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20世纪50年代民族电影《芦笙恋歌》剧照
“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这首经典老歌叫做《婚誓》,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芦笙恋歌》的主题曲,电影是以生活在云南澜沧江边的拉祜族为原型拍摄的。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 "拉祜"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原意为虎,"祜"原意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区(辖今澜沧、孟连、西盟三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也曾明文指出:“‘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代表幸福的意思 。”
拉祜族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拉祜族从来没有文字,至今刻木、结绳记事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许多有关创世、迁徙的故事传说、有关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英雄业绩以及谚语、歌谣等,全靠口传心授。
浩瀚的拉祜文化中有一颗璀璨明珠。它就是拉祜族文化的载体、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创世史诗《牡帕密帕》, "牡帕密帕"是拉祜语译音,意为"开天辟地"。作为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
尽管史诗各地流传的篇目、名称不尽相同,但其丰富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远古时,宇宙一片混沌,天地未分,拉祜人的创世天神厄莎先后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兄妹二人在荒凉的大地上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后来结为夫妇,其子女遂分别繁衍为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汉等族;拉祜族从狩猎采集生活逐步发展到农耕生活。
史诗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思茅市申报的"牡帕密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牡帕密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在拉枯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还是农闲期间都可以演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是《牡帕密帕》的主要传承点,其国家级传承人李扎戈、李扎倮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们也是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他们演唱的《牡帕密帕》没有文本,每次演唱,史诗的词章就像河水一样流淌出来,从头到尾,全部唱完,需要七天七夜。一代代拉祜族人们就是这样在这古老延绵的歌唱中回到祖先诞生的地方,在拉祜族漫长发展历程中寻根成长。
老达保距离澜沧县城约40公里,全寨102户人家,全部属于拉祜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句话用来形容老达保拉祜人并不过分。村民一直崇尚歌舞,研习传统文化,闲暇之余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完全沉浸在念白、领唱、跟唱、合唱、轮唱以及芦笙舞和摆舞的欢乐中。他们还在歌舞中用竹筒、弓箭、木棍、水桶、小三弦、葫芦笙、响篾等,展现耕作、劳动、织布、打猎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等生产生活场景。数十年来,这里从来没发生过赌博、偷盗、斗殴等现象。
事实上,老达保拉祜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全寨400余人中就有100余人会弹吉他,这在全国来说,恐怕也不多见;更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随处充满音乐歌舞的寨子,就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山深处.
图片 | 在老达保,太多的天才歌者,抱着个吉他,穿着灿烂的民族服装,操着未经训练的声带,尽情欢乐。
直到现在,歌舞依然是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宗教祭祀、农事活动乃至客人相访,都以歌舞表达感情。歌曲有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古歌,也有见景生情、随口编吟的新歌。舞蹈除芦笙舞外,还有反映生产、生活或摹拟各种动物动作的三步舞、六步舞,男女老少人人会跳。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以拉祜族为背景的电影插曲《婚誓》在旋律上就是取源于拉祜族民歌。
拉祜族的饮食方式也很独特,其烤肉别具风味。到山林狩猎的拉祜族,在捕获猎物后,首先会将猎物开膛破肚取出内脏,这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猎物温热的“护心血”喝下去。据说,这样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效;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其余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相当开胃。
拉祜族以稻米为主食,次为玉米、薯类、豆类、荞子等。每天早上起来舂米,现舂现煮。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
拉祜族人喜欢用辣椒待客。有句俗语:"拉祜人的辣子,汉人的油",意思是待客没有辣椒,就像汉人做菜不放油一样。吃饭时,家长先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他家人按年龄大小拿取,妇女盛饭时,背着或抱着孩子不能拿取。对尊贵的客人,拉祜主人要杀鸡、煮鸡肉稀饭招待。
但是,如果拉祜主人家用白鸡肉煮稀饭招待客人,那就是绝交的表示。
拉祜族男女过去均喜欢剃光头,但未婚女子不剃。已婚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别。即使在今天,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然有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而且是妇女魅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片 | 拉祜族的饮食方式很独特,“石板上烤制”别具风味。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来源,表现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拉祜族认为,万物均有精灵依附,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均有神灵主宰,因而对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表示崇拜。拉祜人视“厄霞”为世间最大之神,统治万物,掌管吉凶祸福。他们将“厄霞”供奉在森林的芭蕉丛中,并视该地为禁区;拉祜人崇拜的天神“厄萨巴”,也是村寨的守护神。每个村寨上方都建有寺庙供奉,平时每户每天献饭两次,滴水祝福两次,逢年过节及操办大事都须祭之;拉祜族的村寨附近都有一片树林,人们将一棵最大的古树视为“神树”,是本村寨“神林”的象征。逢年过节时,各家各户都须为神林点上蜡烛,以肉、饭、水献祭,以求人畜平安。
所以,在这样的生活哲学背景下,即便是在三国、两晋至唐,拉祜、彝等族先民共同组“乌蛮”集团、社会性质处于奴隶制时,其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政教合一的“鬼主”制。即部落首领称“鬼王”,主盟部落首领为“大鬼主”,隶属的部落首领则为“小鬼主”。“鬼王”之间根据其势力大小强弱相互制约、统治。
图片 | 《牡帕密帕》中,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孕育出来的,因此拉祜族以葫芦作为民族象征;在拉祜族传统服饰里,也包含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在洪荒时代,拉祜族的祖先钻进葫芦里逃生,天神在砍葫芦时误伤了他们的头,便解下自己的腰带,给他们包头,于是拉祜族男女都缠上了包头。
到了今天,拉祜民族的日常生活故事诸如喝水、吃饭、生病等等,都可以从《牡帕密帕》中找到根源,都可以用《牡帕密帕》的思想来解释他们的所思、所做、所为。《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文化系统中,已经成为高屋建瓴、浓缩的哲学思想。
2013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忠实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浏览 520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