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昆明的满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共庆颁金节

1.jpg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哈尼、白、傣、苗、壮、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实时显示,现在还有侗族户籍人士、土家族户籍人士一起生活在云南。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世居或绝大多数在云南居住,被称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虽然人口不多,但民族之丰富堪称民族博物馆,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在与汉族的互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绚烂的文明成果。

比如生活在云南的满族。

2.jpg

3.jpg

4.jpg

图片 | 生活在辽宁丹东的满族在共同垦荒劳动中,与汉族相互融合,形成了满汉信仰交融和理想观念上的统一,形成了当地满汉一家的独特春节文化。

满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及北京、天津、西安、成都等大中城市也有分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满族的人口数为10423303人。

由于过去满族统治者所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中国近代史上的腐败屈辱相关,再加上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东北强行“扶持”并建立过伪“满洲国”,所以从辛亥革命开始,几乎整个民国时期,在排满情绪影响下,许多满族人隐瞒民族成分,不敢承认自己是满族,或改成汉姓汉名。这样,在满族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人口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现象。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满族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恢复了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应有的待遇。许多之前隐瞒民族身份的满族人恢复了民族身份,满族的人口数量也因此成倍增长。

在云南的满族,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思茅、楚雄、曲靖、红河等地州市。虽然人口较少,但分布却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都有满族。

至于云南满族的来历,普遍认为是元朝时候忽必烈大军南征云南时的遗留。昆明大观楼长联上有一句“元跨革囊”说的正是忽必烈南征云南的典故。

5.jpg

6.jpg

图片 | 京剧大师关肃霜在《盗仙草》中的扮相以及生活照片。

满族入居云南始于清初,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贝子彰泰率满、汉两族官兵10万攻入昆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此后,随官或经商进入、抗战进入以及上世纪中期后进入云南的满族同胞与日俱增,纷纷定居昆明等地。昆明的如安街等地曾是满族聚居的地段,旧时有“旗人街”之说。云南有名的中秋月饼“火腿四两坨”,也是清末满族人胡云峰在昆明开办的“合香楼”糕点铺所发明的。

辛亥革命后,有的满族留在云南,有的迁回北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许多满族来到云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满族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教师、艺术家、医生、学者等一大批人员,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云南支边。还有是全家人一起从东北革命老区随着整个工厂、单位搬迁来到云南,从此他们便留在云南为当地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虽然云南红土地上的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习俗方面与东北黑土地聚居区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满族人上进心强,兢兢业业工作,谦虚礼貌待人等民族性格依然很浓,所以在云南不少战线上都有业绩突出的满族同胞。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关肃霜。关肃霜,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出身于湖北荆州贫苦满族艺术家庭,1949年巡回演出到昆明,便永远落脚于这片红土地上。她开创了关派京剧艺术,还把云南少数民族中的景颇姑娘黛诺、哈尼女英雄椰枝等民族优秀儿女的形象推上了京剧舞台。

7.jpg

8.jpg

9.jpg

图片 |吉林伊通至今保存着满族神秘的萨满文化传统习惯。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从1994年起,在昆明的满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都聚在一起,欢度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颁金节。

满族食品极富特色,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有菜点100余道,其菜肴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

10.jpg

11.jpg

12.jpg

图片 | 来自昆明的满族同胞金女士展示家中收藏的满族旗袍。

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饰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穿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圆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13.jpg

14.jpg

图片 | 云南民族村的满族院,汲取了东北本溪满族民居大院构建方式,同时又注入昆明四合院建筑的大量元素,因此,被认为是两地民居建筑的完美组合。

“说部”是满族民间文学特有样式之一,它是一种由民间艺人创编并传讲的散文体长篇叙事文学,又被俗称为“讲古”,与中原市井间的说书艺术类似。每部作品的篇幅都很长,须把整部大作品分成若干分部来逐次讲述。搜集到的长篇说部作品有《东海窝集传》《红罗女》《金兀术的传说》《两世罕王传》《东海沉冤录》和《黑水英雄传》等十几部,普遍具有情节震撼人心、人物个性鲜明、语言气势夺人的艺术特点。因说部作品常以本民族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为题材,故多带有历史传说性质。而短篇传说在满族民间也有很多,像《萨布素买军草》《火烧船厂》《珍珠门》《大马哈鱼》等,都是颇为脍炙人口的。

满族民歌,可分为“萨满祭祀歌”和“民间小唱”两类。萨满祭祀歌是旧时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场合由萨满演唱的礼神之歌,其韵律、调式带有浓烈的原始艺术气息,所唱内容因不同氏族而异。民间小唱,又可细分为“渔猎歌”“情歌”“仪礼歌”“时政歌”“儿歌”等等,在不同的聚居地域,分别流传着《跑南海》《大风天》《摇篮曲》《子孙万代歌》《阿库里》《出征歌》《跑马城》等谣曲。

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开始学习、使用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清中期以后,满语逐渐被放弃,满族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内部和旗籍官员,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仍然使用满语。到20世纪80年代,除了东北个别边远地区和新疆的锡伯族少数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满语已渐渐消失。但是,作为曾经广泛使用的语言,满语在许多地方的汉语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东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汉语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满语语音和词汇。留居于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后裔,多操掺杂着当地语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个个的“方言岛”。

视频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宣传片。

云南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优势的宝贵资源,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传统技艺,又是云南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它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基,以特殊的消费人群为市场,经千百年历史变迁迄今仍具有无穷的魅力和传承价值、历史价值。筹建于1987年的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牢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的精神和指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多年来依托丰厚而独特的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摄制、出版和发行了一万余种以弘扬民族文化,特别是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原创优秀音像出版物,涉猎几乎所有的云南少数民族,被外界誉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库” 和 “云南民族文化的音视频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