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已黯——追忆云南舞蹈王冠上的珍珠周培武先生

微信图片_20231017165059.jpg

惊悉周培武先生于2023年7月因病在昆明逝世…… 足音犹存,念远行。

周培武先生是一位唯美扎实的现实主义舞蹈家,是云南舞人深入生活的楷模。他对于云南舞蹈编创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生如一日地追求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创造着精湛的艺术佳作。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培武能够在长年的艺术生命中,坚持不懈地精益求精,认真、执着、奋进、忘我地工作,正是凭着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创作出的艺术精品,让他终于登上了中国当代舞蹈事业的制高点。周培武所获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他用自已迄今为止的一生时间所书写出来的舞蹈人生,充满了艺术的光辉和理想的光华。

周培武是汉族人,但是在业界,人们却公认他能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的韵味表达得原汁原味。这得归功周培武坚持不懈地奔赴民间采风。周培武说:“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看法,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一套表达方式,假如我们不了解,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替代,这样就等于将少数民族歌舞的精髓给糟蹋了。”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曾有幸记录艺术家其人、其事、其舞蹈观念、舞蹈思想之沧海一粟……睹之以深情追思,沉痛缅怀。

视频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采录的周培武老师担任编导的云南歌舞晚会《舞彩云》片段,傈僳族民歌 《摆时》。

周培武先生的作品,即便不是舞蹈界专业人士也知一二。从较早期他与其他编导合作完成的《阿诗玛》《爱的足迹》,到后来的《舞彩云》,再到《丽水金沙》《太阳女》等,每次都让民众产生了无限的感慨。舞蹈界专业人士们一直很尊重周培武先生,因为他在大家眼里是一位真正富有才气的优秀编导。在今天偌大一个中国,舞蹈编导人才层出不穷、代有新人,但像周培武先生这样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对自己的艺术作品精益求精、而且佳作不断的编导,委实不太多见。云南号称舞蹈大省,而正是因为有了像周培武等人这样的优秀舞蹈人才,才让云南这个舞蹈大省的称号名副其实。

如果把云南舞蹈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比作一顶华美的王冠,那么,周培武则不愧是这顶闪烁光华的王冠上一颗耀眼夺目的珍珠。可以这么说,周培武不但是云南舞蹈事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国当代舞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但有益于云南舞蹈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当代中国舞坛留下重重的一笔。全面观察周培武的舞蹈作品,虽然每次创作的出发点、目的和环境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他所达到的有目共睹的艺术高度。无论是他与其他编导合作完成的那些大型作品如《阿诗玛》《舞彩云》等,还是那些小作品,都无不贯穿着这个特质。这种特质是在一种对于艺术形式的灵敏认知基础上经过充满感情地悉心打磨而获得的,因此其中充满着充沛的情感因素和细腻的表现手法。所以,周培武在舞蹈创作上的艺术特质不啻为充满了艺术的光泽和灵性。

视频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采录的周培武老师担任编导的云南歌舞晚会《舞彩云》片段,布朗族弹唱《好日子》。

云南另一位舞蹈大家刘金吾曾这样讲述周培武的故事:1950年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到达昆明时,万人空巷的春城大街上,一位献花少年引起了时任访问团副团长王连芳的注意,他亲切地摸了摸少年的头,问他:“将来长大了干什么工作?”少年毫不犹豫地说:“跳舞!”王连芳连声说:“好,好好努力,长大一定会成舞蹈家。”并题字勉励。

30年后,当年立下长大后要“跳舞”铮铮誓言的献花少年不负所望,在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与他人合作的彝族双人舞《橄榄歌》获编导二等奖,《红鱼和水草》获鼓励奖,“周培武”的名字逐渐开始为云南舞蹈界乃至全国舞蹈领域所知晓,大家纷纷走近他的舞蹈,了解他的艺术之路,方知“跳舞”二字在他生命中的分量。

周培武20岁才被选进云南省歌舞团从事舞蹈专业,不算上乘的身体条件使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力量和汗水。他从不存有侥幸的心理,也从不接受别人廉价的捧场,而是以不懈的勤奋在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正当周培武采摘着第一批成熟的果实的时候,命运向他挑战了:病魔,罪恶的病魔,一连串地向他袭来。先是肺结核,后是半月板损伤,再是……看着自己那条肌肉萎缩得像木棍的腿,“改行吧?”其中任何一条理由就足以证明自己并非逃兵。疾病在折磨着、打击着一个对事业充满信心的人的意志。然而,周培武顶住了。勇气和决心始终陪伴着这个强者。

如果说“跳舞”是周培武年少时在心底埋下的种子,那么真正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继而开出璀璨艺术之花的,则有赖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云南沃土的滋养。20世纪70年代末,周培武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收集了大量舞蹈素材和相关资料,让他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崭露头角的《橄榄歌》《红鱼和水草》,这两个作品正是他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初步学习的成果。由此开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逐渐成为了周培武舞蹈艺术创作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他舞蹈艺术之路的始终。

1978年以后,他的心、他的事业像是插上了翅膀。玉龙山、拉祜山的小径上,处处留下他的足迹;瑞丽江畔,红河岸边,时时现出他的身影。每到一地,他就为当地群众演出,多少年来从未看过舞蹈表演的边疆同胞露出了开心的笑颜。丰厚的生活基础,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热爱,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周培武不断地收获着创作的果实。这些故事都发表在 《舞蹈》1984年06期、刘金吾撰写的文章《忠于事业的人——记云南省歌舞团舞蹈编导周培武》,这是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

3.jpeg

2.jpeg

周培武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举办“中国舞蹈七十年——名家五人谈”活动(云南场)发言。

周培武作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云南舞蹈界的舞蹈编导,其最为突出的艺术造诣与舞台创造体现在他的舞剧编导创作当中。舞剧创作更能体现一个编导的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舞蹈编导的叙述技巧、表现能力和戏剧性场面的呈现正是这种素质与能力的表现。在他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编导的那些代表作当中,舞剧创作的艺术价值,远在那些"十八怪"趣味与"风情串烧"展览的作品之上,他们应该走出华丽包装下的自我重复,继续创造,燃烧激情,奉献出更多他们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创造的舞剧佳作。

舞蹈家肖钢在署名文章《但愿舞业长久 四位舞蹈编导速写》中写道“周培武采风回来,我去到他家,7点钟了,他还捧着一本《舞蹈艺术》,没吃晚饭。人晒得黑黝黝、瘦精精。趁他吃饭时,我环视了一下房间,没什么家具,椅子倒有七八个,像会议室。显眼的是,傈僳族的琵琶,拉祜族的芦笙,古怪的树根,孔雀毛,泥面具等等,满是采风生活的痕迹。”

对民族文化常怀敬畏,对艺术创作秉持初心。中国56个民族,仅云南就有25个世居民族,在周培武看来,这是云南舞蹈创作得天独厚的资源,而如何用好这些宝贵的民族舞蹈资源,讲好云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更是云南舞蹈编导的责任。为此,多年来,他不仅以强劲的脚力走遍云南大地,更深扎于广阔而浩瀚的民族文化中。周培武曾透露,他为此(《云南民族风情录》)作了两年的准备,下乡采风,逛博物馆,泡图书馆。他的案头工作历来做得精细,扎实,他的舞蹈语言都能精雕细琢,平中见奇,精致而不俗气,典雅而不呆板,流畅而不浮野,很见他的功底。

3689af91db34c4864940ffe8626fb9a.jpg

10.png

图片 | 周培武先生在云南各地的采风留影。

经由长期深入、扎实的采风以及在对于自身艺术创作严格要求下的大胆试验,反复推敲、琢磨、修改,由周培武编导或参与编导的《版纳三色》《大地·母亲》《云南民族风情录》《爱的足迹》《阿诗玛》等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云南民族舞蹈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独特的云南民族风情,更探讨了具有普世性的永恒命题,可谓亦民族亦世界,质朴又崇高。周培武自己也说,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它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赋予我们云南文艺工作者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我们想这一次要搞成一台有学术价值,有审美价值,有观赏价值的作品晚会,这在风情歌舞上又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起点。所以,我们从框架结构到选材,到每一段落的处理都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常常定了又推翻,推翻了又定,有时吵得脸红脖子粗,有时卡在一个地方几天没有进展,有时也为找到一个好点子而欢喜若狂。反正不找到最佳方案决不罢休。单讨论结构就花了近两个月。有时进展不下去了,又到社科院、民委去看资料、开座谈会,经过反复的推敲形成这个初型。”

周培武于文化沃土之中,深入体察民族审美、悟道民族精神。他在创作中不仅运用动作与动作关系的技法,还探索着动作与生活、动作与生命、动作与存在关系的编舞方法。以《阿诗玛》的黑色块为例,色块是感情流与心理场的撞击,周培武的操作十分简化,是彝族声、色、形的提炼。老虎的叫声,黝黑的颜色和硬中显软的形象,这都是彝族长期在山野间、在生活中陶冶出来的形式感觉和美感。呈现出原生态“顺拐”的“打歌”被周培武发展成一脚深一脚浅的步伐,它既显示了性格,却又不似一般所表现的伪“英雄状”,绝妙之处还在于它紧紧连接着抱头逃逸的样子。一列汉子勇敢地踏向世界的第一步,却又露出自我防卫、保护的样子。它既是生动、真实的,又是本能心态的呈现。在一阵狂吼、呐喊后一这是民族的阵痛,《阿诗玛》诞生了。

IMG_9641.JPG

IMG_9646.JPG

图片 |周培武在此书中回顾自己的舞蹈生涯,并为中国的舞蹈事业有感而发。

周培武坚持长年下乡,是他事业成功的一大优点。他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在创作上不守旧、不滞后,对新思维与新技法一直努力追求。他有令人佩服及出色的舞蹈示范能力,有比较谦和的作风与成熟的心态。

对于自身的艺术要求几近严苛,然而在生活之中,被周围的人亲切唤之为‘’周大爹‘’的周培武又是一个生活极为简单,极为随和、和蔼可亲的人。周培武的学生高成明说“恩师是个对生活无过高要求的人。以恩师的专业能力与名气,理应得到与之相符的待遇,然而每每为其他团队和机构创作大型作品之后,对报酬的数目却从不在意,基本给多少他都乐而接受。最让我为之不平的是,几乎其做的每一台大型作品创作费竟然只相当于一个小作品的数目,这与当下那些所谓大师收的天价相比,恩师总是淡然一笑:不少了,反正也用不完……的确,对这不多的血汗钱,恩师不仅不会享受,甚至将其大部分用于资助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那些喜欢跳舞,渴望学习和深造的孩子。”

视频 |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采录的周培武老师担任编导的云南歌舞晚会《舞彩云》片段,彝族海菜腔 《金鸟银鸟飞起》。

回望周培武的每个作品,我们都能体验到他那种认认真真的创作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创作功力。周培武不仅有活跃的思维和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意识,还具备了综合的文化素养。从《橄榄歌》一直走到今天,在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追求、探索下,周培武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作品,其中《丽水金沙》《大阳女》等作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不但充分展示了自我,丰富了自我,还把美丽留给了观众,留给了广大人民。由此,我们油然产生出对他无比的敬佩之情。

“采撷高原五彩云,飘逸一生舞魂魄”。周培武从《橄榄歌》一路走到今天,是舞尽潇洒,硕果累累,一生为舞的人生价值的很好实现。此时,作为个人一生的追求,周培武所品的橄榄味一定是苦涩过后的甘甜之美,而且是从心底发出的甜。

杯盏之间,长谈之际,话当下风流,忆往昔风雨。生死不过循环,下一轮回,愿周老先生与云南民族舞蹈继续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