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如今云南阿佤山区沧源一带佤族的日常生活。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从前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习惯上称为阿佤山区)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云南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因为高山纵谷的隔阻,千百年来,这个“住在山上”的民族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万物,那怕是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朵云彩、一阵风,都有自己的灵魂。而作为一个对于稻谷有着强烈依赖的山地火耕民族来讲,佤族几乎将对种族生存强大的渴望全部倾注到祈求稻谷丰产的祭祀活动。每年,伴随着新地开荒、谷种落地、稻谷抽穗、新米进家,各个部落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繁杂的祭祀活动。其中,最为盛大隆重的则是拉木鼓。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通常比一个健壮男人的身体还要长,外形如同一只独木舟,鼓心被凿成一个极度张扬的女性生殖器造型。阿佤人坚信,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举行隆重的拉木鼓活动,新生的木鼓便能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将其旺盛生殖能力成功转嫁给稻谷,为他们换来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秋天。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片段
长期以来,佤族与汉族、傣族、拉祜族居住在同一地区,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陆续有大批汉族矿工进入阿佤山区,开采银矿,并在此落户。清初,汉族贫苦劳动人民来到这里的更多。在班洪、班老部落一带由石屏人吴尚贤开设的茂隆银厂,矿工曾达两三万人之多。内地商人前来经商的也不绝于途。1800年,清政府因害怕"聚集丁夫,滋生事端"而关闭了茂隆银厂。不久,在西盟永广一带又有汉人开矿建厂。这样大规模的开矿建厂,对佤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因为汉族人民带来的铁器和水稻种植的技术,这一地区的佤族锻铸铁器、冶制银器、种植水田和使用耕牛,都是从这时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聚居地之一的班洪地区封建领主性质的社会经济,大约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班洪王”对部落辖区的土地享有最高的所有权,依附于土地的佤族人民是他的隶属民。在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中,班洪地区的一切,包括土地、山川、甚至森林中的虎、象、鹿、豹等都属于“班洪王”所有。虽然人们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也有合种、换工、借种、雇佣、债务、租佃等形式,但性质却不尽相同。譬如合种关系中已产生了剥削因素;雇工关系比较普遍;债务关系相当严重,约有60%以上的农民借债,而富裕阶层都不同程度地用高利贷盘剥农民。
居住在镇康、永德一带的佤族,与前类地区的显著差别是,水田较多,土地占有集中。地主、富农依靠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占有的优势,对广大农民进行地租、雇工和高利贷剥削,早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阿佤山区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地方,英国早已垂涎班洪、班老一带丰富的银、铝矿。1934年1月,英国公然武装侵占矿区,制造了有名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部落首领邀集周围十多个部落,剽牛立盟,组织武装,誓将英国侵略者赶出国门之外。景谷、澜沧、缅宁(今临翔区)、双江、耿马等地的汉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各族人民组成1400多人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前来支援,打得侵略者狼狈不堪。但是国民党政府屈服于英帝国主义的压力,强迫遣散义勇军,压制佤族人民的反抗斗争。1936年,以班洪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王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严正声明阿佤山“自昔远祖,世受中国抚绥,固守边疆……我佧佤山数十万户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愿断头颅,不愿为英帝国牛马,此志此情坚持到底”。佤族人民大义凛然的呼声,得到举国舆论的响应,终于挫败了英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
1949年12月,佤族人民和云南各族人民一起获得了解放。由于阿佤山地处边疆,情况比较复杂。1951年,中央民族访问团深入阿佤山区,传达党对佤族和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佤族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佤族地区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954年6月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成立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1965年3月成立了西盟佤族自治县;1985年12月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至此,佤族主要分布的各县都相继建立了自治县。佤族自治县的建立,实现了民族平等和佤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图片 | 佤族特有的民俗拉木鼓和祭祀活动中的剽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佤族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领导佤族人民走向了社会主义。在镇康和永德,佤族人民和当地汉族人民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地主制度,接着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沧源、西盟、澜沧、孟连、耿马、双江等大多数佤族地区,则不实行土地改革,而是采取了直接过渡的政策,通过互助合作,发展生产,逐步消灭和克服不利于生产和民族发展的剥削因素和原始落后因素,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自从佤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动下,佤族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境安宁的新佤山正向各族人民揭开神秘的面纱,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快步向前。
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佤族地区积极改造完成稳产高产农田,兴修水利灌溉设施。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围绕增收,调整结构,发展茶叶、橡胶、泡核桃、甘蔗、林业等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工业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财政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培植支柱财源,实现增收的主要渠道,更是壮大区域经济的关键。佤族人民立足资源优势,先后兴建的地方民族工业初具规模。如沧源境内的莲花塘煤矿储量达1500万吨,是滇西南储量最大的煤矿,目前年产10万吨生产线已建成开采。
昔日的佤族地区缺医少药,许多疾病流行猖獗,群众患病只有求神送鬼,杀鸡占卜。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先后建立。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佤族地区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医疗救助制度的逐步建立,佤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阿佤山的交通运输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佤族地区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自阿佤山的柏油路已通往各省、市、自治区,把阿佤山与祖国内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在佤族地区,程控电话容量不断扩充,无线市话、移动电话用户迅速增加,数字传输宽带网延伸至乡镇,无线上网变成现实。阿佤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与身在祖国各地和异国他乡的朋友交谈,新中国成立以前靠鸡毛、火炭、木刻等传递信息的历史成为了遥远的故事。沧源佤族自治县城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边城,很多建筑都有佤族传统建筑的风格,是云南边境地区最有魅力的县城之一。经国务院批准,位于勐梭龙潭湖畔的西盟新县城于1996年正式破土动工建设,2000年西盟新县城建成并实现顺利搬迁,如今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两个全国仅有的佤族自治县县城,也在小城镇建设步伐的推动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5年,佤族地区又加快了以民居改造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彻底改变了阿佤山几千年来人畜同在一间屋,几代人围着火塘住的落后生活方式。如今,佤山大部分农村群众告别了世代居住的狭窄、低矮、潮湿、人畜混居的茅草房,住进了安全、宽敞、明亮、人畜分居的砖瓦房。佤族人民通过抢抓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在绿色经济、矿电产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上大做文章,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片段
由于历史上没有文字,佤族民众长期采用木刻和实物记事。其部族千年迁徙发展史和文化,则是通过佤族祭师魔巴天才般的记忆,以叙事长诗《司岗里》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因此,对于佤族来讲,魔巴就是他们的文化传承者,是离神灵最近的人。几乎佤族所有文化现象都能在《司岗里》中找到源头。“司岗”是什么?一些民族学者的解释是山洞、是葫芦、是人类源出的母体,而对于一些佤族老者,还有“手牵着手一直不停往前走”等更多、更加宽泛的解释。2013年,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忠实反映了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的民族文学真实原貌,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近年来,佤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佤族人民与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阿佤山已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目的地之一。司岗里佤族文化生态村、沧源崖画、翁丁原始部落、勐来原生态走廊等旅游景点让游客流连忘返。2005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成功举办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向外界全面展示佤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打造了佤文化品牌。西盟佤族自治县成功举办中国佤族木鼓节,抢救、保护和发掘佤族文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热潮冲破大山的阻隔奔涌而至,佤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成功跨越千年时空的阻隔,成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先行者和受益者,让佤族人民看到了一个金灿灿的未来。
- 浏览 78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