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碧塔海(现在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格萨尔王》中提到的“毒湖”。
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30%,创造了红土高原上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他们在独特的山地农耕、宗教神话等文化生态中,孕育了一些优秀动人的神话史诗和民歌,并通过歌谣演唱流传下来。
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这些形式优美多样、内容丰富变幻的诗歌艺术,只有用音韵唱段表现出来才有了特别的动人之处。它们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制作出版,历时3年拍摄制作而成,是一部非常全面的、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传唱艺术史料,收录作品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包含了民间叙事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古歌、创世纪神话史诗等类型,涵盖了《阿诗玛》《格萨尔》《哈尼哈巴》《梅葛》《查姆》《达古达楞格莱标》《四季生产调》《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司岗里》《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等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十一个传唱艺术的经典内容,堪称云南民族口头传唱艺术史料大全。
本期向您继续介绍《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中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片段
《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据专家统计,有300多部,15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这是不完全统计,如《鬼岭大战》是2002年在民间发现,《日扎幻化宗》是2003年在民间发现)。就以不完全统计数据计算,把这部史诗与欧洲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比较,其《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共计27693诗行,《格萨尔》史诗是《荷马史诗》的56倍。又把她与目前世界上已经编订成书的最长史诗亚洲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部史诗比较,这两部史诗有207000诗行,《格萨尔》史诗诗行是印度史诗诗行的7.5倍。
在150多万诗行的史诗中,从头至尾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名词汇是“多康岭”,抑或“多康白岭”“多康白岭国”“岭国”“白岭地”“花花白岭”等等。对“岭”的叙述之多,就如“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时不断重复的“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拜佛求经去”的自我介绍。如果说“东土大唐”是唐僧念念不忘的口头禅,那么,《格萨尔》史诗中的多康“岭”,就是史诗叙说的“通瓦衮曼”(意为”人人向往之境”)。
《格萨尔》史诗,除创作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译文翻译复杂外,还因雪域高原的地理区域文化特征,其民间收藏的版本十分繁多。如贵德分章本、果洛抄本、玉树抄本、甘孜抄本、德格竹庆寺抄本、德格印经院木刻本、德格八邦寺木刻本、德格俄支木刻本、昌都江达县瓦热寺木刻本、甘肃铅印本等,其中最早的七部木刻本是古德格辖区(古“岭”中心地)的《仙界遗使》《英雄诞生》《赛马称王》《大食财宝》《卡契玉宗》《地狱救母》《大食分牛》。以上这些抄本和木刻本,恰巧都在史诗中记载的多康“岭 ”(白岭国辖区内)传承。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片段
在民间走访搜集资料中,发现一大批记忆力惊人的《格萨尔》史诗说唱艺人,他们是扎巴、玉梅、洛达、曲扎、阿达尔、才让旺堆、桑珠、玉珠、贡却才让、阿旺嘉措、昂目、次旺俊美、次仁占堆、次登多吉、才让加、昂亲多杰、卓玛拉措、阿尼等。其中,说唱艺人才让旺堆,他凭自己惊人的记忆,可以说唱148部。在这些说唱艺人中,从家庭经济状况看,绝大多数是贫苦农牧民,有的甚至靠行乞维持生活;从文化程度上看,绝大多数目不识丁;从出生籍贯看,绝大多数是“多康”人,尽管他们现分布在中国西部各省区,但只要稍一考查他们的历史,不出四代,就会发现他们的祖父或祖母是“多康”人,抑或与“多康”有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这里把多康“岭”作为重点突出,那是因为格萨尔王是多康“岭”地人,150多万诗行的史诗,都几乎围绕多康“岭”地述说,史诗中无数次地提到“多康花花岭”“多康白岭国”“白岭通瓦衮曼地”等,格萨尔王一生的辉煌,都在这里发生、发展、结束。那么多康“岭”,其地理位置究竟在整个高原的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藏族的吐蕃王朝说起。
吐蕃王朝曾把整个高原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以西部阿里为中心的“阿里三围”;第二板块,是以中部逻些(拉萨)为中心的“卫藏四如”(卫藏四翼);第三板块,是以东部“灵”为中心的“多康六岗”(四水六岗)。《格萨尔》史诗内容,就发生在吐蕃王朝划分的第三板块内。其辖区范围,从古地理图上看,大约西以怒江为界,东至天全以西,北至黄河,南至云南迪庆一带。
地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的云南迪庆,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加之《加岭传奇》和《姜岭大战》两部中有关于迪庆的故事,格萨尔王的故事在藏族群众中也较为流行,并为纳西族、普米族、白族等同胞所接受。
在云南的迪庆,至今也有关于格萨尔王的风物传说,像碧塔海、热水塘都是与格萨尔王有关的,碧塔海就是《格萨尔》中提到的“毒湖”。
多康六岗的中心地“灵”,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世间多数人知道阿里、逻些,而少有人知道“灵”。因为随时间的久远,“灵”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绝迹,这对于研究《格萨尔》史诗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实际上,灵、林、岭这三字,字虽各异,但音相通,因为它们音相通,其意也相通(语音翻译问题)。岭· 格萨尔王,岭葱家族,岭班波,岭葱甲波的“岭”,就是由地名“灵” 慢慢演变为格萨尔王家族后裔的家族名词。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片段
《格萨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藏族长篇英雄史诗,史诗以格萨尔王为中心,以战争发展为主线,通过对格萨尔王一生南北征战降伏妖魔、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格萨尔》结构宏伟,内容广博丰富,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弘的气势,反映了古代藏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记录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走向统一的过程,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古代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格萨尔》的艺术成就堪称非凡。它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展示了一幅古代藏族社会的壮阔画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生动、形象的人物群像的刻画;“文备众体”,是藏族民间文学各种艺术形式汇集之大成;群众语言的典范,谚语的宝库。
图片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在本号微店及昆明部分书店有售
传唱艺术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传唱艺术老艺人现场录音、录像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保留民间艺人掌握的传统音乐文化,这种方式形象地被业内专家誉为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保护”。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3年时间走访拍摄9个少数民族、采录11部口传文学,最后出版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采集内容包括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彝族的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阿昌族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等等。《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以现代音像技术为手段、抢救性记录下这些歌声中的传奇,让它们历经世事依然光彩熠熠。
2014年4月,《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云南出版物首次获得此项大奖。它也因此成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 浏览 204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