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片段
传唱艺术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制作出版,历时3年拍摄制作而成,是一部非常全面的、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传唱艺术史料,收录作品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包含了民间叙事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古歌、创世纪神话史诗等类型,涵盖了《阿诗玛》《格萨尔》《哈尼哈巴》《梅葛》《查姆》《达古达楞格莱标》《四季生产调》《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司岗里》《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等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十一个传唱艺术的经典内容,堪称云南民族口头传唱艺术史料大全。
本期向您介绍的是《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中的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片段
四季生产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其起源时间的下限不晚于唐代。作为山区梯田生产技术及其礼仪禁忌的百科大典,《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单元的内容。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调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梯田耕作的程序、技术要领,以及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物候变化规律、节庆祭典知识和人生礼节规范等。
2006年5月20日,四季生产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起源于何时,由于哈尼族先民没有文字,《四季生产调》起源的具体时间不见文献记载,这个问题已不可考证。但是,哈尼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哈尼族的梯田稻作文化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四季生产调》又是其梯田稻作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说,《四季生产调》的出现相当遥远。
按照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推断,哈尼族先民由游牧转向农耕,应该不早于西汉,不晚于唐代。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把汉代之前"西南夷"的社会经济分为"耕田有邑聚"、"随畜迁徙"和"或土著或移徙"三种类型。这里说的"西南夷",泛指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所有族群,当然包括哈尼族先民。但是,哈尼族先民的社会经济属于哪种类型,很难断定。不过,唐代初年,哈尼族先民已定居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唐代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特产》中写道:"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这里说的山田,就是梯田;这里说的"蛮",应该是哈尼族先民,因为在云南境内,只有哈尼族的梯田是一流的,堪称"殊为精好"。这说明,唐代时,哈尼族先民的梯田稻作技术已很成熟。由此可以断定,《四季生产调》诞生于唐代之前。
《四季生产调》作为哈尼族梯田稻作技术的经验总结,唐代时已是非常成熟的歌谣。《四季生产调》起源距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片段
《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单元的内容。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调》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梯田耕作的程序、技术要领,以及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物候变化规律、节庆祭典知识和人生礼节规范等,包括泡田、打埂、育种、撒秧、插秧、拔秧、栽秧、薅秧、打谷子、背谷子、入仓等过程及相关的民俗活动。《四季生产调》体系严整,通俗易懂,可诵可唱,语言生动活泼,贴近生产、生活,而且传承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梯田生产技术的全面总结,也是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集大成之作。
在表现手法上,《四季生产调》大量使用对比、联想、白描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寓意生动,韵味悠长。《四季生产调》中使用最多的是白描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如《冬月的歌》:“河坝的雾气,像长翅膀一样飞起来了,冷风刮进寨子,翻动房头上的茅草,小鸟缩在墙角不动,树上的落叶满地跑。”虽然直白、朴素,却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正月的歌》:“正月来到了,山野的鸟兽动起来了;松林鹧鸪飞,草丛鹤鹊叫,山上马鹿跃,山凹草豹叫,山沟野猪闹,崖边麂子跳......仅仅几句白描,就勾画出了初春时节山野里迷人的一面。
鲜明的语言特色,是《四季生产调》艺术上的重要成就。它的歌词,采取自由体,长短句,不事雕琢,淳朴自然,言简意赅,却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如《六月的歌》中唱道:“快扛起锄头,去把田埂铲光滑。铲下杂草沤肥料,老鼠不敢来做窝,害虫不敢来吃秧。杀只小鸡祭谷神,谷神常在秧苗旺。”每一句歌词,都是日常用语,清新自然,浅显平白,易记易懂,是农民们所喜欢的语言。
图片 | 《四季生产调》体系严整、通俗易懂、可诵可唱;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语言生动活泼、直白朴素;传承历史悠久,传承的群众基础广泛。主要是“莫批”(哈尼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收徒弟的方式、家庭传承及在节庆或公众场合演唱等方式进行传承。
《四季生产调》演唱时没有乐器伴奏,也没有表演动作。这种演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吟唱,有歌唱,有吟诵,由于没有乐器伴奏,这样的吟唱,对演唱者的嗓音、演唱技巧和记忆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哈尼族中,很多人对《四季生产调》的歌词和曲调比较熟悉,莫批(《四季生产调》的真正传人)每唱错一句,大家都会记在心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莫批就像一个歌手,《四季生产调》唱得好不好,人们心中有杆秤,《四季生产调》唱得好的莫批,会有大批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一样的《四季生产调》,不同的莫批会有不同的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是由莫批自身的条件决定的,也是由莫批对《四季生产调》的理解决定的。莫批不同风格的演唱,通常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正规的《四季生产调》演唱,一般在重要的公众场合进行,如逢年过节的群众聚会上,村寨祭祀活动期问,或其他公众聚会场合。人们野外聚会时,莫批会演唱《四季生产调》。最常见的演唱,是在宾客满堂的筵席上。这时,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乘着酒兴,莫批会动情地演唱《四季生产调》。通常的演唱方式,是由莫批一人吟唱。众人应和。莫批每唱完一段,听众就会和一声“萨--萨--”或“萨--依--萨--”。这种和声,是对莫批吟唱的赞颂,类似于“好啊好”“唱得好啊”。
《四季生产调》见证了哈尼族梯田稻作文明的变迁历程,对人类梯田稻作文明所具有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直白、朴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风格给人以亲切感人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口传心授的《四季生产调》都在哈尼族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指导作用。
图片 |哈尼族历史上无文字,其先民积累的大量关于对自然、动植物、生产生活的丰富技能和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生活和民间文化知识体系,经过总结提炼,以通俗易懂的歌谣“四季生产调”一代代传承,使哈尼族农耕生产、生活的传统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四季生产调》与其他民间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四季生产调》是哈尼族农业生产的教科书,也是哈尼族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四季生产调》的字里行间,几乎都在讲述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活常识以生产知识为例,《四季生产调》详细地介绍了每个季节乃至每个月梯田稻作的程序,从泡田、打埂,一直讲到育种、撒秧、插秧、拔秧、栽秧、薅秧、割谷、打谷、入仓,详细地说明了梯田稻作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哈尼族农民就是一边哼着《四季生产调》,一边按照《四季生产调》讲的稻田耕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开展稻田耕作的。至于生活常识,在《四季生产调》中也是随处可见。如什么时间来什么鸟,什么时间开什么花,什么时候鸡鸭发情,什么时候牲畜爱动,什么时候人该做什么事情,等等,都有交待。《四季生产调》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在民间歌谣中是独一无二的。
《四季生产调》详细地记述了哈尼族的节庆活动、宗教祭祀,以及生活习俗,是研究哈尼族梯田稻作文化不可替代的民俗学资料,具有极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节庆活动在哈尼族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所有哈尼族重要节庆,在《四季生产调》中都有反映,如祭寨神、六月年和十月年等。《四季生产调》不仅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什么时间过什么节,还描写了节日期间做什么、怎么做。这些描写,对哈尼族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也是研究哈尼族节庆习俗的重要材料。《四季生产调》还描写了一系列大型的祭祀活动,也描写了很多小型的祭祀活动,并且对祭祀活动的时间、方法、祭品,甚至祭品的形状和颜色等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图片 | 朱小和,1940年生,男,哈尼族,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
《四季生产调》总结了哈尼梯田生产过程中许多独特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了解哈尼族梯田稻作农业生产,研究梯田稻作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四季生产调》中记载的这些生产知识,是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的,它既是生产实践的经验,又是宝贵的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尤其是随着外来强势文化大量涌入,哈尼族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传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能系统传唱《四季生产调》的长辈艺人和祭师已屈指可数,潜心学习四季生产调的年轻一代哈尼人凤毛麟角。《四季生产调》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四季生产调》的汉语译本,大多数翻译质量不高,句子拗口,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韵味,影响了《四季生产调》的传播和欣赏。
图片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在本号微店及昆明部分书店有售
传唱艺术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传唱艺术老艺人现场录音、录像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保留民间艺人掌握的传统音乐文化,这种方式形象地被业内专家誉为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保护”。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3年时间走访拍摄9个少数民族、采录11部口传文学,最后出版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采集内容包括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彝族的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阿昌族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等等。《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以现代音像技术为手段、抢救性记录下这些歌声中的传奇,让它们历经世事依然光彩熠熠。
2014年4月,《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云南出版物首次获得此项大奖。它也因此成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购买点击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 浏览 134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