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直到现在阿佤民众依然保存着一种和神鬼交流的民族习俗。
传唱艺术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策划制作出版,历时3年拍摄制作而成,是一部非常全面的、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传唱艺术史料,收录作品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包含了民间叙事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古歌、创世纪神话史诗等类型,涵盖了《阿诗玛》《格萨尔》《哈尼哈巴》《梅葛》《查姆》《达古达楞格莱标》《四季生产调》《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司岗里》《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等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十一个传唱艺术的经典内容,堪称云南民族口头传唱艺术史料大全。
本期向您介绍的是《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中的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片段
“司岗里”神话传说是一部在佤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佤族人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开天辟地、日月形成、人类起源、民族形成、部族迁徙、语言文字形成、物种驯化与种植、火的发现等各种万物起源神话,而且还包括了佤疾原始的历史、哲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佤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司岗里》神话传说渗透到化族社会各个领域,与佤族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有着紧密的有机联系,基至直接或间拔地塑造着佤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具有诠释一个古老民族的全部秘密和行为符号的多方面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佤族历史、文学、哲学,宇宙观、人生观,包括全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重要依据。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片段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 "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云南西盟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叫“巴格岱”的地方。
司岗里传说在佤族民间地区是广泛流传的,只是由于古代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族源是靠口碑相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资料来推论。司岗里传说中认为,自己拥有太阳、月亮、山林、动物及其一切,这一切都是有灵的,都按照他们的意愿存在,也主导着他们的生老病死。似乎,是自然的灵气创造了他们的语言,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能与天上人间的一切对话。于是才有了一部神奇迷离的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
司岗里传说中讲到第一批人类是地神捏泥而成,因生育密度惊人,而且只会生不会死,破坏了地球生态,故被天神消灭了。第二批人类诞生的时候就是说人是从“山洞”里出来,地球遭受的灾害没有多少改变,天神还是采取消灭的措施。第三批人类诞生的时候说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实际是天神有意保留而改变诞生方式的。
古代佤族人把人类起源传说为从石洞里、从葫芦里走出来,自己为先,其他民族为后,而且这山洞和葫芦生长的地方就在公明山和布拉德寨附近的山上。每隔5年都要到此圣地举行祭祀活动。无论如何,在佤族潜意识中,神话传说主导着他们的信仰与追求,而且俗成了许多生活的行为规范,从而支撑着某种很难改变的民族精神。所以,司岗里传说就以佤民族文化的主流意识导向着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
《司岗里》可以说是佤族历史以及佤族文化的总源头。首先有了“司岗里”才有佤族,才有佤文化。司岗里文化涵盖了佤族的木鼓文化、剽牛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酒文化等等。
2008年6月7日,《司岗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 由于古代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司岗里"传说都是口碑相传。
"司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是司岗里的大体意思。总而言之,"司岗里"的传说,就是人类历史的源头。过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司岗里》关于佤族的创世纪神话梗概是,在人类远古的洪荒时期,只剩下一个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岗里的高峰上幸存下来。这个女人受精于日月,生下一男一女。一天,阿妈正坐在岩石上采用天上的彩云织布,突然一头牛跑来报信,说她的儿女双双掉进海里去了。那时候司岗里群山的周围是苍茫的大海。阿妈焦急万分,就请牛去救。牛会浮水,下到海里把兄妹俩托在脖子上送到了岸边。阿妈真感激不尽,便立下规矩,把牛作为佤族永远的崇拜。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视频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片段
对佤族《司岗里》神话传说的收集、整理是从20世纪50年代米开始的。50年来,通过民族学者、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辛勤工作,《司岗里》的收集、整理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最多的是散文体的《司岗里》,同时也收集一些韵文体古歌《同岗里》。
1957年初、由云南西盟佤族治县马散窝努小寨大魔巴艾扫用佤语口述,经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组邱锷峰、聂锡珍和傅愫斐等民族文化工作者纪录、翻译、整理的《佤族历史故事“司岗里”的传说》,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司岗里》神话传说的搜集、整理的文本。邱锷峰、聂锡珍整理的“司岗里”文本,最早发表在《佤族调查资科》(之六),后又录在《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佤族历史故事“司岗里”传说》的搜集、整理,表明久待闺中千百年后的《司岗里》终于得到世人的瞩目。
图片 | 沧源翁丁古寨保留了原始佤族风土人情。
《司岗里》是佤族人民创作的许多关于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最流行的一个。源于悠远、神秘的“司岗里”传说,是佤族的创世史史诗,其含义为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所以沧源古时又称为“葫芦王地”,是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
沧源因佤族而传奇。沧源有佤族人口14.8万人,由原始社会末期一跃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云南临沧市西南部,国土面积2446.4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和1个农场,总人口18.78万人。沧源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东北部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北部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约147.083公里。
沧源因山水而灵秀。境内群山起伏、岭脉绵亘、层峦叠翠,孕育了雄伟奇骏的司岗里溶洞、国画长廊、天坑、勐来大峡谷、南滚河国家公园等自然奇观,森林覆盖率达73.3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
图片| 传统的佤族民俗“拉木鼓”和“打歌”仍然可以在翁丁看到。
沧源辖下的翁丁古寨至今仍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佤族人非常好客,如果主人外出或不方便接待外客(有丧事等),会在屋子门上插上绿叶树枝。除了插树枝的房子外,其他的民居建筑外来的客人都可以进入拜访。佤族常会煮茶和奉酒迎接。佤族有喝茶、喝酒前先“滴茶”(滴几滴酒或茶到地上)的习俗,其意是敬神送鬼,对鬼神说:有茶有酒,我不敢先喝,你们喝了我再喝。依然保存着一种和神鬼交流仪式的生活习俗传承。
运气好的话,在翁丁还可以看到传统的佤族民俗“拉木鼓”和“打歌”活动。“拉木鼓”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神林里祭祀后,全村寨的居民会拉着木鼓,唱着歌曲,将木鼓从山上拉到村寨的广场上,场景盛大而隆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打歌”是围成圆圈边演奏、边跳舞,乐手们吹着民俗乐器,村民们边跳边唱,场景非常有感染力,常常会带动访客共同加入舞蹈之中。
图片 |《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在本号微店及昆明部分书店有售
传唱艺术是储存在民族文化里的基因,口头传唱的神话史诗更是生动鲜活的民族之源。口头歌谣的传唱不仅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走近一个民族、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传唱艺术老艺人现场录音、录像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保留民间艺人掌握的传统音乐文化,这种方式形象地被业内专家誉为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保护”。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用3年时间走访拍摄9个少数民族、采录11部口传文学,最后出版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采集内容包括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彝族的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阿昌族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等等。《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以现代音像技术为手段、抢救性记录下这些歌声中的传奇,让它们历经世事依然光彩熠熠。
2014年4月,《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云南出版物首次获得此项大奖。它也因此成为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购买点击 https://weidian.com/?userid=1231237001&ifr=shopdetail&wfr=c
- 浏览 208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