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老虎打架,明日和豹子硬拼。”《查姆》说拉爹像野兽一样过光阴

 

《查姆》是用古彝文记载并广泛流传的一部彝族史诗,名列彝族创世史诗之首,现在主要流传在云南双柏。它与流传在云南姚安、大姚等地区的《梅葛》、云南弥勒的《阿细的先基》、四川凉山的《勒俄特依》被称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是彝族的根谱。

《查姆》在彝语(彝族纳苏语)中,直译“查”是“人做”;意译是“做人”,即彝族创世神语史诗《做人》。后来用古彝文记载于彝族的书面文学——“彝书”和“贝玛经”中。是一部书面文学和口碑文学保存结合的彝族百科全书。

2008年6月,云南省双柏县申报的《查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姆”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现搜集到的只有十二个“查”。《查姆》用很大的篇幅谈到人类自身的历史发展。世界之初,“雾露飘渺大地,变成绿水一潭,水中有个姑娘,名叫赛依列,他叫儿依得罗娃最先来造人。” ;“人类最早的那一代,……名字叫‘拉爹’。‘拉爹’下一代,名字叫‘拉拖’。‘拉拖’的后一代,名字叫‘拉文’。人类祖先的‘拉爹‘时代,人只有一只眼睛。”;“独眼睛这代人,不会说话,不会种田,象野兽一样过光阴。今天跟老虎打架,明日和豹子硬拼,人吃野兽,野兽也吃人……”;“这一代人,深山老林作房屋,野岭岩洞常栖身。石头做工具,木棒当武器,用树叶做衣裳,渴了喝凉水,饿了吃野果。”

由于独眼睛“拉爹”这代人“不知道种粮食”,“道理也不讲”,“长幼也不分”,于是由神仙之王“涅侬倮佐颇”和众神商量,决心换掉“独眼睛”这代人,由神女“罗塔纪姑娘”用四瓢水洗去了“独眼睛”人身上的一切污垢,使“独眼睛”人“白发变黑发”,“粗手变嫩手”,“脚裂合拢了”,“独眼睛变成直眼睛”,然后给他取下树叶帽,给他取下树叶裳,叫他脱去绿叶裤,全身换新装”。这代人用“树枝做椽子、树叶作瓦片、树皮当板墙”,并已学会种植粮食作物。发展到“拉文”这一代人,“有两只横眼睛,两眼平平朝前生”,形象与现代人完全相同,他们“弯刀拿在手中,斧子别在腰里,去到大山头,砍树种旱地”,“世上需要的东西,样样都造出”……《查姆》生动记叙了彝族历史发展的进程,记录了人类由低级向高级、从野蛮到文明的史路历程。其中以“眼睛”为象征的人类发展说,颇引人注目。

“赛玻嫫”、“阿左分家”是现今流传最广的《查姆》篇目之一。其中的《阿左分家》是彝族民间说唱,是彝剧的雏形,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彝剧的“始祖”。

 

云南双柏流传的史诗《查姆》,常用“阿色调”(即彝山对歌里长调风格吭唱的对唱调式)来歌唱。逢年过节,婚丧祭祀,起房盖屋,播种收割等重要活动,都要请毕摩来唱《查姆》,其声调庄重深沉,有连唱数日不绝者。有的配以大四弦,有唱有述,有歌有舞。彝族人民通过这些优美的调子,唱述了对世界万物来源的朴素认识,以及彝族祖先含辛茹苦创家立业,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苦曲折经历,用它来教育后代、启示后辈。

《查姆》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云南双柏,这里的一切彝族歌舞都属于“查姆”的范畴,这也是学术界说的广义的“查姆”。

在《查姆》文化传承过程中,查姆语言(双柏彝族纳苏语)主要有五个支系,语言有别,相互不能对话。一是纳苏,主要分布在安龙堡、大麦地、法脿石头、杨士村、木喜郎、新村、铺司、浪泥、雨龙一带;二是山苏,主要分布在大麦地光明;三是车苏,主要分布在大麦地河口、蚕豆田;四是儸武,主要分布在法脿李芳村、秧田箐、者科哨、大庄木久郎;五是儸儸,主要分布在法脿麦地冲、双坝、大庄洒利黑、波西厂、妥甸、爱尼山、嘉、独田。查姆文字主要是安龙堡、大麦地、法脿纳苏支系彝文。曲艺方面有:三笙、五舞、十歌调。三笙:老虎笙、小豹子笙、大锣笙;五舞:四弦舞、花鼓舞、三弦舞、葫芦笙舞、龙笙舞;十歌调:阿色调、四季长腔、阿仁意调、花鼓调、阿乖佬、三月六、唢呐(扒拉)调、三弦调、四弦调、葫芦笙调。

在双柏,“笙”就是舞蹈的意思。双柏的“笙”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在众多的“笙”中,尤以虎生万物、神锣祀天、豹子拯救人类的彝族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为代表,故称“三笙”。

老虎笙是法脿小麦地冲和大庄木九郎彝族罗罗人的祭祀性舞蹈。他们自称为虎的民族,虎的后代。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都要举行隆重的虎神节,即跳老虎笙,意为接虎祖回家过年。祭祀用卜卦选拔出16名男性舞者跳模仿老虎亲嘴、交尾、孵蛋、搭桥、开路、盖房等反映生活和农耕生产的12套舞蹈,舞姿粗犷古朴,生动形象。

大锣笙流行于法脿、大庄等地,是反映彝族罗婺支系祭祀和娱乐性的原始图腾舞蹈,由16个舞蹈套路组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和农历正月初二祭龙节跳,以驱邪出祟,乞福求祥为主要内容。舞蹈扑朔迷离、神秘异常。

小豹子笙是流传于大麦地峨足一带的古彝民祭祀舞蹈。当地村民自古信奉土主山神,信奉万物有灵。好灵则祭,坏灵则驱。他们视豹为灵物,是他们的守护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和七月十五祭祖节时,都要举行饰豹驱鬼逐疫活动,以消灾免难。

 1.jpg

2.jpg

3.jpg

图片 | 《查姆》后来用古彝文记载,是一部书面文学和口碑文学保存结合的彝族百科全书。现在主要流传在云南双柏。

 

“三笙”和双柏彝族的各种歌舞,组成了内容丰富的“查姆”。这些“笙”不仅彝族的各个节日跳,平时娶亲嫁女、盖房入宅、粮食丰收、祈福迎祥之类的喜庆时刻也跳。

大锣笙在火把节期间只跳三次。双柏的火把节与其它地方不同,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当地的彝族“喜鹊神”喜鹊姑娘避难日,忌一切娱乐活动,二十三日点火,二十五日才跳。整个过程,二十五日大锣笙开场跳六折,二十七日跳七折,二十八日跳十二折,即一年十二个月之意。

除了各种各样的“笙”外,《查姆》还有“调”。在双柏的方言习惯中,民歌俗称“调子”,主要是在田间地头、山间野外、红白喜事、节日活动等跳笙场上弹唱、对唱的一种山歌。县内广为传唱的阿乖佬、阿塞调、仁意调、阿苏喳、冷气腔、四句长腔、三月六,与千枝百朵的“笙”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查姆歌舞”。这些都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4.jpg

5.jpg

6.jpg

图片 | 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查姆歌舞”,也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

 

在没有彝文之前,《查姆》均为口头流传,有了古彝文后才以书面的形式传承,惟少数懂古彝文者和毕摩(彝族祭司,亦是民间知识分子)才通晓。

毕摩文化是《查姆》文化的一大亮点。毕摩是彝语音译,双柏彝族阿车支系自称为“呗玛”。“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如今毕摩仍存在和活跃在彝族民众的生活中。

 

2013年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彝族创世纪史诗<查姆>》,忠实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