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戏剧:它从奘房中走来

640.webp.jpg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它从奘房中走来,秉持着佛家的虔诚态度,是傣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长期交融的艺术结晶,见证着古南方丝绸之路悠久灿烂的物质文明。作为承载傣族文明的活化石,傣剧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传递的是生生不息的民族之火,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傣家人的真实情感,是具有很高的戏剧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价值的活体标本。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傣族戏剧》片段

清朝嘉庆年间,有皮影戏班到云南德宏当地演出。皮影戏的传入,为德宏干崖一带原有的“转转唱”的讲唱形式提供了借鉴和参照,但是皮影戏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汉语汉调演唱对于听不懂汉语的广大傣族群众来说,在理解上产生了很大障碍,于是便有了当地艺人把皮影戏剧目翻译成傣语,用“转转唱”的曲调,唱傣语演出,非常受当地群众欢迎。所谓“转转唱”,就是奘房音乐的一种演唱形式。傣家人笃信佛经教义,僧侣在奘房里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受到傣家人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又与当地山歌融合衍化,逐渐形成了傣剧的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德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大青树下搭戏台,奘房门前演傣戏”的说法。

到了清朝末年,云南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就这样,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

过去的傣剧,演出人员皆为男性,剧中的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来反串,演员的服饰装扮以傣族元素为主,将官角色采用傣族官员服饰,武将穿靠、扎靠旗,其他角色穿蟒或褶,而女性角色则穿傣族女式服装。表演时,演员上前三步演唱或做动作,再退后三步听场边人提词,唱段之间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这被称为“进三步退三步”。负责提词的人叫摩整,相当于导演的角色。

IMG_7168.JPG

IMG_7165.JPG

图片 | 傣剧最初的演出跟傣族的风俗习惯有着直接关系,掺杂着宗教祭祀和节日庆祝等因素,承担着敬神娱神的作用。

傣剧演出都是使用当地傣族方言。表演以唱为主,伴之以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和一些模拟动作,动作形象生动,情感表达细腻。因受皮影戏影响,傣剧由歌舞表演慢慢向分行当表演转化,后来还借鉴滇剧的表演程式,最后傣剧艺人把戏曲程式性的表演方式,与傣族舞蹈、傣族武术及奘房礼仪等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傣剧特点的表演,逐步提炼出“孔雀眼手”、“三道弯身法”、“拜佛手”等多种身段谱,还将孔雀舞、象脚鼓舞等傣族舞蹈元素吸收进傣剧的表演中,改变了过去重唱轻舞的状况。傣剧最终以性别、年龄、身份等进行具体的分工,形成了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建立起唱、做、念、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傣族文化的沃土,继承傣剧传统,民族特色突出,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较少。傣剧的器乐配置,根据剧种的特点调配,以葫芦丝、笋叶琴、丁琴、象脚鼓为主奏乐器,还有二胡、板胡、小三弦、牛角琴、铓、锣、钹、姐节等,专门设计了一套傣剧打击乐的锣鼓经,为表现和渲染各种场景服务,使傣剧音乐舒缓、柔美的风格更加和谐一致。葫芦丝是傣族古老的民间吹奏乐器,常担任一些乐曲的领奏或独奏。近年来,傣族音乐家改革制作了“各种调性”的葫芦丝,无论是在傣剧的伴奏还是单独吹奏中,都极富感染力。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傣族戏剧》片段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傣剧音乐工作者的不断探索,逐渐从德宏当地丰富的傣族民间歌调和舞曲中汲取营养,而在唱腔设计中,他们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吸收融入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按照剧情发展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编创了十几种新的唱腔,包括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和女悲腔等,还在剧中加入了前奏和尾声,大大增强了其音乐的表现力。

笋叶琴是近年来进入傣剧音乐的伴奏乐器,它在傣剧伴奏中起到了很好的渲染效果。经改革后的笋叶琴,其音色优美圆润,听起来别有韵味。笋叶琴发音明亮,穿透力强,适合作领奏的主弦乐器,而且演员在台上演唱时,很容易听清主奏乐器的声音,从而达到进腔自如。

以此同时,因为傣族民歌曲调被广泛吸收为唱腔及器乐曲,傣剧唱腔也逐步发展形成了“喊混”(男腔)和“喊朗”(女腔)两个基本腔调。演出中着傣装、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傣剧的民族风格至此愈发浓郁。

傣剧的演出跟傣族的风俗习惯有着直接关系,掺杂着宗教祭祀和节日庆祝等因素,承担着敬神娱神的作用。傣剧因其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深受广大傣族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它综合了傣族的社会、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元素,形成了一门独具特色的民族戏剧艺术。过去在德宏民间,观看傣剧则是傣家人聚拢在一起的最好方式,是茶余饭后、重大节日的欢乐时光。

IMG_7167.JPG

IMG_7166.JPG

 图片 | 傣剧是德宏州的傣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德宏是中国西南的交通要塞,位于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上,频繁的商旅往来促进了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不断交融。德宏傣族广泛地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傣族戏剧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本地文化、南亚文化和中原文化长期交汇融合的最好说明。

傣剧诞生于德宏当地的文化沃土之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戏曲剧种,虽然一直用傣语演唱,以傣族音乐来作曲和创作唱腔,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傣剧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傣族艺人用新艺术眼光改革傣剧,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和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之花。

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创作的傣剧《娥并与桑洛》,开创了民族长诗改编为傣剧的先河,既保持了原长诗的抒情风格,又通过唱词说白诗化的语言,成为了傣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吹响了傣剧新生的第一声号角。多年来,《娥并与桑洛》这部傣剧一直是专业、业余傣剧演出团体的保留剧目。

1960年成立的德宏州傣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是云南省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支从事傣剧艺术研究生产和表演的专业文艺团体,曾被冠以“天下第一团”和“东南亚艺术明珠”的美誉。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傣族戏剧》片段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但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云南很多民族地方剧种受到冲击,日渐呈现消减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