恢复原来的森林植被。布朗族像保护龙山森林一样严格保护坟山森林,除安葬死者外,平日禁止携带刀斧、锄头等进入坟山森林。
森林中的动物不分大小,大象、野牛、蛤蟆、竹鼠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其中的一些动物甚至被认为是本氏族祖先的亲族,代表着祖先的魂灵,对它们既不能侵犯,更不能伤害。即使布朗族在过去擅长狩猎,但对被当作动物神的大象、野牛也从不捕杀,这非常有益于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茶在布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把茶视为圣物珍品,用于祭祀、婚丧,或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布朗族喜欢饮用一种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的饮料——酸茶。酸茶的制法是:先将新鲜茶叶煮熟放在阴凉处,待茶叶变酸后置于竹筒中,用塞子塞紧,再用竹笋叶将竹筒包好埋进土中,三四个月后取出,即成酸茶。
由于人们对茶的需要、珍视以及感激而使得茶树最终升华为神灵。因此,布朗人在采摘春茶前,都要祭献" 茶树王 ",对它顶礼膜拜。茶被神圣化对茶树茶种的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宗教禁忌避免了人为地破坏茶树茶林。
时至今日,布朗族地区仍是" 普洱茶 "、" 勐库茶 "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
布朗人抽烟、嚼烟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欢强烈、辛辣的刺激烟味,妇女则常叼一根长杆烟锅,抽吸味软清淡的烟丝。
布朗族人的服装多是自制的土布做成的,以蓝、黑二色为主。男子上身穿对襟无领短衣,下身穿黑色肥大长裤,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老年人喜欢将发辫盘于头顶,男子有佩带手镯的习惯。妇女上身穿紧身无领短衣,下穿黑色或带有花纹的筒裙,系一腰带,小腿上带有护腿,头挽发髻,缠大包头。她们大多爱戴银质的耳环,大耳环坠于两肩,耳环上饰以红、黄色花。青年女子的耳环上坠有鲜艳夺目的穗子,别具一格。
在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民歌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庆婚礼等皆离不开歌舞。
作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知识,主要以民歌演唱的口头形式传承。种类丰富的布朗族民歌,堪称他们自己的“百科全书”,其歌唱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尤其是70年代至90年代开展的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 ”编纂,收集了大量各民族原生音乐资料。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云南省民族研究艺术院、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当代先进的音像数字科技手段,拍摄制作、出版发行《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把上世纪收集和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系统编辑出版,有效保存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使一些业已消失的音乐品种得以“ 复活 ”。
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其第四届获奖名单,《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荣膺大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本次只有8个音像制品获奖。
同年,《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又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全国只有30个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获得。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与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也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成为云南出版界共同的骄傲。
- 浏览 446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