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戏剧:至今保留古老的弋阳腔

640.webp.jpg

白族戏剧是云南大理地区深受白族人民喜爱的民族剧种。

白族戏剧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省西部的云龙、洱源、鹤庆、大理等县的白族居住地区。吹吹腔源于明代洪武年间传入白族地区的中原戏曲“弋阳腔"声腔系统,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经过白族艺人的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至清乾隆年间发展到极盛时期。从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传统剧目《血汗衫》来看,约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49年后,白剧在历史悠久的白族传统戏剧吹吹腔和大本曲,以及白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始改用今名。2008年白族戏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IMG_7047(20190325-142125).jpg

图片 | 因为交通不便,云南大理云龙一带至今尚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白剧吹吹腔的完整风貌。

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白剧是中国戏曲舞台上至今唯一仍保留着古老弋阳腔系统的剧种,它有严格的角色行当和程式化的动作。语言一般是一半汉语一半白语,其50多种唱腔、唱词多采用白族民歌的“山花体”。主要用唢呐、鼓、钹、锣等伴奏。

白族戏剧脸谱丰富且有特色,只用红、黑、白、蓝、紫5色的独特脸谱。《血汗衫》、《牟伽陀开辟鹤庆》等是它的代表剧目。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白族戏剧的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大部分,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同时还改编吸收了部分民间乐曲;伴奏音乐包括传统吹吹腔的唢呐曲牌、打击乐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还吸收了部分民间吹打乐和歌舞乐。

白剧唱腔中,有的按行当分为小生、小旦、摇旦、须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动作分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节拍、唱法分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角色按生、旦、净、丑行当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规律严谨,节奏鲜明,不仅舞蹈性很强,而且还有一些表现力强的武功性武剧。

白族戏剧的唱词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诗歌格律,统称为“山花体”或“三七一五体”,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人称“七句半”。每段唱词为四句,前三句是七字,后一句是五字。如果唱词需要长一些,就两段相连成八句,前七句都七字,第八句为五字,或是让两段的“山花体”连在—起。白剧用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用“汉语白音”。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传统白剧的传统剧本,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学性较强,戏曲中有不少剧目出于文人手笔,文辞雅美。如《李用下科》中书生李用的出场诗,便是用了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写成:“八月中秋丹桂,路上客邸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传统白剧的剧本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语言是白语与汉语夹杂,白语部分也是用汉字书写,只是在句旁加以注明。

“山花体”是白族文学中诗歌的传统形式,无论山歌、小调、大本曲、文人诗和巫觋所唱的祝词,都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传统白剧与白族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白剧的伴奏音乐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过去只用唢呐,近年来加入了三弦,而武场则是锣鼓和唢呐配套使用,有时还会为各个唱段编写专用的伴奏谱。吹吹腔演唱时无伴奏,伴奏音乐分唢呐音乐和打击乐两部分,两者配合运用,一般以唢呐为唯一旋律乐器,主要用于吹奏唱腔的前奏、间奏、尾奏和若干独立曲牌,用作过门出现。

白族唢呐吹奏指法、音位与汉族唢呐不同,其音色柔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按照白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民间的喜庆节日和婚丧嫁娶等场合,都要请民间艺人前来吹奏唢呐。

IMG_7044(20190325-142100).jpg

图片 | 白族唢呐吹奏指法、音位与汉族唢呐不同,其音色柔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

由于白族语言音调上的差异,形成的声腔基本腔调也就显示出了风格各异的地方色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声腔——吹吹腔、大本曲和各类山歌小调。白剧的两大声腔既可作为吹吹腔剧目和大本曲剧目分别演出,也可同时在一个剧目中综合运用,这就大大拓展了白剧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吹吹腔演唱的腔调同白语声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声、韵、调均有自己的独特规律,并逐渐形成了以大理为中心的南北两大派别:大理、邓川、洱源、鹤庆为北派,漾濞、云龙为南派。北派声腔高亢挺拔,充满山野风味;南派声腔比较委婉含蓄,民族风味比较浓郁,受古典戏曲影响较少。

大本曲是大理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较为成熟的说唱艺术,它以三弦伴奏,唱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大本曲声腔有“三腔、九板、十八调”的说法,三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东腔三个艺术流派。九板是基本唱腔,南北两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提水、大哭、小哭等,十八调是辅助唱腔。由此可见大本曲声腔比吹吹腔声腔更加系统,而吹吹腔声腔偏重于独立性,大本曲则侧重于联套性。

3.jpg

IMG_7045(20190325-142109).jpg

IMG_7046(20190325-142117).jpg

图片 |   传统白剧是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古老民族剧种,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谱,有许多严格法则

白剧的表演属于古典程式,节奏鲜明,包含有一整套舞蹈性很强的动作,有“四功”、“五法”之说。各行当有各自不同的步法,人物从上场到下场,讲究“一装、二唱、三敲打”,即化装表演首先要合乎身份和性格,并且要唱的好,舞蹈和表演动作还必须与音乐丝丝入扣。白剧的行头,一般用蟒、靠、褶子等服装,以及盔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须等作为道具。脸谱与汉族古典戏曲脸谱类似,但颜色以红、黑、白、蓝、紫五色为主,其笔调粗犷,图案质朴,着重突出人物的性格。

白剧在大理白族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大小节日当地白族村落都会由村里组成的“艺术团”在固定的古戏台上演出。传统白戏的戏班行当齐全,有班主、唢呐师、鼓师、服装师、道具师、脸谱师等,分工具体。传统白戏戏班的演出,一般要先敬戏神方能开台表演,这种古老的仪式一直保留到今天,这也体现了白族人重视传统的特质。

IMG_7048.JPG

图片 | 在云南云龙所有流行吹吹腔的地区,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常演白剧并做演出前的拜神仪式。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丰富的歌舞艺术为白剧的形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音乐特色鲜明浓郁,曲调丰富多样。有古朴激越的传统戏曲吹吹腔,有大量的唢呐、三弦等器乐曲牌,有优美动听、能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传统说唱大本曲,有民间歌舞霸王鞭、打歌调,还有大量的山歌,白剧音乐扎根于这样的沃土之中,在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时期以来,白剧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各地的专业和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竞相演出白剧剧目。专业白剧团在表演上较多地向滇剧借鉴,并融合了白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表现形式,形成了比较贴近白族现实生活而又有戏曲表演程式的风格;业余白剧团的演出,仍是以吹吹腔或大本曲的形式进行,保留了原有声腔和表演的特色。大理州白剧团成立后,以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吹吹腔和大本曲戏曲形式创作编写了许多新的曲目和剧目,吸收了一批著名的民间艺人,以继承、创编、演出白剧为目的。1965年创作的《红色三弦》标志着大型多场次的白剧诞生。经合流而成的新剧种白剧保留了吹吹腔和大本曲的精华部分,继承了吹吹腔和大本曲的传统剧目。现在的白剧内容包含袍带戏、生活剧、民间传说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等五类。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片段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但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云南很多民族地方剧种受到冲击,日渐呈现消减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