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云南大理剑川作为全国木雕艺术之乡闻名于世,土陶制造在这里也有数千年历史。据地方民俗学者李汝恒先生调研,剑川海门口遗址曾发掘出大量陶器,民间素有“上登瓦,不用敲打声嗡嗡响”之说(上登即为剑川县南古村落)。
公元713—792年间,剑川的第一座城池建在今甸南上下登(古称上下墩)一带,史称“罗鲁城”,《元史·地理志》载:“罗鲁城,在州治南十五里,唐时有此城,即瓦窑村北”。由于这里地质土壤优良,适于制陶,且陶制品物美价廉,畅销滇西各县千年,深受群众喜爱。
大理甸南民间至今一直在从事陶业生产,其中剑川县甸南镇海虹上登村的陶制品最受欢迎。每周周六是甸南的赶街天,这天会有很多的陶器摆在214国道两旁,从上登村到天马、发达,一条长约2公里的公路边,甸南出产的陶制品琳琅满目,有摆件、茶盘、花盆、碗、鱼缸等等,这里还以“陶制品一条街”远近闻名。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白族土陶篇片段
在大理剑川,土陶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剑川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土陶。
小儿一出生,先开启的是陶罐里的甜白酒。小儿五六月大,看大人吃饭会咂嘴时,家人就用小小的陶罐给他们熬米汤,加点火腿蔬菜,开始让他们尝食物的味道。再大一点,陶罐里的米汤就改成软乎乎香喷喷的粥饭。在大人的心里,米是最安全的食物,母乳不能满足孩子所需时,他们就想方设法给孩子熬米粥、煮米饭。而土陶罐,就是最好的器具。烧几颗木炭,把陶罐放边上,慢慢煮着,等炭烧得差不多,陶罐里的味道也正好。
老人与陶罐,更有分不开的联系。白族有句老话“老了变成小孩子”。人老了,大部分人性格变回单纯,身体机能也发生变化。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老人不能跟家人一起吃硬饭,就用土陶罐焖饭吃,加一点肉末,一点新鲜蚕豆瓣或豌豆,有时候加蔬菜,半粥半饭的煨煮恰好适合他们的牙和胃。
病了煨药,自然要用土陶药罐。药罐跟煮食物的陶罐不一样,有点像茶壶。用它熬药,不会产生化学作用,治病效果更好。
图片 |大理甸南早期装茶储粮用的黑陶陶罐。
在剑川传统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土陶罐。那些土陶罐也因用途不一呈各式各样。炖汤用的稍大,烤茶用的最小,带手柄和过滤杆。焖饭用的跟烤茶用的形状差不多,但容积比茶罐大。盛放酱菜的土罐是另外一种类型,较为美观。这些陶罐的作用在每一个甸南家庭都得到尽情发挥。很多人家里还有一个用了几代的炖肉土罐,已经用得里外都是黑色,但家中老人都认为土罐越老煮出来的肉越香,特别是祖先留下来的土罐,里面已经有一层亮光,最能保持肉食的原汁原味。
家有土陶的甸南人家兄弟分家时,都会抢着要陶器。水酒和米、面等食物放在塑料或铁制容器,容易变质变味,放进陶缸,不生虫,能保持食物原有的清香,老鼠对它也没办法。
不仅如此,土陶里还盛放着剑川浓浓的生活滋味。不仅女人做月子吃的甜酒就封装在陶罐里,男人喜欢的泡酒也在陶罐里。剑川人还擅长酿制生活滋味,一到冬至,就做油卤腐、豆瓣酱、韭菜花、啤萝卜、猪肝胙等滋味可口的酱菜,这些酱菜,放到别的容器就担心它们的保质期,装进陶罐里,多久也不会霉变,而且味道越放越香,色泽越放越好看。
老人过世,灵柩前一直放着一副碗筷和一只焖饭用的土陶罐。出殡时,就一下子打碎土陶罐。老人们说,那是要逝者带去天堂用的。而供奉祖先灵位的香炉,也是土陶的。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白族土陶篇片段
即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储物器具,土陶在剑川人的心中,还是最好的器皿。一个耄耋老人说,因为它们是土做的,土是他们的灵魂和根。
剑川白族土陶使用的原料是泥土,也就是粘土 。当地的粘土含净土成分达90%,产于蝴蝶坪,此地距上登村有6至7公里,这里的泥土粘合性很优良。其次是沙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这也是当地产的一种细沙。陶器高温火烧时,要掺入沙子,以防燥裂。操作时,用水、细沙和粘土按适当的比列相互混和,再加入水掺和,然后人赶着牛踩踏这些混合物(土、沙、水),使其均匀混合。制陶的工具主要有转盘、尺码、竹泥刀、竹圈、布、泥钩、拍板、印板、卵石等。
烧窑是在一个由土坯搭建的非常简易的土窑里,窑的规模也不大。几个师傅先把做好的土陶产品小心地码放,这些看似很杂乱的码放其实是非常精心的,是由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摆码放,要求疏而稳固,既要能多装也有通烟通气,更不能挤压、不能倒塌。然后将窑口封死,在窑底部点火。师傅们使用的都是木材烧火,先用小火慢慢把窑内湿气熏干,然后逐渐加大火力,最后要掌握在800度温度左右,不能再高,这也是土陶的标准烧法。在烧制的最后阶段要“烟熏”,这是产生黑陶的关键,师傅们使用当地产的松树“明子”为材料,将明子点燃产生的黑烟灌入到整个窑中熏制,使陶器的表面完全黑化。
经过差不多20多小时的烧制和烟熏后停火。此时开窑一看,前一天码好的东西基本都是原样摆放着,除了上面有些浮灰和多了几块掉下来的土块外,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土陶码放得非常好。用长钳子挑出一把小壶来看,上面依然烫手,轻轻擦拭掉上面的浮灰,黝黑湛亮,泛着金属光泽,很漂亮,烧制得非常成功。
图片 | 甸南烧制陶器的窑洞依然遵循土陶的传统烧法。
这种用“明子”熏出来的黑陶是剑川白族土陶里非常有代表特色的一种。所有的环节都是纯手工完成,加上封窑后两天的渗炭工艺,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炭会自然渗入制品,从而成就了黑陶黝亮的色泽。正因每件黑陶手工和自然成形上的差别,所以每一件黑陶制品,都独一无二。但并不是每窑都能完全成功,也有烧坏几件或整窑报废的时候。
开窑之后,大师傅得守在窑边严格控制温度并决定加温、撤火的行动,几乎一夜不得合眼。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丝毫不敢大意。
土陶这一行在甸南当地一直是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其实家家都会做,虽然没有什么机密,但当地著名的大师傅们靠的都是心血的付出与认真的态度。过去做花盆相对简单一些,而现在甸南陶窑多做茶具、酒具、炊器、花瓶和一些生活用品,同过去的土陶花盆有了很大的差距,甸南师傅们现在也开始学习更多美术知识、现代生活理念,还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土陶工艺渐渐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视频 | 《大理守艺人》剑川白族土陶篇片段
大理作为白族主要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方面因独树一帜而名扬古今中外。这些手工技艺及手工实物是看得见的文化,而附着在技艺之上的文化则是无形的,包括技艺所涉及的风俗人文、语言、情感等等。实操的技艺可以传承,难的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将人文方面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作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集中英文非遗文化纪录片《大理守艺人》在历经三年的策划拍摄和精心制作后,终于面对大众。
《大理守艺人》以白族布扎、白族泥塑、传统手工造纸、凤羽砚台、鹤庆泥塑、鹤庆银器、甲马、剪纸、剑川白族土陶、剑川梅园石雕、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13项民族手工技艺,在精彩荟萃的浓缩影像里,深入浅出地描摹和展示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深厚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的温度和蓄积着文化的能量,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于一身的大理手艺人,成为了大理守艺人。
点击购买《大理守艺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 浏览 676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