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哈尼、白、傣、苗、壮、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实时显示,现在还有侗族户籍人士、土家族户籍人士一起生活在云南。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世居或绝大多数在云南居住,被称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虽然人口不多,但民族之丰富堪称民族博物馆,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在与汉族的互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绚烂的文明成果。
比如蒙古族,生活在云南的蒙古族。
图片 | 从上世纪80年代后, 云南兴蒙乡恢复了每年举办“那达慕盛会”的民族习俗。
云南蒙古人自称卡卓人又译喀卓人,即中国云南玉溪通海县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和分布云南其他地区的蒙古族的统称,人口主要集中在云南兴蒙蒙古族乡。
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 统一了云南。元朝统一后,留下了众多蒙兵屯守,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云南玉溪白阁村后凤凰山上。卡卓人先人即为13世纪蒙古军队征战至云南时所留下的基层官兵。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元朝政权彻底溃败,留驻在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汇聚在杞麓湖西岸的渔户村(今兴蒙乡),成为一个蒙古族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
生活在云南的这一支蒙古族在760多年的历史变化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卡卓语”,这个语言是由部分北方蒙古语和兴蒙地方语、当地白族语、彝族语等合为一体的独特语言。它也与北方蒙古语有很大差异。这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大多数的短元音和辅音、语法结构与北方蒙古族语相同,词汇只有少数与北方蒙古族语一样,只能在本乡流通。
在姓氏中,云南蒙古族们仍保留着旃姓、期姓、奎姓、华姓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姓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卡卓人识别认定为蒙古族,人口约13000多人。如今,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也是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图片 | 云南蒙古族人依然供奉着成吉思汗。
兴蒙乡是1987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的民族乡,位于通海县秀丽的杞麓湖畔,凤山脚下,有5个自然村,蒙古族占98%。
元朝以后,远离大草原的云南蒙古族居民,离开了马背,过着上山而樵,下水而渔,缘田而耕的生活。他们利用杞麓湖丰富的水产资源,捕鱼捞虾,以发展渔业而著称,并打桩垒埂,移石筑坝,把湖边大片沼泽地变成了数干亩良田,使蒙古族聚居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兴蒙乡1988年才建乡,解放前一直叫作渔夫村,当时整个乡也仅有3000多人,再加上这里的蒙古族人迁徙至此已久,在文化上已经和当地各个民族相似,所以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他们竟然是蒙古族人。
700多年来与当地的彝族、哈尼族等民族互相融合,在饮食方面,他们已经完全本地化了,习惯与通海一带的汉、彝等民族相差不多。在文化和风俗上也已经趋近与当地民族,但是依然在服饰建筑上保留着蒙古族图腾等草原符号,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特的“混血语种”。虽然已经过了700多年,但是这里的蒙古人依然供奉着成吉思汗,这里的三圣庙就是最为著名的景点,里面供奉的正是成吉思汗父子。
问到兴蒙村里的男女老少,他们都能明确地告诉你:他们是蒙古族。他们很为自己是蒙古族而自豪。
图片 | 烧烤湖鲜是“卡卓宴”的特色。
虽然离开了草原几百年,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兴蒙乡白阁村依然保持着蒙古草原的传统节日。最为热闹的是"那达慕盛会",那是蒙古族最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蒙语的意思就是娱乐或者游戏,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盛会。白阁村的"那达慕盛会"中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射箭,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和激情飞扬的篝火晚会。
兴蒙乡那达慕大会最大看点是,可以吃到地地道道的“卡卓宴”。蒙古族祖先虽然以烧烤牛、羊肉为主食,但随着兴蒙人落籍杞湖畔以后,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兴蒙蒙古族乡人自称“卡卓人”,从而在这里形成的美食也称为“卡卓宴”。
云南蒙古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节日。在云南兴蒙乡,最令人称道的风俗是"接柴"。当有人上山砍柴,家里的人必须按照古规到路上去接,并替挑柴人挑一程,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文明和睦、互相关心的美德。
图片 | 云南蒙古族的服饰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一些风格。
过去,云南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长袍,腰间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建国后,男性服饰由原来蒙古袍改为对襟服装,纽扣为布制搭,颜色为黑、灰、深蓝色,与当地汉族的服饰趋同。
云南蒙古族妇女的服饰和头饰则很有特色。妇女上装一套共三件,第一件是贴身衣,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臀;第二件衣服居中而无领,手袖、衣长与第一件相同,穿着时衣袖反卷至肘和臂之间;第三件外衣是无袖无领,衣长只及腰部的对襟小褂,小褂左右两边各钉一排大小不一样的圆型银扣,腰间扎一条布腰带,在衣袖、高领和腰带两端都绣着精美鲜艳的图案和花边,三件衣服长短搭配,穿上后颇为美观大方,这种衣饰的高领、弯尖、袖口及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一些风格。
云南蒙古族妇女头饰又称“三叠水”,鞋子首饰亦很有讲究,分少女、少妇、中老年妇女三种形式。青少年时,她们戴凤冠帽,两条发辫绕在帽边上,辫尾扎红缨。成亲后的妇女不戴帽子,用包头围在头上。生过孩子后,她们的头发要全部盘绕在头上,用包头帕盖起来。
过去的云南蒙古族妇女都会做自己的民族服饰。她们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式样做立领,胸襟上镶银扣,但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的蒙古族衣服要长得多,一直到膝盖,后来因为要下水打鱼捞虾,就短了,衣服更是越来越短。她们认为这是时尚,穿着方便劳动干活。
图片 | 云南蒙古族热闹最具特色的舞蹈叫“草墩舞“。
兴蒙乡的蒙古族跳乐尽管源于彝族,但一经变迁为本民族的艺术,已经注入了自己的民族个性。从他们的舞蹈中也可以看出,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民族传统气质和在舞蹈动律上的反映。还有最特别的草墩舞,草墩作为兴蒙人的“土沙发”甚至是在云南各地都常见的家具,经过研发和创新,将草墩融入到舞蹈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云南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每个族姓有宗词。在5个自然村内有观音、三圣宫、财神天王、鲁班、龙王、山神、土地等10多座庙宇,大的庙宇还有定期庙会,其中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最为盛大,会期5天5夜,举行宗教祭拜活动, 搭台唱戏。由于本地蒙古族建筑业发展较早,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也是蒙古族群众崇拜的对象,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是蒙古族的"鲁班节",在外地搞建筑的人都要赶回来过节,村里杀猪宰羊,抬着鲁班雕像,载歌载舞、巡游各村,同时进行耍龙、跳蚌壳、划彩船等活动。80年代初,兴蒙乡恢复过"那达幕"节,全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等。
视频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宣传片。
云南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优势的宝贵资源,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又是云南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它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基,以特殊的消费人群为市场,经千百年历史变迁迄今仍具有无穷的魅力和传承价值、历史价值。筹建于1987年的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牢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的精神和指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多年来依托丰厚而独特的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摄制、出版和发行了一万余种以弘扬民族文化,特别是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原创优秀音像出版物,涉猎几乎所有的云南少数民族,被外界誉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库” 和 “云南民族文化的音视频数据库”。
- 浏览 648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