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用“孔雀”象征美丽善良,缘起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

640.jpg

傣族戏剧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艺术结晶,是饮誉东南亚的一颗艺术明珠。

傣剧最初产生于云南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和“十二马”。当地傣族艺人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 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剧的雏形。

3.webp.jpg

2.webp.jpg

图片 |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风平镇弄么村的民间傣剧演员正在排练前化妆。

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让傣族知识分子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翻译成傣语。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剧一方面还请滇剧艺术家到盈江教戏。故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这时傣剧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逐渐流行于云南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和“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支那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

视频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傣族戏剧》片段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62年德宏傣戏团成立,傣剧在艺术革新上取得不少成绩,如在剧中加了前奏和尾声;在唱腔设计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不同变化,加入了很多傣族民歌;在乐队建制上,以汉族民间乐器为主,并与傣族民间乐器混合使用;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其中的《娥并与桑洛》每场演出观众都过万人、盛况空前。

傣剧《娥并与桑洛》讲的是英俊青年桑洛经商来到勐根,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到集市上去看他。桑洛和姑娘们跳起孔雀舞时爱上了美丽善良的娥并,两人相爱却遭到封建家长的反对,最后这对情人殉情自杀后变成一对孔雀,在大青树下翩翩起舞。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艺术眼光改革傣剧,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唱腔更加丰富,成功演出《娥并与桑洛》。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明珠”。

视频丨《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与婻木诺娜>》片段

傣剧的唱词中常用孔雀象征幸福、吉祥、高贵、美丽、善良。傣族民间很有影响的叙事长诗《召树屯》中也有七位孔雀公主,她们轻轻地落在金湖上,像七朵莲花漂浮在水面上。其中召树屯王子所钟情的喃木诺娜就是最小的七公主。

傣族人民从来把孔雀当做吉祥物。每逢佳节,傣族民众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在傣家人心目中,孔雀不仅象征着美丽,而且象征着美好、吉祥和神圣,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孔雀也是描述和歌颂的重要对象。著名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讲的就是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喃吾诺娜和王子召树屯的爱情故事,已被拍成电影、电视,深受人们的喜爱。

《召树屯》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 · 召树屯》,是一部佛教世俗典籍故事。它虽然产生于封建领主制中期,即傣族封建领主政权最兴盛、南传上座部佛教最兴旺的时代,但它表述的却不是佛教出家修行的思想,而是对生活和爱情的赞美。

《召树屯》的佛经故事文本为老傣文,其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僧侣诵读的《贝叶经》散文体韵文;二是民间艺人"章哈"的说唱手抄本。百年来,这部叙事诗一直为傣族人民所传唱,历久不衰,在傣族地区流传过程中,形成许多异文。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称为《召树屯》或《召树屯与喃木诺娜》或《孔雀公主》;德宏傣族地区称为《嫡悦罕》。此外,还有异文《召洪罕与嫡拜芳》(流传于西双版纳)和《召西纳》(流传于德宏地区)。

1.jpg

图片 | 《召树屯》也是傣族剪纸技艺的现代作品的灵感来源。

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于1956年整理发表、是翻译成汉文的第一部傣族文学作品,并由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经过20年的风雨,整理者重新做了整理、翻译,于1979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修订出版。自汉文译本发表后,长诗立即引起国内外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改编成电影《孔雀公主》,更使这一傣族文学瑰宝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

《召树屯》思想健康、艺术成熟,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影响远远超出傣族地区,和长诗同一个类型故事,也流传于许多亚洲国家。如泰国(叫《素吞与婼娜》)、老挝(叫《素吞坡》)、缅甸和印度等亦曾改编其为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

云南民族口头传唱艺术凝聚着云南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独特的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土壤,孕育滋养了丰富的神话、史诗、叙事诗、传说、歌谣,传唱艺术大都以活形态存在(一些民族还以经籍的形式流传),与祭祀仪式、风俗活动等紧密相连,展现了云南各少数民族卓越的创造才能。口述神话故事和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起源于古代傣族渔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时期。人们在传授农耕生产技能的同时,也把吟唱的唱本和技艺一代一代承袭下来,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佼佼者即优秀的歌手(章哈),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尊重,作为傣族古文化的继承、保存和传播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但现在要想找到像当年的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刀正乐等演唱技艺精湛的傣族民间艺人,已经不太容易。因此,云南民族口头传唱艺术急需切实有效的抢救措施和保护计划。2013年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与婻木诺娜>》,忠实反映了傣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并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