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戏剧:萌芽之时,深受创世史诗《梅葛》滋养

彝剧是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各彝族地区的地方戏剧,它是20世纪50年代在楚雄州大姚县彝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1958年12月中国文化部在云南大理召开“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彝剧被正式定名。它是云南特有的白、傣、彝、壮四个地方少数民族戏剧之一。

2008年,彝剧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彝剧的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唢呐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剧目有现代戏《半夜羊叫》,民间传说故事剧《曼嫫与玛若》等等,在云南大姚等地现在也经常有业余剧团做群众性演出。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彝族戏剧》片段

明代以来,大批内地汉族移民进入楚雄地区,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楚雄地区开始出现了滇剧、花灯等剧种。在楚雄双柏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艺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又有其他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这两次艺术上的探索实践,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欢迎,两个节目都被保存下来,一传数代。有专家研究认为,这两个节目就是彝剧的萌芽。

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查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它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群众性场合,也常常喜欢以歌代言,进行赛歌、对歌,或者说“克智诗”斗智比识。至于“打跳”歌舞,更是各种集会少不了的活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无疑为彝剧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查姆》相关阅读请戳蓝字  “今天跟老虎打架,明日和豹子硬拼。”《查姆》说拉爹像野兽一样过光阴

彝剧正式发源于“梅葛之乡”楚雄州大姚,中国彝剧传习所就位于这里。《梅葛》是彝族长篇叙事史诗,同时也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其流传方式为彝语民间说唱,并融汇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梅葛》规模宏大,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彝族的“百科全书”。在楚雄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就形成了运用“梅葛调”来演唱史诗《梅葛》的习俗,每逢喜庆节日,全村男女老幼就聚集在广场、院坝或山野听毕摩或歌手演唱《梅葛》中的有关章节。相关阅读请戳蓝字  会唱《梅葛》的才是我们自己人。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彝族戏剧》片段

最初的彝剧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乃至表演程式都大量吸收了《梅葛》诗、歌、舞的成份,其对彝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视之为彝剧早期的萌芽形态。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传统艺术,还有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宗教祭祀和民俗性文艺演唱活动,这些都为彝剧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随着时代的进步,彝剧在保留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花灯、滇剧等艺术元素,逐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它充分发挥了歌、舞、剧三者结合的特点,从民间歌舞中吸取身段、步伐表演,再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相融合,使之成为充分戏剧化并兼具唱、念、做、舞的艺术形式。

27925_500x500.jpg

a9851d6b73e64afba7ed5d559cd1e0c8.jpg

图片 | 彝族古老的“撮泰吉”,也被视为现代彝剧的雏形之一。

彝剧的剧本文学以散文体、七言体、十言体为其唱词格式,人物对白采用汉语彝腔,并采用彝族擅长的比兴手法润饰。在音乐上,以市内彝族各支系的民歌为素材进行配曲创作。在表演上,彝剧以彝族活动作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表演技巧,衍化出欢快步、迎客步、送客步、劳作登山步、俯身步、跌脚步等一系列动作。彝剧的剧目题材大多反映彝族现代生活,剧中的人物都给观众有强烈的亲切感。

彝剧有单一的唱腔,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

彝剧的舞台表现元素,充分体现了戏剧艺术的综合性和特殊性。舞美设计突出了彝族独特的民族特点,舞台元素以彝族传统服饰的三种基本颜色即黑、红、黄为主,造型简单却充满神韵。彝剧中演员的服饰也有讲究,多为彝族服饰中的大面襟、宽裤脚、披毡等,上面绘制着彝族人所崇尚的红色与黑色的原始宗教图腾图案,散发着古老的艺术魅力。现代彝剧除了尽力保留其民族特色外,在表演、舞蹈、服装、灯光、布景等方面,也注重吸收姊妹戏剧艺术的长处,拓展丰富了彝剧的艺术表现力。

彝剧音乐是刻划地域特色、强调人物个性的重要语汇,都是由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山歌体”。由于地域不同,支系繁多,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均形成了一种或几种主要音乐曲调,凡是表现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愁都可以从中寻找到恰如其分的民歌曲调。

IMG_7227(20190408-124613).jpg

IMG_7225(20190408-124550).jpg

IMG_7226(20190408-124634).jpg

图片 |  彝剧反映彝族现代生活,剧中的人物都给观众有强烈的亲切感。

从1958年大姚昙华山宣传队演出《半夜羊叫》开始,六十多年来,彝剧创作演出了上百个剧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小戏主要有《半夜羊叫》、《桃花红杏花白》、《慕勒祭爹》、《喝三秒》、《今天我请客》、《桂花小妹》、《老树新花》等,大戏主要有《铜鼓祭》、《好大一对羊》、《臧金贵》、《疯娘》、《杨善洲》等。早期的彝剧中,如《狼来了》、《牧羊在林中》、《曼嫫与玛若》等以彝族歌舞表演形式为主的剧目,浸透着一股“羊膻味”和“松毛味”的生活气息而备受彝族群众喜爱。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彝剧也不断去发现、探索新的题材,从彝族文化历史中去挖掘彝剧的历史根源。1998年由楚雄彝剧团创作表演的大型分场彝剧《铜鼓祭》,正是站在彝族历史的高度,反映彝族独特风土人情的作品。它取材于彝族民间神话传说,优美抒情带有喜剧色彩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还有2007年上演的大型无场次彝剧《疯娘》,在“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剧目综合金奖和导演奖。它是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彝剧,标志着彝剧不仅推向了全省、全国的舞台,也在彝剧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彝剧经过了民间歌舞、毕摩说唱、民间小戏、方言彝剧等各个时期,发展到今天成为形式完备、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阶段。它汇聚了彝族文化的精华,诠释了彝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是彝家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同时,彝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出所用道具都是当地彝族人民常用的劳动工具,服装、头饰则是彝族妇女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它真实地表现了彝族的社会生活,展现出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在少数民族艺术和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1.jpg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彝族戏剧》片段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但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云南很多民族地方剧种受到冲击,日渐呈现消减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