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剧是我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之一,距今有二三百年历史。它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诗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云南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
壮族人爱看壮剧,不仅因为它讲的是壮族人自己的故事,而且其演唱语言也是壮族人所熟悉的。传统壮剧中的语言,采用壮语、汉语,有时还夹杂粤语的“半土半汉”的方式。壮剧的唱词,多为五字句和七字句,采用押“腰脚韵”的形式,保持了壮族民歌特有的韵律结构。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最后一个字与下一个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个字,七字句的第五个字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方式,听起来简中有繁,同中有变,韵味无穷,在我国戏曲艺术中可谓独具一格。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流传在富宁县剥隘、归朝、那能、洞波等十一个乡镇,广南县东北部的底圩、者卡、坡佣、里扣、板蚌等九个壮族村寨和文山市乐西村的土支系和沙支系群众中。它有七大声腔,包括富宁土戏的“哎咿呀”、“哎啲呶”、“乖嗨咧”、“依嗬嗨”、“皮黄腔”,广南北路沙戏的“沙戏腔调”;文山乐西土戏的“乐西戏调”。云南壮剧唱白使用本土语言、本地汉话和粤语,演绎壮族熟悉的历史民间传说和生活小戏,是文山州壮族村寨传统民俗节日“陇端节”和过小年的主要活动内容。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壮族戏剧》片段
云南壮剧最初的演唱形式是男女对唱,一问一答或一问众答,后来发展到坐在家里唱“板凳戏”,男坐一边,女坐一边,并有乐器伴奏,演员在手上比划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配合唱词表达词义,后来看的人多了,家里挤不下,又由唱“板凳戏”发展成“土戏”。
再后来,云南壮剧吸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表演动作,具有一定的舞台程式,但又不拘泥于此,其表演充满了灵活性。在发展过程中,将壮族民间舞蹈、武术加以融合,形成了“文臣要推髯,武将要跳台”的独特风格。云南壮剧的演出人物出场讲究“倒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入场”的基本程序。舞台调度是三角形,人物上场走三角路线,即前三步后三步,一人起唱,全台的人都崴八字步配合做戏,动作重复进行。壮剧表演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的说法,文戏用扇子做戏,叫做“扇子功”,扇子对于刻画人物、美化身段、丰富歌舞有很大作用,人物上场后,可谓“载歌载舞,扇不离手”。而武戏用刀、枪、棍、棒做戏,将日常生活中的打斗动作融入其中,如徒手对打、摔跤等。
壮族人爱唱歌,会唱歌,原生态的壮族山歌,旋律起伏婉转,细软绵长。经过岁月的沉淀,云南文山壮族的民间歌曲十分丰富,成为了一种具有活性特质的声音“化石”。动听的“坡芽山歌”、“剥隘山歌”、“郎恒山歌”、“吩打唠”等曲调,是壮族人表达情感、愉悦精神的重要途径。壮剧的唱腔音乐就是从这些民间曲调中吸取营养发展起来的。
云南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多声腔戏剧的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云南壮剧的伴奏音乐,则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和声关系,听起来别有情趣。伴奏乐器包括马骨胡、土胡、葫芦胡、二胡、四弦、笛子、尖头箫等,打击乐器有铜鼓、牛皮土鼓、木鱼、大钹、星锣、高边锣等,就地取材制成的特色乐器,增强了壮剧的音乐表现力,突显了壮剧音乐的民族色彩。
图片 | 因为地域方言原因,云南壮剧各处声腔独立成戏,即某一个戏班只演唱一种声腔,互不混用。1962年富宁县文工团改为文山州壮剧团时,各种声腔实现合流。
云南壮剧在文山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仅在富宁县的剥隘、皈朝、阿用、郎恒等地,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就多达百余多个,其中富宁县演唱壮戏的传统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上,广东、广西的戏班都曾到富宁地区演出过,他们被邀请到当地土司府参加庆祝活动,搭台表演连续数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当时这样的演出为处于发展时期的富宁各路戏班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互相交流、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外来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丰富的汉族剧目,受到了本地壮族群众的喜爱,民间艺人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以当地的壮族民歌音调进行演唱,表演中还穿插上壮族民间舞蹈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壮族风格的地方戏剧。在这一时期,壮剧已经有“哎依呀”和“哎的呶”两个腔调,后来广西北路壮剧和彩调剧传入后,又形成了“乖嗨咧”和“依嗬嗨”腔调,这样富宁土戏便有了四个腔调,加上北有广南沙戏,西有文山乐西土戏的配合呼应,云南壮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云南壮剧演出班社,大多是业余性质的演出团体,一般是为了祈福消灾或自娱自乐。和云南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剧种一样,壮戏班的演出,一般也要先“供戏神”方能开台表演,这样的演出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戏台上,演员身着壮族特色服饰,表演中带着浓郁的壮乡气息,生动展示了当地古朴的风土人情。戏台下,很多看戏的老人年轻时都曾是壮戏班的演员,如今对于壮戏依旧热情不减,津津有味地观看着戏台上的演出。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壮族戏剧》片段
云南壮剧从古老的民间土戏班社,发展到今天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能在过去的“徼外荒服之地”——经济、文化、交通都比较落后的富宁等地的壮族村寨中形成和延续,不得不让人叹服。它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唱腔也经历了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云南壮剧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1961年文山州壮剧团成立,实现了云南壮剧各个分支的合流。近年来,壮剧团以改编传统戏和新编现代戏等形式,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包括《彩虹》、《野鸭湖》、《三七姑娘》、《和睦皈朝》、《曼瑞毕侬》、《憨憨戏主》等。其中,《野鸭湖》、《三七姑娘》获得了全国第一、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团结奖”。小壮剧《野鸭湖》的创作上演,可以说是云南壮剧在艺术革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野鸭湖》在唱腔设计上,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除采用传统的“乖嗨咧”和“依嗬嗨”声腔外,还创造性地设计了倒板、散板、慢板、紧板等板式,打破了传统“乖嗨咧”缺少变化的格局,丰富了“乖嗨咧”的板式和节奏,使人听起来十分新鲜而又不失壮剧风味。
2012年文山州壮剧团加挂云南壮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牌子。
大型原创壮剧《彩虹》是近年来文山州壮剧团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以文山壮族地区的叙事长诗《幽骚》为背景改编而成。过去,壮剧音乐只是简单地将民歌融入,如今发展为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以民歌的旋律作为素材重新设计音乐。在《彩虹》中,表现壮族节日“赶陇端”时,就是用山歌调“吩央”和“吩打劳”的旋律作为素材重新设计的,众青年聚在一起表演手巾舞、花伞舞、棒棒舞、铜鼓舞,音乐气氛欢快热烈,喜庆红火。
壮剧是壮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馈赠,民间艺人们运用这一艺术形式记录传承着本民族的人文基因,凝聚着壮族先民的智慧。壮剧艺术扎根于广大的壮乡群众之中,陪伴着壮族群众的衣食住行,歌唱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演绎着壮乡的风土人情,哺育着一代一代壮族人的成长。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壮族戏剧》片段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但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云南很多民族地方剧种受到冲击,日渐呈现消减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
- 浏览 580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