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彝族少女叫阿诗玛,她的衣服是用撒尼刺绣制成

640.jpg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640-1.jpg

图片 | 《阿诗玛》在彝族撒尼人群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诗玛也是被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有《我的幺表姝》、《妈妈的女儿》、《阿诗玛》、《一双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等。

其中,《阿诗玛》是生长并深深扎根于彝区撒尼人民间的文学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她对撒尼叙事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自《阿诗玛》成形后,后人借鉴其创作手法创作了《逃到甜蜜的地方去》、《圭山彩虹》、《竹叶长青》、《放羊人小黄》等叙事长诗,可见《阿诗玛》对撒尼叙事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早在公元2世纪,云南滇池一带是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3世纪,逐渐扩展到了滇东北、滇南、贵州、广西一带,与其他民族杂居融合,形成了众多的支系,其中,居住在云南石林、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撒尼人非常崇尚老虎,在撒尼语里"罗"是虎, "倮"是龙,因此他们早先也自称为"罗倮",意思是像龙和虎一样勇猛而不可战胜的民族。

640.webp.jpg

图片 | 阿诗玛不仅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对其他艺术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由于千百年来都用撒尼语传播,直到近现代,外界才知道《阿诗玛》。2013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彝族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忠实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叙事诗《阿诗玛》传唱的空间主要有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类。私人空间主要指住所;公共空间则包括:广场、山林、道路、水塘周围、公房以及群体性聚会与祭祀的空间。但对空间的体验并不单纯地存在于空间本身,这两种空间可以转换,当一群撒尼人在某处居所时,作为私人空间的居所就成了公共空间,当一个撒尼人在村寨的广场、山林时,原本作为群体所有的公共空间也成为一种私人空间。

叙事诗《阿诗玛》可以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传唱,并形成了两个流传系统,一个是民间调,一个是毕摩调。毕摩是彝族的祭司,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在彝族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毕摩通常是世代相传,他们除了负责祭祀占卜外,还要将历史和民间故事编成歌谣口口传唱。阿诗玛的毕摩调,均是由毕摩传唱的,多用于祭祀、婚嫁、丧葬等仪式场合。民间调则是一般民众传唱,多见于劳动、生活等场合。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受到国内外学界关注。2006年,《阿诗玛》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彝族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片段

现在,阿诗玛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唱最久的美丽少女,是云南知名度最高的旅游代言人之一。到云南的每一个外地游客,第一时间也许就是去她伫立的地方参见膜拜、倾听她的传说和故事。

阿诗玛的故乡在阿着底村,它位于云南石林县东南部,距县城约20公里,“阿着底”是彝族撒尼语,意思是“青山绿水环绕的富饶美丽的地方”。村子虽然不大,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还有错落有致的屋舍,宛若世外桃源。传说中美丽、聪明、勤劳的阿诗玛就诞生和生长在这里。

世代居住于石林的彝族撒尼人有古朴浓郁的民俗文化和风情,特别是其以挑花为主要刺绣工艺的撒尼刺绣,是一门具有极强装饰性的传统刺绣美术工艺。美丽少女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她的衣服上的绚丽刺绣,就是用撒尼刺绣工艺制成的。

640-2.jpg

图片 | 撒尼刺绣

撒尼挑花又叫撒尼十字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长期以来,经过一代代撒尼妇女的精挑细绣,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搭配、精美的图案构思、巧妙的图案组合、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撒尼人刺绣之所以成为其民族工艺品的杰出代表,与石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彝族撒尼人刺绣使用的材料,还是刺绣图案的纹样类型,都和撒尼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元素紧密联系。

在传统的撒尼服饰中,刺绣主要运用在衣领、袖口、门襟、下摆、腰围等部位,在围裙、背被、头帕、背包等日常用品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和很多民族一样,传统社会中撒尼妇女刺绣水平的高低,曾被作为衡量其聪明能干、处世能力的主要依据。撒尼妇女的花包头,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

尽管机织布料的服装早已进入彝家生活,但一些撒尼人现在依然在使用古老的织布机织布、用原始的传统工艺制作服饰。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摄制团队自2015年开机,历时近3年,行程10万多公里,足迹遍布云南省20个多个市、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拍摄和展现民间最原始的手工流程,并选择不同门类中技艺娴熟、名望较高的传承人进行访谈。《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彝族(撒尼)刺绣》既关注民族民间工艺的普遍性,也通过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彰显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独特个性。通过记录手工艺品的制作和讲述手艺人的故事,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积累传承下来的精湛“绝活”,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体验云南手工艺的精湛魅力。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彝族(撒尼)刺绣》片断

撒尼刺绣品的图案细致、精巧、均衡,色彩绚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石林景区各店都有撒尼刺绣品出售,撒尼妇女们坐在五彩缤纷的刺绣品格间,神态安详,专注地在手中的挑花布上飞针走线,如有客人前来购买,马上起身用流利的普通话或英语、日语为客人介绍。云南新出现的民谣"十八怪"之一就有 "阿诗玛会说godbye",可知"阿诗玛"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彝族撒尼人好客、友善的优良传统。

石林撒尼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它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历代撒尼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从撒尼刺绣的图案纹样、颜色搭配、刺绣针法等,都反映出撒尼人的独特价值观、审美情趣与民族心理,这也是撒尼人对大自然艺术化和审美价值的反映。2008年6月,彝族(撒尼)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