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哈巴》,原始说唱艺术的"活化石"

       《哈尼哈巴》是远古时代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说唱艺术的"活化石"。它在哈尼语中,就是哈尼古歌,意思是“沿着哈尼祖先开辟的路走”。它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古朴、庄重、典雅。

       作为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无伴奏说唱,《哈尼哈巴》的演唱内容包括天体自然、哈尼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商业经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几乎包含了哈尼人的整个社会活动,也是哈尼族“无字的百科全书”。

       哈尼人认为,“哈巴”是哈尼人的古规是正路子,不懂“哈巴”的人,算不上是真正的哈尼人。因此,每一个哈尼人,从幼年起都很关切本民族的这一神圣文化传统。尽管无专人指教,更无文字可诵读,但后辈人在节日庆典或生活、生产中,用心聆听那些哈尼族历史知识深厚、生活经验丰富的长者的吟唱,铭记这宗宗宝贵财富。

       《哈尼哈巴》于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举凡开天辟地、民族繁衍、历史源流、伦理道德、婚姻礼仪、四季天象、节日庆典、农事生产、畜禽五谷等等都可入唱哈巴,但绝无轻浮放荡之词。吟唱哈巴,多半是在节日良辰、丰收庆典、宴请好友、新房落成、婚配嫁娶等喜事临门之际进行,平日一般不唱。忌讳在丧葬礼仪和祭祀活动中吟唱“哈巴”。

       哈尼族人把演唱“哈巴”的行为称为:“ 热、咔、咿、兹、甩 ”等,均作为动词使用,都有歌唱的含义。哈尼族在迎亲嫁娶、祭祀奠祖、逢年过节、兴房动土、宾至友往等重要日子,都有宴邀宾客的习俗,宴席中都要演唱“哈巴”,向亲朋好友、村寨百姓传递古老的规矩和道理,或美好祝福。演唱方式由一人主唱,众人伴唱,或一问一答,二人对唱而众人和声;若遇重大年节,可以完整演唱十二调主要内容,一位歌手难担大任,须数位歌手联袂演唱。

       根据宴事内容不同演唱的内容也随之不同。当酒菜上桌,长者盘坐上席,开始劝酒吃菜。酒过三巡,长者举起酒碗,一声“萨咿——”长吁,拉开了演唱“哈巴”的序幕。担任主唱角色的长者唱至一个段落处时,围坐席间的众人或合上一句,随之将碗中的酒抿上一口以示给主歌手助兴,或围绕主唱的歌路展开对唱,气氛极其温馨融洽,有时要唱到月亮落山还意犹未尽。

       哈巴的题目称为"奴局"。 "奴局"是哈尼语,相当于汉族文体中的"篇"、"章"或汉族曲艺中的曲目。"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一"奴局"之内又包含若干个有联系而又可以独立存在和演唱内容,也就是哈尼民间说法"十二奴局,七十二个哈巴"的由来。

1.9.1.jpg

1.9.2.jpg


图片 | 朱小和(下图左一)既是《哈尼哈巴》的国家级非遗保护主要传承人,也是《哈尼四季生产调》的国家级非遗保护主要传承人。

       从体裁、歌节划分和特性衬词以及唱词本身等方面来看,“哈尼哈巴”的长篇古歌与自由的即兴短歌兼而有之;在其口语话的唱词和长短不一的句式中,有音节的自由对偶和大致压韵;从“哈尼哈巴”语言方面来看,语言古拙而蕴藉,想象超迈而自然,意境奇伟而深邃,折射出哈尼族伟大雄浑的襟怀,高远卓越的人生追求、改天换地的伟力,是人类口传文学的经典大作。

       莫批是专门演唱哈巴的人,由于哈尼族没有文字,哈巴的内容全凭莫批的口传心记再加之各支系的方言土语有差别,因此在流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莫批都在对它进行着加工。哈巴代代相传,成为哈尼人保存历史的工具。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结构中处于第二层次的人物,是一个天资聪明、记忆力极强、能说善辩、熟悉本民族传统知识及社会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相当于哈尼文化的传承人。一般,“莫批”继承者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族人推举,另一种是世袭继承,《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的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人朱小和就属于后者。

"哈巴"是哈尼族口头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承载了哈尼族许多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智慧和地方知识。但是,不论是在传统社区还是在学界,有关"哈巴"的一些问题仍在研究中。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随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大量涌入,哈尼族年轻人对梯田农耕文化的情感淡漠了许多。如何形成代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找到他们世界观和行为模式的共通之处,从而寻求民族文化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群体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可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2013年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拍摄制作、出版发行《云南民族传唱艺术——云南九个民族十一部口头传唱艺术之哈尼族民间歌谣<哈尼哈巴>》,忠实反映少数民族文学真实原貌,大力弘扬云南省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口传文化和传唱艺术,荣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