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冈仁波齐》里,朝圣者们帮路遇的老人耕地。老人跟旁人讲: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太急了,把牛累的嘿哈嘿哈的,还让牛一个劲的做。
这何尝不是现代人的生活啊,每个人都在急着往前奔跑,也催促身边的人快跑,冬天要吃夏天的西瓜,今年就要把10年后的钱赚够……其实啊,在我们云南红河哈尼族的传统古歌《四季生产调》看来,该干嘛就认真干嘛,沿着祖先开辟的路子走,才是正解。
“哈尼活计不是千日忙,
正月二月最忙。
哈尼活计像一把头发,
做完一把又出一撮;
哈尼活计像牛肚九千层,
做完一层又出一层。
爹妈心明算清楚,
有田人计划栽秧,
选好三夜,
挑好三天。
秧苗要换位,
大田秧苗上坵换下坵。
找全三种东西,
找够三样物件,
嫁出秧苗姑娘要先扎头发,
屋后好看的棕树叶,
是秧苗姑娘的扎发绳;
秧苗姑娘嫁前要洗脚,
不洗好脚不愿出嫁,
要让秧苗姑娘把脚洗得白生生。”
《四季生产调》在哈尼族语里被称为“哈巴”,意为“沿着祖先开辟的路子走”,是哈尼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诗歌之母。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
《四季生产调》虽有不同版本,但主要内容相同。现在收集到的歌谣约1670行,分为引子、冬季三月、春季三月、夏季三月、秋季三月5个部分,完整引子部分有41行,用精彩生动的语言强调了传承古歌、传授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或介绍梯田农耕的程序,包括泡田、打埂、育种、撒秧、插秧、拔秧、栽秧、薅秧、打谷子、背谷子、入仓等过程及相关的民俗活动。其中也包括了与农耕活动相应的天文历法和自然物候变化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哈尼族祭寨神、六月年“矻扎扎”、十月年这三个祈祷和庆丰收的节日,并对年轻人进行人生礼仪教育。
《四季生产调》是一部完整的哈尼族生产生活教科书,也是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集大成之作。它用通俗的语言传授系统的哈尼族梯田农耕生产技术和独特生活习俗,再现了哈尼族的劳动生产程序和生活风俗画面。
图片┃ 梯田农耕是《哈尼四季生产调》传承的深厚背景。
哈尼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四季生产调》的口头传承,功在“莫批”。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结构中处于第二层次的人物,是一个天资聪明、记忆力极强、能说善辩、熟悉本民族传统知识及社会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相当于哈尼文化的传承人。一般,“莫批”继承者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族人推举,另一种是世袭继承,《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的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人朱小和就属于后者。
1940年,朱小和出生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攀枝花乡嗣蒲村委会碉蒲村。从落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哈尼四季生产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朱家是世袭的“莫批”家庭。
3岁时,在族人的商议下,小小的他被定为家族“莫批”的第七代传承人。
那时,还是孩子的朱小和并不明白“莫批”意味着什么,不懂事的他时常嘲笑同为“莫批”的爷爷和大伯,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不下地干活,整天就坐在那里哼哼唧唧,唱一些自己听不懂的东西。
爷爷和大伯一般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向朱小和传授“莫批”知识。就这样,无数个深夜,当村民们都沉沉睡去后,爷爷和大伯就带着朱小和,悄悄上到顶楼,就在黑暗中一句一句教授这个小男孩。
那么多年过去了,朱小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漆黑的夜里,四周静得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爷爷和大伯的咏唱浑厚低沉,而他的声音却清脆明亮。
朱小和果然不负长辈门的重望,从未上过学的他光凭记忆,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整套“莫批”的内容学了下来。据说,要熟记这些内容,就算天资聪颖的人也需要半年时间,而普通人则要花三年时间。“莫批”知识中,哈尼四季生产调是最难掌握的一项,全部吟唱完需要3个小时,但是朱小和却用惊人的记忆力,一个星期就只字不差地熟背下来,直到现在还能倒背如流。
图片┃ 以朱小和为主要传承人的《哈尼四季生产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1973年,朱小和开始广收徒弟传承哈尼古歌等哈尼“莫批”文化的技艺。2002年5月26日他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音乐师”。2006年、2007年,以朱小和为主要传承人的《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被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随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大量涌入,哈尼族年轻人对梯田农耕文化的情感淡漠了许多。如何形成代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找到他们世界观和行为模式的共通之处,从而寻求民族文化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群体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可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2013年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忠实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我们希翼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使命就是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只是作为“故纸堆”被景仰,而是鲜活地流动于现实之中,哈尼族一直传唱的古歌不会因传人的离世而从此消失。
- 浏览 546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