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有98.1万人,散居在云南其他地区的有12.9万人。
如今,说到壮族,很多人想到的是“壮族三月三”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节日,从祭祀、歌圩等形式发展到今天,“壮族三月三”已成为壮族的一张名片。可是,你是否知道,壮族还有个千年民族技艺,现已走向世界,美名远扬,它就是“壮绣”。
视频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刺绣——壮族刺绣》片段
壮族刺绣承载着古老壮族繁衍生息的历史和对生命的崇拜,是壮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活化石”。《广南府志》记载,壮族“侬人男女勤耕织,惯挑棉锦”,底蕴丰厚的壮族刺绣传统文化是古代“句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壮族刺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繁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壮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壮族妇女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
图片 | 云南富宁的壮族妇女们正聚在一起交流壮绣作品。
在壮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壮族山区,许多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壮族妇女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下身穿绣花滚边宽脚的裤子或青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壮族妇女擅长织布和刺绣,所织壮布和壮锦,花样新颖,服饰增添不少色彩。
传统上,壮族妇女不仅喜爱刺绣 ,而且大多是刺绣能手。刺绣的对象涉及到衣饰等方方面面,诸如围裙、帽子、手帕、枕头、背带、手袋、烟袋、花鞋、绣球以及门帘、帐帘等等。图案内容则更广泛,大凡衣食住行所涉及的均可作图,如花、草、虫、鱼、兽、人物等,可谓丰富多彩。这些刺绣体现了壮族妇女的智慧、聪敏、灵巧,也反映了壮族的自然崇拜文化及朴素的审美观。
图片 | 云南文山一带的壮族刺绣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
绣花鞋是最具代表性的壮族刺绣生活品之一。绣花鞋一般指绣有花形图案的布鞋。鞋的造型,有的如同木船,有的形如鸟类、动物,如斑鸠鞋、猫头鞋、鱼形鞋、十二生肖鞋等;花纹一般绣在鞋帮和鞋头,图案以花鸟虫鱼为多,还有仙桃、佛手一类有吉祥含义的组合图案。
壮族绣花鞋,鞋头有钩,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从鞋的用途来分,壮族绣花鞋还有自用鞋、情人鞋、新娘鞋、礼鞋、寿鞋等。
在传统的壮族农耕社会里,绣花鞋和其他衣饰绣品的品质,往往是壮族人们评判年轻壮族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壮族戏剧》片段
不只是一针一线绣出的壮绣,一板一眼的壮族戏剧也是壮族重要的文化特征。壮剧,是壮族人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像壮乡大地的风光一样绚烂多彩,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诗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壮族人酷爱壮剧,早期和宗教信仰有关。马隘壮剧的唱腔来自舞蹈,舞蹈也与巫舞有关。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壮族戏剧》片段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富宁壮剧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云南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云南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捆弄裰”,意译成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耍”。
富宁壮剧,是从居住在云南富宁的壮族人民的"哎咿呀"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民间传说狄青打败侬智高就有"哎咿呀"唱腔了,且剧本的题材是反映唐宋时代的事较多,富宁壮剧一直被认为起源于宋朝年间。后来富宁壮剧又受到广西北路壮剧和粤剧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是主要流行在云南富宁县境内。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广南壮剧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 先礼后唱,拜揖入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
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炷,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
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顶上盖一块大布篷,一块横幕从中一隔,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横幕中画麒麟、龙凤等图案,两边挂门帘,帘上画荷花、石榴、寿星等图案;后台置条桌一张,上供老郎神牌位。两边放衣箱、头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场居左,武场居右,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指挥演出。
图片 | 云南壮剧《摸秋》的剧照。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汇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媒,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无职业班社,大家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当时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有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壮剧发展缓慢。1949年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1959年广西成立右江壮剧团,广西壮剧的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广西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也先后成立,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多年来,壮剧团综合运用"南路壮戏"和"北路壮戏"的音乐和表演形式,推出了一大批南、北合流的壮剧剧目,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片 |“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式的业余云南壮剧戏班也已经很少见了。
戏剧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有戏剧的民族并不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有很多很好的少数民族戏剧,十分可贵。但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云南很多民族地方剧种受到冲击,日渐呈现消减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浓缩保存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生态平衡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抓紧录制一批云南少数民族戏剧音像材料,对即将失传的濒危剧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计划积累、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个系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戏剧资料平台。2018年,在中国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的支持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摄制、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白族戏剧、傣族戏剧、彝族戏剧、壮族戏剧》汉语、民族语音像出版物,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忠实地记录、再现了云南白族、傣族、彝族、壮族这四个少数民族的戏剧魅力,并将其编辑制作为视频DVD+图录的形式,以合集套碟及单集碟出版发行,旨在多层次地展示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云南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
- 浏览 617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