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白族泥塑是以白族为主体的云南大理各民族创造的一项色彩斑斓、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大理民间一门古老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融入中原文化特征又兼具有白族文化自身风格的白族泥塑就十分盛行,并成为与大理的木雕、石雕相提并论、闻名遐迩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
白族泥塑应用广泛,白族民居装饰物件如房顶屋梁上的瓦猫、金马、碧鸡等吉祥兽、宗教庙堂里儒、释、道的人物塑像,还有公共休闲广场、文化墙上白族历史的帝王将相、忠臣义士等等以及小型工艺品及泥塑场景,都常常可见。白族泥塑在雕塑方法上虽与汉族大致相同,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它被赋予了白族的宗教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白族泥塑技艺源远流长,其作品包含白族社会人文思想与风俗习俗,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它是白族民间艺术宝库,也是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审美心理、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综合反映。泥塑是大理白族传统文化中传承使用普遍的手工技艺,加之大理州市政府多年来的鼓励支持,如今在大理地区每个自然村落的建筑上,都能看到白族泥塑的制品,它已经成为白族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之一。
图片 | 大理泥塑应用广泛,白族民居装饰件上常常可见。
白族泥塑技艺是一种传统的泥塑制作方法。它的制作程序大体是:先根据题材的大小、动作、形态搭好木制骨架,再在骨架上捆上稻草,用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压紧、糊牢;等这些粗泥七分干,再糊细泥,然后把人物神态刻画出来;到泥塑全部干透产生大小裂缝,再加修补;泥巴干透后把表面打磨光洁糊上绵纸、压平、再涂一层白粉;最后根据人物形象上色、彩绘。
白族泥塑表现的题材多与宗教有关,如佛像、本主像等。因此,白族村落宗教庙堂里那些栩栩如生的塑像更讲究用料:泥土要用大山里无污染的蚂蚁包胶泥;塑佛的土中加的是土制绵纸和丝麻;做骨架的木材只能选用香樟木、扁柏或秋木,以表现出民众对神灵的崇拜。
白族泥塑起源的历史已难以稽考。但从云南诺邓、宝丰、天井等地古寺庙、古建筑中所遗存的材料中,就可以看出:最迟在明代白族的泥塑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诺邓村的玉皇阁,玉皇阁始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为三层殿阁式建筑。周边的文庙、武庙、龙王庙、本主庙、观音寺、万寿宫、古岭寺等,里面都有泥塑佛像。现在诺邓好多村民家中都还保留着大量清代泥塑佛像。
2011年11月,白族泥塑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由于历史的原因,白族泥塑曾受到很大冲击,当年一些依靠家族传承的艺人,靠着这一门技艺养家糊口,才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如今,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公布命名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对白族泥塑项目进行抢救记录,建立了档案,使这一濒危的技艺得到有效保护传承。
图片 | 苏龙祥正在制作泥塑作品。
云南大理凤仪“春醮会”,又称办皇坛,是新年里凤仪镇最为热闹的一桩大事。从正月十三的接帅活动起,直至正月十七开斋谢神,全城男女老少沉浸在祈福纳吉的喜悦当中昼夜狂欢,称为“大闹元宵”。其中用纸扎成的“帅”,传说是姜太公封过的值年太岁殷蛟,老百姓通称帅老爷,是掌管人间吉凶祸福的神灵。这些年,镇上很多采扎老艺人相继去世,采扎工艺多由苏龙祥一手完成。
苏龙祥,大理市凤仪镇凤鸣村人,1974年生于泥塑世家(家中五代人均从事泥塑面塑行业,苏龙祥为第四代泥塑传承人),现年44岁。7岁时,受爷爷泥塑技艺熏陶,耳濡目染下对白族民间泥塑艺术抹下一缕情愫。2016年,他获得大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称号。
苏家世居大理市凤仪镇凤鸣村,从第一代曾祖父开始便与泥塑结缘,历经祖父和父亲,到苏龙祥手里已经是第四代。苏龙祥对泥塑的钟情正是得益于凤仪、家族的传承。
视频 | 《大理守艺人》白族泥塑篇片段
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悟性使得苏龙祥对家传的技艺格外的上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泥塑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泥塑成为了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十七岁那年,在小件泥塑上小有所成的苏龙祥正式拜师,开始学习大件佛像泥塑的制作。
和小件的泥塑工艺品相比,大件的佛像制作方法又有所不同。
首先要选定吉日,苏龙祥用上好的柏树做神桩,根据佛像的形态,做好木制骨架,打上阴阳巢,将放有金心、银胆、玉器、宝器的布制荷包放入阴巢内,随后盖上阳巢,画上佛像的五官。再用布制的荷包放入七米、七茶、桂圆、荔枝、大枣做佛像的脾胃;至于肠子,则用红绿布缝制,大肠2.8尺代表28星宿,小肠1.2尺代表12功曹,“肠内”灌满五谷,代表一年四季,五谷丰登。
这种工艺,叫做“装藏”(zang),也称“装脏”,是佛教造像中特有的仪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早在唐宋时期,佛像装藏工艺便已十分盛行,千年之后,在有着“妙香佛国”的大理,装藏工艺依然不曾懈怠丝毫。
上粗泥之前,苏龙祥在骨架上捆稻草或钉木条,目的在于增大佛像体积的同时减轻重量,达到防震的效果,随后用纤维、稻草、泥巴加水拌匀发酵糊在骨架造型上,制作过程中,每上一层泥就要用一层草绳压实,直到做出大致的形态。
等粗泥七成干时便要开始上细泥,完善衣纹、衣褶等各部分的形体塑造。上完细泥后,苏龙祥还需沐浴焚香,开像做出五官,给整个塑像细致的刻画。在佛像整体制作完成后,再用70%的石灰,20%的绵纸,10%的糯米稀饭及少许油沙混合成传统的纸筋灰,再对佛像进行批灰打磨。
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着色作为最后一道工序最是讲究,需得结合塑像的身份和当地村落的实际情况,方能搭配衣着色彩。
至于颜料,苏龙祥喜用的还是各类传统石色,加上桐油、蛋清,调配出来的颜色,不但明亮艳丽而且还具有防水、防晒、不易脱色等特点。
苏龙祥酷爱绘画,尤其喜欢大理民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绘画,这个爱好和他的泥塑手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了让手艺更精进,1990年至1994年间,苏龙祥跟随民间有名望的老艺人学习泥塑、绘画和浮雕等制作工艺,并创造性的将多种工艺融会贯通运用于作品当中。他将大件的佛像制作方法和小件的泥塑工艺相融合,采用传统沥粉勾金、凿活的方式,结合现代油画和传统工笔画,再以色彩搭配,使人物神形兼备,流光溢彩、栩栩如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白族民间“甲马纸”,用于祈福消灾、宗教祭祀,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苏龙祥开创先河,将寓意吉祥的甲马文化以浮雕形式加附在自己制作的茶杯土陶之上,这是乡音的倾诉,或许还有些许装饰意味,但却毫不乖张。
视频 | 《大理守艺人》白族泥塑篇片段
大理醇厚的本土文化是苏龙祥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凭借一身扎实的泥塑、面塑技艺,再加上对生活细微独到的观察体会,苏龙祥的每一件作品都力求把大理泥塑文化独到的韵味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些年,苏龙祥的作品遍布云南各个寺、庙、观、阁,学徒从小到四五岁的孩童、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多不胜数。面对这些徒弟,苏龙祥不仅不收学费,还供吃住,要有学成出师的,还会将自己的活计分送给他们。
苏龙祥现在的目标是建一所泥塑、面塑博物馆,而最大的心愿是将自己亲手绘制的《大理茶马古道》长图塑制完成,并开始《五朵金花》系列的创作,逐渐将电影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承泥塑艺术。
图片 | 苏龙祥的作品之一。
大理作为白族主要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方面因独树一帜而名扬古今中外。这些手工技艺及手工实物是看得见的文化,而附着在技艺之上的文化则是无形的,包括技艺所涉及的风俗人文、语言、情感等等。实操的技艺可以传承,难的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将人文方面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作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集中英文非遗文化纪录片《大理守艺人》在历经三年的策划拍摄和精心制作后,才终于面对大众。《大理守艺人》以白族布扎、白族泥塑、传统手工造纸、凤羽砚台、鹤庆泥塑、鹤庆银器、甲马、剪纸、剑川白族土陶、剑川梅园石雕、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13项民族手工技艺,在精彩荟萃的浓缩影像里,深入浅出地描摹和展示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深厚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的温度和蓄积着文化的能量,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于一身的大理手艺人,成为了大理守艺人。
点击购买《大理守艺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 浏览 707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