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直过故事:曾经疟疾横行的勐朗坝,如今兴旺发达

yy5.png

1.jpg

2.jpg

3.jpg

图片  |  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如今是全县政府、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到历代统治者、傣族土司领主和汉族地主奸商,以及本民族上层的压迫和剥削,拉祜族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居住在澜沧县东北部以及双江、临沧、景谷、镇沅、元江、墨江等县的拉祜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社会经济发展比拉祜族的其他地区较为迅速。由于受到汉族的影响,自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拉祜族社会经济形成了封建地主经济。当时他们所使用的农具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耕作粗放。由于耕牛、农具不足,不选种,不施肥,拉祜族地区的水田和旱地的产量都比较低。他们的手工业有打铁、纺织、制竹器等,但一般作为自给自足的副业,很少在市场出售。

因为土地占有制比较集中,在当时拉祜族地区除汉族地主外,也有少数本民族地主。汉族地主、奸商往往利用青黄不接时期,向拉祜族农民放高利贷,利率很高。秋前,拉祜族农民借食盐或茶叶6斤,秋后就要还谷子130斤;秋前借酒三十碗,秋后也要还谷子130斤。过去流传的“谷子熟,拉祜哭”的民谣,正是拉祜族人民痛苦生活的写照。

居住在澜沧西南部以及孟连、耿马、西盟、沧源、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也占总人口的一半,在傣族封建土司领主的统治和汉族地主奸商的贪婪敲诈下,生活更加贫困,生产更加落后。当时拉祜农民种的粮食除去被剥削的以外,所剩的只够四五个月的食用,因此长年累月靠采集野生植物,如红毛薯、山葫芦、地枇杷、鸡树果、马尾根、苦莲子等来充饥。来自汉族和傣族地区的铁制农具,经过奸商的残酷盘剥,一张犁铧一般要用130斤旱谷才能买到,缺吃少穿的拉祜族农民根本无力购买,铁制农具十分缺乏。例如当时的西双版纳新抚掌全寨24户、181人,也只有21把锄头、4把砍刀,因此有“一架犁头半年粮”、“一把锄头锄三代”的传说。由于缺少铁质农具,拉祜族农民只好用竹刀刈草,用木锄碎土,用木铲点种,用竹手铲中耕。

生产工具太落后,拉祜族农民只能刀耕火种。通常只是把树木砍倒烧光后,简单地锄、犁一下(有时甚至不锄、不犁),就种旱谷、玉米或荞子,很少中耕,绝不施肥,任其自然生长。二三年后,等到地力消耗殆尽,就抛荒不要,另行砍树烧山或在抛荒后经过七八年轮歇的土地上栽种。因此,这些地区旱地的占有权是不固定的,谁种谁收,随种随丢,他们叫做“蒿枝开花随人种”。但是,对于水田和经过长期加工的旱地,占有权已经确立。

拉祜族历史上“重自由,轻迁徙”,生产状况长期又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了拉祜族对于森林、土地、籽种等的依赖和迷信,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及耕作方式。

视频 |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片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拉祜族人民享受到了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于1952—1956年分别实行土地改革或和平协商土地改革。通过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以及直接过渡等政策,于1958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拉祜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根本改善,许多地方种植了双季稻,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建起了规模可观的炼铁、农机、制糖、纺织、造纸、水泥、采煤等厂矿企业,其中澜沧铅矿是云南省著名的大型企业。还兴办了一批发电站,仅澜沧县有兴建大小电站70多座,全县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电力照明。原来各县、区、乡间只有崎岖小径,现在兴修了公路,邮电事业已能为最偏远的居民点服务。国营商业和农贸市场繁荣,普遍办起小学,县有中学,还培养出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一支有文化的民族干部队伍业已初步形成。昔日瘟疫流行,死亡率很高的拉祜族地区,由于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建立,疟疾等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过去令人生畏的勐朗坝,如今已变成兴旺发达的新兴城镇。

勐朗坝是澜沧江以南一块宽10几平方公里的盆地。勐朗坝古时本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地方,清代就有近万名傣族、拉祜族、哈尼族人在坝子上居住耕作。早在1881年,清王朝就在这里设置了相当于县一级的“镇边厅”,行使管理全县的行政职权。但在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一场因镇压引起的民族仇杀和相继而来的大瘟疫,使得坝上的居民大部分死亡或逃走,昔日富饶的坝子成了人间地狱。坝外的人不敢轻易接近,更不敢下坝子来居住。人们提到这个坝子就谈虎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肥沃的盆地,没有人开垦、治理,野草杂树疯长,成了大小野兽出没的地方。“要下勐朗坝,先把老婆嫁”的民谚因此而来。

自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军移驻勐朗坝之后,消灭了疟疾等传染病,人们不断迁入,勐朗坝重现生机。后来,澜沧县以此作为县城所在地。如今,勐朗坝坝子已完全变了样,坝区土地肥沃,沟渠水网纵横交织,比较适宜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渔等,是有名粮食总产区。勐朗镇占据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通往缅甸国和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边陲重镇,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国道214线横贯南北,县县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相互连接交错,是澜沧地理位置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

视频 |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片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拉祜族没有书面形式的文学,也没有过登上艺术殿堂的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作品,人民世世代代所创造的一切文学艺术成果,埋没在山乡村寨,鲜为外界所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民族工作者和拉祜族干部,共同深入到民间去向民间艺人调查采撷,拉祜族民间文化宝库的大门终于开启。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先后整理出版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拉祜族民间诗歌集成》《拉祜族民间故事》《拉祜族苦聪人民间文学集成》《拉祜族民间舞蹈》《拉祜族谚语俗语语集》(拉祜文、汉文对译)《拉祜族文学简史》(民间文学部分)等数百万字的民间文学资料和研究专著。这一件件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口头文学作品,先后被搜集起来,经过翻译、整理出版,以其独特的民族韵味,逐渐走出山寨、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是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的拉祜族文化出版物。因为忠实反映拉祜族民间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也为拉祜族文化史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资料。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