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流转的时光里,在一次一次与金银铜铁的对话中,小锤手艺早已融入了大理新华人的血液里。
新华村素有“水乡银都”的美誉,从唐代南诏国时期开始,这里的人们便一直从事金、银、铜等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凤凰山下,黑龙潭边,少年打银,小锤声声。一千多个年岁里,仅凭手里的一把小锤,新华炉匠们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西突北进,演绎了一段又一段关于银器的传奇。
今天,响了千年的锤音依旧在新华村此起彼伏,代代相传的手艺,于历史长河中淘洗、蔓延、历久弥新。而那些关于新华小炉匠“走夷方”的传奇故事,却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独家记忆,特别是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及其传承人母炳林的故事。
视频 | 《大理守艺人》鹤庆银器篇片段
母炳林,男,1970年出生,白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母炳林小小年纪就跟随姑父学家传的银器锻造手艺,14岁起跟随姑父当起了走村串寨的“小炉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加工打制民族饰品和器皿。为了学习磨练安身立命的手艺,足迹踏遍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青海、甘肃、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云南多地当了几年“小炉匠”后,姑父带着母炳林到民族手工艺比较发达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一边为藏族同胞加工银腰带、银藏刀、佛箱等藏族传统银器银饰,一边学习藏族银器加工技艺。
眼界开阔了,母炳林发现仅靠家传的手艺谋生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不了大师。有一天,当母炳林说出想另拜名师的想法时,姑父虽感到意外,但还是很支持。经过一番打听,母炳林得知,稻城县有一位藏族老人手艺相当好。“我们新华村做饰品,一般用银器做,可这位师傅是把黄金与白银相结合。而且当地是用从沙金里提取出的黄金,做出来的饰品效果大不一样。”母炳林已经观察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银铜制品在技巧和样式上有着很大差别。他边看边做、边拜师边学艺,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技艺和风格。
拜师的过程并不顺利,好在母炳林坚持了下来。后来他还拜过其他很多少数民族老艺人为师,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制作经验。他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鎏金、走银等各项技术,把师傅们传授的技艺发扬光大。
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母炳林不但熟练地掌握了周边各民族银饰制品加工制作工艺,还学会了沙金提纯、鎏金、银走铜等技法,并将这些技法与传统新华银器制作相结合。他对金银铜镶嵌、鎏金、贴金等工艺进行了创新,研究多年的“木纹金”材料合成技术,一直在设法克服多种金属混合锻造的难题,想在作品上呈现出以铜、银等金属制作的 “赤霞流云” 的艺术效果。2011年,母炳林研究的“木纹金”材料合成技术,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多种材质不同熔点和多种属性结合的困难,终于在传统银工艺上呈现赤霞(铜)流云(银) 的艺术效果。这是在金银铜镶嵌、鎏金、贴金等金属手工艺上创新、提升的一种新工艺,大大提升了传统工艺的精细程度。
图片 | 母炳林和他的作品之一。
“云天起云鹤,大翼飞腾九万里;石寨开石门,小锤敲过一千年”。这是鹤庆新华村石寨子雄伟门楼上的对联。在阳光闪耀着碎银子般的光泽中,新华村收获了白银和“真金”——村民富了。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母炳林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现在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认真学手艺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银都文化将如何传承?”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人随便学一下,甚至连基础手艺都没有学好,就跑到全国各地开店了。工艺品用机器大批量生产,就缺少了手工打造的灵动。”在母炳林眼里,每件作品,都是生活印记的升华,要细细打磨。
从事金属手工艺多年以来,母炳林喜欢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手工艺品在造型、纹饰、工艺与实用性上的平衡点。他擅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相融合,用独具匠心的手法来展现不一样的白族银器文化。
母炳林认为,纯手工做的银器,有独特的纹理和韧性,那些复杂、灵活的图案,用机械是做不出来的。虽然有些工序可以用机器代替,但不能彻底放弃手工。想起多年来自己拜师学艺的艰难,结合近年来传统手工艺难以发扬光大的困境,母炳林希望找到肯学的人,将手艺传承好。“目前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些很喜欢艺术,但苦于没有较好的实践平台,所学的很多东西实用性不强,造成就业难。”母炳林说。他正在筹建“鹤庆手工艺文化传承园”,就想为艺术院校真正喜欢艺术、愿意学手艺的人搭建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
“如果没有文化的依托,再精美的工艺品也是冰冷的、没有生命的。”母炳林坚信,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定会给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带来惊喜。
视频 | 《大理守艺人》鹤庆银器篇片段
银,这种在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贵金属,凭借白族匠人的智慧和一双双巧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恰恰又是这种新生命装点着白族人的一生,让短暂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正是白族人对银的这一份执着,造就了大理不计其数的银匠铺千年不衰——“小锤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白族村寨鹤庆新华村,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已经成为云南银铜器手工艺中心,“鹤川匠人”的美名传誉海内外。同样,大理祥云也拥有璀璨的制银历史,这里的百家锁、纯银筷子等都是重要的民族地方特色礼品。
大理作为白族主要聚居地,是白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方面因独树一帜而名扬古今中外。这些手工技艺及手工实物是看得见的文化,而附着在技艺之上的文化则是无形的,包括技艺所涉及的风俗人文、语言、情感等等。实操的技艺可以传承,难的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完整的将人文方面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作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集中英文非遗文化纪录片《大理守艺人》在历经三年的策划拍摄和精心制作后,才终于面对大众。《大理守艺人》以白族布扎、白族泥塑、传统手工造纸、凤羽砚台、鹤庆泥塑、鹤庆银器、甲马、剪纸、剑川白族土陶、剑川梅园石雕、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彝族白依人火草布织造技艺13项民族手工技艺,在精彩荟萃的浓缩影像里,深入浅出地描摹和展示了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深厚积淀。
也正是因为这份历史的温度和蓄积着文化的能量,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于一身的大理手艺人,成为了大理守艺人。
点击购买《大理守艺人》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图片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十三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大理守艺人》
- 浏览 1021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