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集中英文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片断
个碧石铁路拥有不逊于滇越铁路的传奇历史,这都是源于金属——锡。锡是尖端工业,尤其是制造先进武器必不可少的材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从而引来了列强的觊觎。1904 年滇越铁路开工前,法国即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其中就有“滇越铁路云南段建成后,法国人还可展筑支线 ”的条款,矛头直指个旧的“大锡”。
为了国家资源不被外国人染指,1912 年,个旧乡绅联名上书云南都督蔡锷,要求民间集资,自建个旧至蒙自、建水的铁路国道。蔡锷深表赞同并批复。1913 年,由滇署铁路公司与个旧股东组成官商联合,成立“个碧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1909年,个旧厂务招商局改组后设立了个旧锡务股份有限公司。并随着1910年滇越铁路以及后来的个壁石铁路的建成,个旧的锡矿更加便利的出口到国外。同时,聘请国外的工程师及购买各种机械设备,建设洗砂厂、制炼厂、动力厂等工程,使个旧的锡产量在1909年至1939年的13年期间达到了全国锡产量的90%,揭开了云南冶金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序幕,为中国锡工业生产历史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笔。
个碧石铁路以民族独立自主的典范、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云南近代史上最闪光的一页。在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 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中,特别是第二集“ 因锡而生 因锡而兴 ”用纪录片形式集中采访、记录个碧石铁路与闻名于世的个旧大锡的故事。
图片 | 个旧“锡行街”的老照片。
个旧,因锡而生、因锡面立、因锡而兴,是世界闻名的“锡都”,具有悠久的锡业历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武王改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贲古”就是远古时个旧的谓称。个旧卡房冲子坡发掘的东汉冶炼遗址,证明了距今两千多年前,个旧先人们就已掌握了铜、锡矿的采选冶技术,在两汉时期已初具规模,元、明时期有了较大发展,清末民初,伴随近代工业的崛起而得到迅猛发展。
300年前的康乾盛世,个旧锡业空前兴旺,带动了个旧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个旧,纷纷建立会馆,开掘洞尖,开办炉号,一时呈现繁荣景象。这时,在个旧出现了走街窜巷的外地“小炉匠”,白天在街头为人们修锅补盆,顺便收点散锡,晚上打制一两件烛台或是酒壶等锡器放在挑里,次日走街时把它卖掉,积累起一定资金后,便开起了固定的打制锡器的堂号,成为个旧锡器兴起的开端。至清代后期,个旧大桥附近的“光明街”已渐渐聚焦起几十家专门打制锡器的手工作坊,并逐渐形成相当规模,这条街后来改名为“锡行街”。锡器制作从此成为个旧的传统手工艺而流传下来。
图片 | 锡器制作中的石范浇铸工艺被称为"工艺美术界的活化石"。
民国初年,个旧的锡器制作渐渐繁荣,并涌现出一批颇具艺术价值的珍品,锡器大师李伟卿的代表作品《关云长勒马望荆州》代表中国参加“巴拿马亚太博览会”的国际展出并荣获金奖,这一历史性作品的出现成为个旧锡器跨入锡工艺艺术殿堂的标志。
民国二十九(1940年),日机轰炸个旧,人心惶惶,锡业萧条,工艺行业日渐冷落,“锡行街”歇业。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锡工艺行业有所恢复,但终因艺人离散,重操旧业者寥寥。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地方工艺美术事业,把长期流散的锡器制作艺人罗耀福、林尚瑛、周维涣、宋文兴、张汝林、蔡宗发等人组织起来,成立锡器生产合作社。不仅恢复了传统锡工艺品的制作,而且在品种花色和构图制作上创新出近20个新品种。并于1956年送北京展出,得到当时朱德副主席及国内外客商的较高评价。
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公私合营,使“锡行街”消亡。一大批前人留存的锡工艺珍品被视为“四旧”而毁,个旧锡工艺行业再次进入低谷。
图片 | 个旧“锡行街”的旧址。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锡工艺行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使凋零的锡工艺重绽新蕾。1978年,建国以来的第一个锡器制作工厂——个旧市锡工艺美术厂成立,罗耀福、林尚瑛等老艺人受聘工作,并尽心传授了一大批传统锡工艺新人,为个旧传统锡工艺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期间,个旧锡工艺代表人物——李宗泽(李伟卿之子),10多年来设计出新品80多件,带出徒弟李子森等40多人,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其代表作品“八珍”锡器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1988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个旧又先后成立了多家锡工艺美术厂,使个旧的传统锡工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锡基合金”运用及“浮雕填漆法”等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应运而生,成为国内外贸易的畅销品。特别是“锡画”产品的出现,成为个旧锡器独有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李子森的带领下,在传统锡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先后研发出“斑锡”“浮雕冷挤压”“磨砂抛光”“锡与多材质结合”等技术,突破了传统锡器的工艺表现形式。使锡工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锡工艺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取得丰硕成果。被授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
锡器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采坯、碾坯、放样下料、扳金成型、手工抛光、焊接、手工雕刻、錾花等工艺流程。如今的锡器制作普遍使用石范浇铸工艺和斑锡工艺。其中,使用手工雕刻和打磨的青色或红色粉沙岩,铸型制造出精美器物的石范浇铸工艺被称为"工艺美术界的活化石",是世界现代模具最古老的技术源头。而斑锡工艺品则通过器具制作、模具使用、装饰雕刻、特殊工艺处理,制作出精美的锡制品。
如今,个旧锡器制作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三百多年来的古老技艺、历史文化和匠人精神,在个旧锡工艺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随着个旧的发展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视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集中英文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片断
个碧石铁路是一条代表云南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的铁路,不仅历史内涵丰富,文物点众多,铁路穿行于红河水系的崇山峻岭之间,自然景观雄伟壮丽,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的出版,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从个碧石铁路建设的历史中,感受那个时代有志之士的光荣与梦想,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立精神,弘扬和传播历史文化。
第一集 滇越铁路 开放起始
19 世纪初,西方殖民者不断侵入东南亚及中国云南。眼见大英帝国在中国处处确立势力范围,不甘落后的法帝国,也步步进逼,意图通过修筑铁路来逐渐控制拥有丰富锡矿等资源的云南,成为其殖民地。1903 年 10 月,通过《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这一不平等条约,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和通车管理权。随即,法国于 1903 年动工修建滇越铁路,其滇段穿越了云南众多高山峡谷,渗透了数十万中国劳工的血汗,1910 年实现全线通车。滇越铁路全长 855 公里,是云南对外开放的起始,但是是被动的对外和开放。
第二集 因锡而生 因锡而兴
个碧石铁路拥有不逊于滇越铁路的传奇历史,这都是源于金属——锡。锡是尖端工业,尤其是制造先进武器必不可少的材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从而引来了列强的觊觎。1904 年滇越铁路开工前,法国即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其中就有“滇越铁路云南段建成后,法国人还可展筑支线 ”的条款,矛头直指个旧的“大锡”。为了国家资源不被外国人染指,1912 年,个旧乡绅联名上书云南都督蔡锷,要求民间集资,自建个旧至蒙自、建水的铁路国道。蔡锷深表赞同并批复。1913 年,由滇署铁路公司与个旧股东组成官商联合,成立“个碧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三集 伟哉陈公 寸轨巨擘
1917 年,在修建过程中,滇蜀铁路公司会呈政府,考虑到“本路无成功之望”,函商个旧锡矿股,将交入股银 800 万两股本归还股东,取消官商合办方案。云南政府退出股金, 取消官股后,个碧石铁路即成为地道的民营、私营铁路。“个碧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和陈鹤亭,成为了个碧石铁路的标志。从 1914 年起陈鹤亭连任个碧石铁路总理,在旧中国,为云南争权益,不让法国滇越铁路公司染指个碧石铁路;重视、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凑集资金;又创意性地于开办个碧石铁路银行发行铁路行钞票、铁路银行券;保存路款,汇集资金,边建路,边营运,以营补建,终使个碧石铁路告成,并成为中国第一条创办银行、发行股票的民营铁路国道。
第四集 寸轨沿线 城市风貌
个碧石铁路呈“T”字形,横笔两端分别是碧色寨、个旧,交接点为鸡街,竖笔下端为石屏。碧色寨经鸡街至个旧长近73公里。由鸡街经建水至石屏长104公里。全为6寸轨距, 有隧道18 座,桥梁40座。1915 年开工,1936 年 10 月 10 日全线通车。从此,结束了滇南地区几千年来大量物资人背马驮的历史及个旧大锡外运、中转的困难,是滇越铁路的延展与衔接机车。
第五集 碧色丰功 名动天下
碧色寨站台,是滇越铁路上的百年遗存,是个碧石铁路的起始。碧色寨车站是鸦片战争后,法国根据 1903 年《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修建的滇越铁路,和中国修建的个碧石铁路、米轨与寸轨交汇换装的一个车站,对研究中国铁路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均通过蒙自转运。滇省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家外国银行、 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第一个火电站等先后诞生于此,这也凸显了它在云南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六集 百年寸轨 民族自立
百年寸轨,以它存在的特色,让历史和人民铭记。随着铁路、公路的飞速发展,时速不到 30 公里的米轨机车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1990 年,鸡个线停办货运业务,由此,寸轨铁路彻底完成了在云南发展与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个碧石铁路与滇越铁路一起结束了云南几千年来的人背马驮史,个碧石铁路以民族独立自主的典范、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云南近代史上最闪光的一页。
图片 | 当年米轨与寸轨并行的著名照片,图片翻拍自云南铁路博物馆。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6 集中英文音像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用纪录片形式采访、记录云南这条百年民营铁路寸轨国道的斑斓历史。纪录片把镜头对准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后代、股东家族后人及铁路沿线与铁路有很深情缘的人们,对准研究那段历史的铁路专家及文史学者,由此形成一份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的铁路记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影像保存价值。
2021 年 12 月《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完成印刷出版,即将发行。成片中文版6集时长为138分钟,英文版6 集时长为135 分钟,视频总时长273 分钟。
视频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集中英文出版物《百年寸轨个碧石 永恒的民族自立精神》片断
- 浏览 487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