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那个年代的孤独 她们成为点亮边疆的绚丽火光

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原来我是中国人——新中国云南第一代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已经开始实施。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本项目学术支持、主创之一的伍琼华老师,特地讲述了《原来我是中国人——新中国云南第一代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的前言故事—— 以史为鉴。只有更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如何走过来的,我们才会尊敬来之不易的一切,而不是以理所当然的心态对待。

我们的读者@心静茶香留言说“从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历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高度!”……  感恩读者与我们的心意相同!

《原来我是中国人——新中国云南第一代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正在云南各地采访,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编辑李姗也随着项目组辗转于云南各地。“在亲耳听到建国初期投身于边疆解放和发展工作的妇女工作者们讲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之前,我实在无法想象眼前的别致风情和祥和市井居然那么地来之不易。”年轻的李姗在她的编辑手记里感叹“向给予我们生命养料的土壤、还有为我们提供生长条件的前辈们道一声感谢。”

原边疆防疫队员吴质均医生的荣誉证书.jpg

图片 |  原边疆防疫队员吴质均医生的荣誉证书。

战胜那个年代的孤独   

她们成为点亮边疆的绚丽火光

一月的西双版纳也是温暖的,鸟鸣和着柔美舒缓的傣语渐渐入耳,葱翠的棕榈树树叶大片大片地舒展在景洪的街头,阳光铺满傣族建筑线条优美的屋顶,路边有漂亮的阿姐簇在一起闲聊欢笑。这是在《我是一个中国人——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西双版纳访谈之行中,每日可见的、现世安稳的美好景象。然而,在亲耳听到建国初期曾投身于边疆解放和发展工作的妇女工作者们讲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之前,我实在无法想象眼前的别致风情和祥和市井居然那么地来之不易。

访谈中,受访者们不约而同地多次使用了“困难”这个词来形容那个年代。可我知道,她们所谓的“困难”,远不止是物质匮乏、交通闭塞这一类当时普遍性的艰苦。在当时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女性依然扮演着传统观念里“以家庭为重”、“主内”的社会角色,而当时的妇女工作者,她们具有的“女性”和“工作者”双重身份,已对传统观念造成了冲撞。所以,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们在那个时代的困难,更是一种因不符合当地的传统认知而导致的、被与自己同生长的乡亲们所不解、被自己倾情付出的工作对象所误读的孤独感。

她们回忆了经历的种种困难,比如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因为听不懂汉语天天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完成任务,背着枪只身通过豺狼虎豹和土匪出没的山路;为了阻止残匪入村策反,扛着枪潜伏澜沧江边,度过了“蚂蟥一条一条往裤子里钻”的夜晚;因缺医少药而眼看着同伴不治身亡却无能为力……那些困难是现在的我们所不敢想象的,但解决这类困难,是她们那一代妇女工作者必须承受、必须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她们扛过来了,没有一句抱怨,甚至谈起工作中的难关时,都还保持着云淡风轻的笑容。

奋战在边疆商业战线的沈承芳奶奶.JPG

曾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代表出访华沙的刀群英奶奶.JPG

开创南糯山第一所小学的边疆女教师周琼芬.jpg

图片 | 《我是一个中国人——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采访曾奋战在边疆商业战线的沈承芳奶奶(上)、曾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代表出访华沙的刀群英奶奶(中)、开创南糯山第一所小学的边疆女教师周琼芬(下)。

在当时许多少数民族村寨的传统中,妇女的地位是依附于男人的,当作为独立个体的时候,女性地位还会更低下。在思想尚未解放的民族地区,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本就已经是特殊群体,当她们被分散到少数民族村寨中执行任务时,面临的困难就更大。她们几乎都被误解、敌对、排挤过。正是那种不被理解、被人误读的孤独,让这些充满韧劲和智慧的妇女工作者们,纵使时隔多年回忆起那段经历来,还会眼角泛红。

在南糯山创办了第一所学校的边疆汉族女教师周琼芬回忆了当年开展建校工作的经历。南糯山是哈尼族爱伲人的聚集地之一,爱伲村寨里流传着“男孩上学会瘸脚,女孩上学会不育”一类古话,所以在那个时代,爱伲人传统上学是被禁止的;由于闭塞,爱伲人对外人充满的畏惧;在爱伲村寨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周老师作为一名女性、一个汉族人、一个想在南糯山开办学校的工作者,无疑要面临巨大的阻力。1954年,南糯山小学终于建校完毕,周老师动员家长让孩子入学,却被说“你一个小姑娘是不是没爹没妈才来我们这个地方要饭吃?(我家娃娃不去读书)你不准进我们家门!”年仅十五六岁的周老师遭了如此冷遇,觉得“又想家又想爹妈又想兄弟姐妹,想哭”。但面对误解和非议,难免悲伤难过,但绝不能退缩。于是,周老师忍住眼泪,告诉他“我不是没有爹妈没有家,我是党派来的办学校的老师”,周老师强忍泪水,向他宣讲教育的先进性,努力说服他。

1958年,当时民族工作队的队员苏玉兰奶奶在云南边境村寨下乡,被当地的妇女说“没有父母亲、没有人要才出来工作”,苏奶奶告诉她们“不是,是因为我们解放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男女平等,妇女也可以去工作去学习。”

战胜孤独的武器不是愤怒,而是真诚和包容。不知被拒之门外多少次,不知被恶语相加多少次,当年的妇女工作者们却从不认为村民们愚昧,用周老师的话来说,“他们只是跟外界接触太少”。正因如此,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帮助他们寻求发展,民族工作和妇女工作更具意义。无数个周老师苏奶奶在做好党政宣传和工作之余,“与百姓同吃苦、共劳动”,与当地人一起下地、采茶,“他们能干的我们也能干”。日久见人心,村民们也被这些姑娘们的真诚和奉献所打动,开始接受她们,认同她们,配合、支持她们的工作,渐渐地,甚至把她们当做了自己无法割舍的亲人。

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们一路走来,不惧艰险,克服困难,解放思想,造福边疆,从最初的频遭冷遇,到后来的深受认同,正如最初黑暗中一点点孤独的微光,慢慢汇集成温暖的火把,照亮了更多的人。更重要的是,她们通过努力,证明了女性的能力和价值,打破了落后传统,化解了民族隔阂,让妇女得到了尊重,让民族更加融合。于是,更多人自愿加入了民族工作和妇女解放工作,她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孤独不再,更多人与她们并肩作战。最终,他们迎来了更好的时代——妇女地位提升,教育事业进步,民族团结融合,边疆飞速发展。

高美琼等人与邓颖超的合影.JPG

南糯山小学遗址教室墙上的《歌颂祖国》.JPG

边疆群众写给高美琼奶奶的感谢信.JPG

图片 | 采访中收集到的点滴历史纪录。 高美琼等人与邓颖超的合影(上);南糯山小学遗址教室墙上的《歌颂祖国》(中);边疆群众写给高美琼奶奶的感谢信(下);

“我要感谢党,是党培养了我,我这辈子,都是在享共产党的福。”这句话,是苏奶奶讲完自己曾经艰险的工作以及繁忙辛苦的生活状态后,对这段历程的总结。周琼芬老师说道:“我感谢党一辈子,是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才有了人民对我的爱戴,所以我衷心感谢党。”听了她们传奇的过往,看着她们清澈的目光,我被她们的赤子之心深深打动。还有哪怕家境贫寒,即使上山拔野菜去集市卖也一定按时交党费的基诺族基层妇女工作者沙麦;因看到家乡缺医少药的窘境而决心学医救人的医疗工作者刀素珍医生……正是老一辈边疆建设者们挥洒青春热血垦荒开路,我们现在才能无忧无虑地绽放在这方沃土。我们的成长环境物质充裕,设施完善,交通发达,科技腾飞,教育公平,女性拥有自由选择和展现才华的权利,没有什么再能阻碍我们拓宽眼界、追求新高。

我感激老一辈边疆建设者们,我感激拥有这次亲耳聆听往事的机会。好在有这个机会,让我在她们的故事里,看到了作为女性永不服输的决心,作为党员永远爱党的初心,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忠心。有人说:“只盯着过去,会瞎一只眼,但忘记历史,会双目失明。”好在有这个机会,我回溯了历史,得知了自己得以无忧生长的缘由,也因此而照见了前行的方向。《我是一个中国人——新中国第一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是向给予我们生命养料的土壤、还有为我们提供生长条件的前辈们道一声“感谢”。

访谈完苏玉兰奶奶和阿珠爷爷夫妇的那天下午,明媚的阳光倾泻下来,清风流动,树影斑驳。临别的时候我和苏奶奶拥抱了一下,奶奶拍拍我的肩膀说:“现在你们年轻人也爱做民族工作,奶奶真的太高兴了。小姑娘,加油啊!”两位老人一直站在阳光里挥手,目送我们远去,那是老一辈妇女工作者、民族工作者和边疆建设者给我们的最温暖的祝福。

微信.jpg

图片 |  几天后,苏奶奶的女儿在朋友圈晒出了这次访谈的照片。这条朋友圈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切身地体会到我们正在奋斗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出版事业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份事业不仅能让我们记起了一个艰辛而伟大的时代,唤醒中国人的骨血和良知,同时也让一个家庭重拾了珍贵而豪壮的家族历史。

6ec4e48082bb9e619d3046d34629161.jpg

图片 |  作者(左一)在《原来我是中国人——新中国云南第一代少数民族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采访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