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更觉山川近 心远愈知宇宙宽


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物的英译传播,关键是翻译。将翻译视为文化转换而非语言转换,打破语言隔阂,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真正好的东西。

11月2日下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双方表达了愿意共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白燕、总编谢朝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潘相宇、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爱屏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天津外语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苏州大学著名典籍翻译专家王宏教授,云南省著名民俗音乐专家、《最后的遗产》主编王群,出席了当天的签约仪式。仪式由陈伟教授主持。

 1.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白燕社长(右)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莫爱屏主任(左)作为合作双方单位负责人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深耕云南多年,被外界誉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和“音频视频数据库”。
特别是近年来,他们以独特的眼光整理、出品的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影像资料《云南民族民间手工刺绣一一白族刺绣,彝族刺绣、苗族刺透、花腰傣刺绣、壮族刺绣》、《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一一云南9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史诗》、《最后的遗产——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等1300余种作品,被有识之士赞为未来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库”。  
2013年,《云南民族传唱艺术》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个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届只有9个音像出版物获奖,这是云南省出版界第一次获得此殊荣。
2016年,《最后的遗产——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再次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连中两元,轰动全国。同年,《最后的遗产》又斩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物的英译传播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找对可以做不同文化沟通的人,保证翻译质量。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遍访全国翻译大家。从翻译的“双重标准”谈对民族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思考,谈到重新确定“信达雅”说与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之间的内在呼应关系,大家一致认为,民族文化的翻译工作,也是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外译理论寻找中国本土的理论资源的过程。

比如说,传统谚语“吃一堑,长一智”。钱先生翻译为“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原文只有对仗,具有形美;译文不但有对仗,还押韵,不仅有形美,还有音美,真是妙译。

用中国优化译法或创译法,应该能够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2.jpg

3.jpg

图片 签约现场及参加签约仪式的师生合影

 

正是循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遇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双方一拍即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  Studies)成立于2005年7月,继承和发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十多年翻译教学及研究的优良传统,是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中心成立以来,在国际会议传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语用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文学翻译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签约现场,双方专家、负责人还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视角,各自阐述此次合作对于整合高校优秀人才资源以及出版社文化产品资源、融合高校翻译研究、实践能力与出版社精品支撑、文化推广能力的强大作用。这次合作,也是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各自对“十九大”会议阐述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的一次务实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