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印象:久享盛名的户撒刀和珍稀的仙岛人

640.jpg

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户撒刀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户撒盛产刀具,而且极富民族特色,远销缅甸及境内怒江以西地区,为各民族所喜爱,有景颇族、僳僳族最喜爱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爱的尖刀和砍刀,还有专为藏族打的腰刀和长刀,以及其他民族用的菜刀、镰刀……户撒刀工艺独特,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在省内外久享盛名。

户撒刀确实名不虚传,质地可靠,阿昌人选女婿,也要看你会不会打刀。

640-1.jpg

640-2.jpg

图片 | 现在,户撒刀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工具,更多是被当做一种工艺品。

在阿昌族的众多分布体系里,户撒阿昌族是传承其优秀的制铁技术的最好群落之一。户撒坝子是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阿昌族自治乡,与缅甸八莫地区接壤,面积有250多平方公里的小椭圆形盆地,分户撒和腊撒,以坝子中央为分界线,坝头称户撒、坝尾称腊撒,是阿昌族最大的聚居地。

自古至今,多半阿昌族家庭的生产活动除农忙时间外,就是长年在家或在外打(锻、铸)造刀具和农用器具,以维持家庭生活所需。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份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制作兵器的,掌握有较高的锻造技术。后来,这些匠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于阿昌族中。阿昌人继承和发展了明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刀具,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村寨之间分工较细,各寨有自己的名牌产品。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阿昌族户撒刀锻制》片断

整个户撒地区好比一座手工业加工厂,各寨就是它的车间,各以一种产品闻名。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小尖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户撒刀之所以经久耐用,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观,所以他们打的刀拿来随便磨一下即锋利无比。一些老艺人能够把刀打制得刚柔兼备,乃至可以任意弯曲。比如一把长刀,不使用时,可像腰带一样围系在腰间,需要时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艺堪称一绝。

阿昌族刀具工艺可以说集合了阿昌族工艺美术的精华,代表了阿昌族地区工艺美术和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阿昌族刀具工艺是集锻造技术、雕刻、银器制作、编织、绘画等工艺美术元素的完备的工艺体系。各种特色工艺如夹钢、多重复合钢、走铜错金等都源自古代优秀锻造技术,又在阿昌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充分发展,与其他工艺美术元素一同构成了阿昌族刀具工艺丰富的内涵。

户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户撒刀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民族传统的配饰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户撒刀的款已经从以前的老样式发展到今天数百种款式,销往全国各地称为广大收藏者的必藏之物。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民族传统技艺》摄制团队自2015年开机,历时近3年,行程10万多公里,足迹遍布云南省20个多个市、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拍摄和展现民间最原始的手工流程,并选择不同门类中技艺娴熟、名望较高的传承人进行访谈。《云南民族传统技艺——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既关注民族民间工艺的普遍性,也通过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彰显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独特个性。通过记录手工艺品的制作和讲述手艺人的故事,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积累传承下来的精湛“绝活”,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体验云南手工艺的精湛魅力。

视频┃《云南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及文字的探寻及保护——阿昌族仙岛语》片段

如果说,户撒刀是阿昌族最具大众知名度的“阿昌印象”,那最小众的应该是阿昌族支系仙岛人使用的语言——仙岛语,作为一种“中国新发现语言”,目前它只有120人会说。

仙岛语别称仙岛话、先岛语、先岛话,是阿昌族的支系仙岛人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姐冒乡的二村内:芒缅村的仙岛寨以及芒线村的芒俄寨。原归为阿昌语的一个方言,1990年代独立出来,属于“中国新发现语言”的一种,也是中国境内极度濒危的一种语言。

640-3.jpg

图片 | 中缅边境线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弄璋镇芒缅村仙岛寨是仙岛人主要的聚居地

仙岛人是我国的珍稀人种,仙岛语也可谓珍稀语种。因仙岛人人数甚少,且长期地与景颇族、傣族、汉族、僳僳族等周边民族杂居,在词汇方面含有大量的景颇语、载瓦语、傣语、汉语和僳僳语借词。仙岛语接近阿昌语,仙岛人也被归入阿昌族中。作为阿昌族的一个支系,所有仙岛人的身份证都写着“阿昌族”。因此,仙岛人甚少为外人所知。

根据仙岛人自己的传说,仙岛人的祖先源于东北方向,“太阳升出的地方”——“勐撒洞”。有名为“仙岛”(仙岛人)、“蒙撒”(这是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的自称)、“载瓦”(景颇族载瓦人)兄弟三人。当时勐撒洞有一位凶残的马面人身的国王在那里霸道,兄弟三人于是决定向西南方向迁徒,他们各自带领一百名男女,约定跟着前方沿途被砍的芭蕉树来指引后跟的兄弟。后来,他们越向南走气候越热,被前方队伍砍下的芭蕉树很快就在热带气候中长回原状,结果后跟的兄弟看到砍下的芭蕉树已经茂密,认为前方的兄弟早已走远,再也追不上了,于是决定就地居住下来了,这就形成了今天的仙岛人、阿昌族和载瓦人。

视频┃《云南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及文字的探寻及保护——阿昌族仙岛语》片段

语言影响的不断积累会促使语言兼用慢慢扩大,最终使得母语出现濒危。仙岛语所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将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逐步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进行调查、记录,并收集整理有声资料,对它们进行保存和深入研究。当地政府也提出可行的抢救和保护措施,计划开办民族文化讲习班,逐步在村寨中宣传保护,传承民族语言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一代的仙岛人多使用母语,努力让这一较少人口使用的语言延续下去。

语言的消亡向来被视为民族文化消亡的前奏,需要抓紧时间对濒危的方言、土语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尽可能的保存下这些濒危语言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整理成档案留给后人。2016年12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的探寻和保护--阿昌族仙岛语》,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深挖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生存方式和文化内涵,获批为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64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