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苗家:“身上的史诗”穿得很美,天星 “王芦笙”吹得更响

640.jpg

苗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云南苗族有89.57万人。1998年有94.26万人,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11%。其中滇东南文山、红河两个州的苗族居住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云南北部的苗族分为滇东北和滇中两块,滇东北是云南高原面上地势最高的区域,这里有两条呈南北走向的山脉:一为乌蒙山,它北起镇雄、彝良,向南绵延伸展,消失于曲靖地区;一为五莲峰,它北起绥江与永善之间与乌蒙并行南下,经大关、过昭通而巧家。分布于滇东北的苗家山寨就点缀在这两条山脉的半坡和山颠之中。在滇中,由于四川西部的几座大山逶迤南延,其余脉跨过金沙江,构成昆明和楚雄以北几列南北走向的山,如拱王山、梁王山和山台山;还有普渡河、龙川江等河流与山岭相间,由南向北汇入金沙江。

在这河川两旁的群山之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苗家村落,进而把滇东北和滇中地区的苗族联为一体。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于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为数不多的那些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也因为如此,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这种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1图片.jpg

2图片.jpg

3图片.jpg

4.图片.jpg

图片 | 苗族刺绣是苗族妇女们世世代代不断创作积累的审美艺术作品,她们遵循苗族神圣经典《苗族古歌》的生命美学观念。农闲时,妇女们三五成群,聚作一堆。各自铺开针线,一面闲拉家常,一面暗自比较,相互学习。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用色上看,苗族服饰善于使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苗族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这也是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的原因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苗家人意识到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在政府、民间艺人与地方能人的一起努力下,许多年轻人重新开始学习手工刺绣,苗族传统刺绣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正现光明。

视频 |《云南民族民间手工刺绣——苗族刺绣》片段

苗族人民善于歌舞,其苗族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苗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芦笙,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还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生活中的重要"媒介"。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会用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它是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片断

苗族各聚居区的芦笙外形、大小等元素,因其制作工艺、芦笙匠人技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芦笙器色也因制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笙管长短和数量也不统一,小至十几厘米大到三四米都有,笙管经过改进可增至十几甚至二十几根,音域更加宽阔。所以,苗族芦笙因流行地区的不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式上有所差别,黔东南黄平、丹寨和榕江一带的芦笙高亢粗犷;黔西毕节、水城一带的柔和抒情;而黔南包括滇东北部分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则雄浑健朗。

芦笙的全部制作工序,只能是靠手工完成,并且具有很多特殊的工艺要求。云南省昭通市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主要存在于云南苗族聚居区的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天星镇芦笙以苦竹、桦槁树皮、杉木、铜片为料,使用刀、锯、刨、凿、钻、锤、剪刀、炼炉等工具制作。芦笙通常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见的芦笙发音管一般为六根,大关县芦笙制作传人王杰锋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作了创新,将发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又在高温冶炼黄铜笙簧片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增强了芦笙簧片的弹性及韧性,这样制成的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悦耳,传承百余年的天星"王芦笙"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为大关天星芦笙增添了光彩。

视频┃《云南民族传统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片断

传说中芦笙是苗族的母亲,战争中芦笙是苗族战斗的号角;逢年过节、丰收喜庆、婚丧嫁娶、谈情说爱、迎亲送客时芦笙是苗族表达情感的工具,从古歌、传说到日常生活无不留下芦笙的烙印,苗族离不开芦笙。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云南民族传统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摄制团队开机,拍摄和展现了传承百余年的云南天星"王芦笙"最原始的手工流程。同时,《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历时近3年,行程10万多公里,足迹遍布云南省20个多个市、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为主,既关注民族民间工艺的普遍性,也通过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彰显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独特个性。云南民族传统技艺》通过记录手工艺品的制作和讲述手艺人的故事,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积累传承下来的精湛“绝活”,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体验云南手工艺的精湛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